![]() |
甘蔗栽培出現的問題及高產栽培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1-24 14:22:00 |
甘蔗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在我國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方廣泛種植。然而,在種植過程中,農戶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甘蔗產量并不是非常好。下面將就此為大家詳細分析甘蔗栽培出現的問題及高產栽培技術,供農戶們參考。 甘蔗栽培出現的問題 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差,科技服務體系設施不完善,蔗農種蔗水平低,生產管理粗放,目前,在蔗糖產業發展中存在著的主要問題是: 1、運距遠,山地、陡坡地種蔗比例較大,水澆地、田蔗比例小,嚴重制約產量的提高。過去為了穩定糧食生產,充分發展旱地、山坡地資源種蔗,造成蔗區運距遠,且在海拔超過1300米以上,坡度25度以上種植較多,這些蔗區管理種植十分不便,造成我縣甘蔗單產低、糖份低,工農業生產效益差。 2、蔗糖產業生產水平較低,成本高,競爭力不強。由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蔗糖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先進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糖業生產水平比較低,成本高,缺乏與進口糖競爭的能力,近年來,我縣糖價雖然有所上升,但經濟效益仍然很低。全縣蔗區基礎比較落后。 3、由于地域限制,種蔗群眾的綜合素質相對不高,利用科學技術還很滯后;在農藥、農機、農技利用上比較落后,致使甘蔗產量及甘蔗含糖份得不到提高,土地利用率還很低,普遍存在拼資源,拼勞力現象。在甘蔗砍、運組織上還出現亂砍、亂放現象。很大程度制約入榨蔗新鮮度,給制糖工藝帶來極大影響。 4、蔗區硬件環境不理想,主要表現為:一是蔗區道路不能滿足甘蔗發展需要,數量不足,質量較差,雨季天很多蔗區道路不能暢通,嚴重制約農用物資供應,很大程度的影響甘蔗生長,從而制約產量提高。二是水利設施少,蔗地無灌溉條件,靠雨水養蔗現象突出。 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1、以肥當先 重點抓好底肥和追肥的供應和合理、適時施用工作。對蔗園進行改造,提高機械化耕作程度。全面進行園區土壤改良,科學合理進行土壤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三分種七分管,管:其主要工作就是提供充足的水肥條件,使其快速生長,獲得最大的產量。要把加大供、用肥量象抓種植面積那樣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合理適時施肥。合理適時施肥就是把全部磷肥,氮肥的20%,鉀肥的50%作低肥施用,氮肥的20%作苗肥施用,氮肥的60%、鉀肥的50%,大伸長期作攻莖肥施用。 2、改變植期 加大秋冬種植,減少春植種植面積,秋植雨季剛要結束,氣溫高,土壤水份充足,利于出苗和苗期生長,要解決砍種后的爛樁問題,可采用間砍細小莖做種或不留養宿根蔗的三、四樁蔗做種;秋植生長期長,易獲得高產,冬植,雨季剛過,土壤潮濕,有利于出苗,低溫可用地膜覆蓋來解決,春植處于旱季,土壤水份不足,不利于出苗,生長期較短,不易獲得高產。 3、抓好甘蔗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工作 目前種植面積較大的幾個品種基本上已推廣種植8-10年,品種的農藝性狀和工藝性狀下降,抗性降低,種性退化,產量下降,需加快品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工作,盡快提高良種種植比例,做到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加強病、蟲、草的預防和防治工作,加強管理,綜合防治,減少危害,提高產量。注重技術培訓,提供勞動者素質,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科學技術對甘蔗生產的貢獻率。 |
![]() |
![]() |
相關閱讀 |
櫻桃樹夏季管理 |
萵苣穿孔病的病癥及防治法 |
花生中后期怎樣管理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