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樹扁平球堅蚧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1-25 17:01:00 |
桃樹扁平球堅蚧對于桃樹的危害很嚴重,且呈現出日益加重的趨勢,近年來其造成的黑果常常達到30%多,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桃樹扁平球堅蚧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1、形態特征 雌成蚧 體長3.5~6毫米,橢圓形紅褐色,老熟后背部體壁硬化,體背中央生4列斷續縱向排列的凹陷,中央兩排稍大,體背四周具橫列皺褶,較規則。體背近邊緣處生有發達的雙筒腺15~19個,能分泌玻璃纖維狀細長的蠟絲,呈放射狀。 卵 長0.2~0.28毫米,長橢圓形,乳白色,近孵化時黃褐色。 若蟲 1齡若蟲黃白色至黃褐色,腹部生2根白色尾須,3齡若蟲逐漸形成柔軟的光面介殼,淺灰至灰黃色。 2、危害特點 若蟲成蟲刺吸枝條汁液,分泌無色黏液于葉和果實上,招至蠅類吸食和霉菌滋生,誘發霉污病,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果面變黑,俗稱“黑屁股”,降低果品品質,嚴重時葉片變黃脫落,枝條枯死,樹勢衰弱。 3、發生規律 平谷地區一年發生2代,以2齡若蟲在1~4年生枝條上越冬,其中1~2年生枝條上占80%多,1年生枝條上主要在芽周圍處。 越冬若蟲3月份活動,3月底至4月初陸續分泌蠟粉,4月上旬固定枝條上吸食汁液,蟲體逐步膨大硬殼,4月底至5月初產卵,每頭雌成蚧平均產卵量為1 431粒,5月底卵孵化,孵化后4~6天從母殼下爬出活動,第1代若蟲出殼盛期在6月5日―13日,若蟲分布在果面、葉片、新梢上危害,以后陸續轉移到枝條固定,蟲體膨大硬殼。第1代成蟲7月上旬產卵,平均產卵量317粒,7月底第2代卵孵化,第2代若蟲出殼盛期在8月7日―21日,若蟲出殼后分散活動危害。10月上旬以2齡若蟲轉移到枝條固定越冬。 4、防治措施 (1)嚴格檢疫,防止引進帶蟲的苗木接穗; (2)果園周圍不要用刺槐作籬笆。 (3)桃園扁平球堅蚧發生較重的果園,結合冬剪剪除銷毀帶蟲的枝條; (4)果實套袋,阻隔桃園扁平球堅蚧危害桃果; (5)藥劑防治。重點在第1代若蟲出殼盛期6月5日―13日,選用5%蚧殺地珠或40%蚧星1 000倍液,連續防治2次。 |
![]() |
![]() |
相關閱讀 |
造成棉花早衰的因素 |
百香果金龜子該如何應對?有哪些方法措施? |
綠豆該如何進行播種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