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蔬菜黃曲條跳甲的生活習性、發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1-26 16:46:00 |
黃曲條跳甲是一種嚴重危害蔬菜生長的害蟲,而且隨著復種指數的提高及連作,黃曲條跳甲為害程度越來越重,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種植蔬菜的經濟效益。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總結了蔬菜黃曲條跳甲的生活習性、發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1、生活習性 該蟲在本地一年可發生7~8代,世代重疊,無越冬現象,可終年繁殖。成蟲高峰期主要是4~5月,平均每天每張黃板粘8.3頭; 其次是8~9月,平均每天每張黃板粘7.1頭;10~11月平均每天每張黃板粘1.9頭。 據觀察和監測,該蟲具有趨黃、趨嫩綠、趨潮濕習性。5月調查小白菜幼苗期,百株有蟲200~260頭,蟲株率40%~60%,群集在葉背取食;水渠邊的小白菜地更多。高溫成蟲潛伏土縫或飛走,適溫高濕成蟲午后活動更旺盛。幼蟲主要分布在根系周圍,啃食幼根。 2、發生特點 2.1 適溫高濕有利于繁殖 根據5年的氣象資料顯示,早春進入梅雨季節,溫度低、濕度大,不利于成蟲活動;隨著氣溫的升高,即4~5月,日平均氣溫20~25℃、田間濕度大時,成蟲活動強、繁殖快;日平均氣溫低于15℃或高于28℃,成蟲活動明顯減少。總之,成蟲活動日平均氣溫適宜范圍為15~28℃,最適溫度20~25℃,低溫高濕、高溫干旱均不利于成蟲活動及繁殖。 2.2 十字花科蔬菜有利于繁殖 據觀察,黃曲條跳甲主要為害小白菜、油菜、菜心、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而非十字花科蔬菜茼蒿、生菜、紅莧菜、菠菜、芫荽、空心菜、小蔥、蒜、韭菜為害輕或未見為害癥狀。十字花科蔬菜從出苗到收獲整個生長期都受到為害,其中以幼苗期為害最重,為害率高達90%以上。 3、綠色防控措施 根據黃曲條跳甲的發生特點及監測情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樹立“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在防治措施上主要以農業、物理防治為主,降低田間蟲口密度,當田間蟲口密度大時,應選擇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或生物農藥進行防治。 3.1 農業防治 一是合理輪作。建議與非十字花科葉菜類蔬菜如茼蒿、紅莧菜、菠菜、芫荽、空心菜、小蔥、蒜、韭菜輪作。二是土壤消毒。對于難以進行預期輪作的菜地,撒施碳酸氫銨消毒菜園,即夏季7~8月,前作收獲后,在菜畦面上均勻撒施碳酸氫銨,每667 m2撒施30 kg,然后覆蓋塑料薄膜,可有效殺死幼蟲及卵,一般14天后揭膜、翻犁、播種。三是控制田間濕度。蔬菜生長期保持畦面見干見濕。 3.2 誘殺成蟲 利用成蟲趨黃性誘殺成蟲。一是采用黃盆誘殺成蟲,即在黃色水盆內放少量敵百蟲,將盆直接置于地面來誘殺。二是利用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十字花科蔬菜每667 m2懸掛30張,直線扦插黃板,黃板下端離植株頂部10 cm。兩種方法均可降低田間成蟲密度。 3.3 藥劑防治 根據成蟲的活動規律,科學噴藥,夏秋兩季宜早上和傍晚噴,冬春兩季宜午后噴,藥劑可選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同時注意交替用藥和農藥安全間隔期。 |
![]() |
![]() |
相關閱讀 |
水稻得了條紋葉枯病怎么辦 |
獼猴桃輪斑病的危害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洋蔥的后期管理妙招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