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蘋果蠹蛾危害特點及綜合防控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1-26 17:11:00 |
蘋果蠹蛾嚴重危害蘋果樹的生長,降低了蘋果的品質和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采取措施做好相應的防治工作。下面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蘋果蠹蛾危害特點及綜合防控措施。 1、危害特點 一是成蟲歷期長,羽化早,休眠晚。二是1、2代間出現間隔期。三是發生程度顯著降低。四是房前屋后零散果樹防控難度大于果園。 2、綜合防控措施 2.1 加強日常監測,為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2.2 開展綜合防控,統防統治環環相扣不放松 根據蠹蛾成蟲歷期長、世代不整齊的特點,必須采取綜合防控措施,讓每個蟲態都有相對應的消滅措施。早春刮樹皮涂白、清除果園內殘果殘枝及利于蠹蛾越冬的編織袋等雜物,果樹發芽前用藥噴淋果樹樹干及樹冠下地面,采取了安裝殺蟲燈和性誘捕器、樹干綁粗麻布條打藥、別放赤眼蜂卡、6次化學施藥防控、打防控隔離帶等綜合防控措施,具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2.2.1 降低越冬蟲源基數采取的防控措施。一是秋季果品采收后,徹底清潔果園,將果園內殘果、殘枝、落葉雜草及利于蠹蛾越冬的編織袋包裝箱等一切雜物等都清除干凈;二是在果樹休眠后復蘇前人工刮果樹翹皮,刮下的翹皮統一焚燒處理,處理后的樹干涂白處理;三是開春果樹發芽前對果樹枝干和樹冠下地面進行藥劑噴淋處理。 2.2.2 應用殺蟲燈和性誘捕器誘殺成蟲。在哈爾鎮果園安裝殺蟲燈41臺,其中太陽能殺蟲燈28臺,普通殺蟲燈13臺,進行誘殺成蟲。同時在果園和房前屋后果樹上加掛誘捕器進行誘殺成蟲。共加掛誘捕器3 000套次,更換粘蟲板5次、誘芯2次。 2.2.3 果樹樹干綁縛粗麻布條,噴藥防控幼蟲。6月上旬開始,在發生疫情果園和房前屋后零散果樹上,將麻袋裁成20 cm寬的條,麻袋寬面為條長(長度能將主桿纏繞1.5~2.0圈即可),綁縛在果樹主桿分枝處以下部位即可。統一綁完后往上噴施48%毒死蜱乳油200倍液,一定要將粗麻布條噴淋濕透,以后每隔10~15 d噴淋1遍。 2.2.4 果樹噴施化學藥劑統防統治蠹蛾幼蟲6次。根據防控蠹蛾“防蟲不見蟲的原則”,在監測到第1頭成蟲后10~15 d開始進行化學防控,4月29日誘到第1頭成蟲,5月14―17日進行防控1代蠹蛾幼蟲第1次統防統治,到9月5日共統一噴施化學藥劑6次,其中第1次和第4次(即第1次統防統治第1代和第2代蠹蛾時)噴施的藥劑是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2 000倍液、15%高氯?毒500倍液+20%馬氰乳油500倍液。其他4次噴施的是15%高氯?毒500倍液+20%馬氰乳油500倍液或4.5%高氯800倍液等交替用藥。 2.2.5 果樹上人工統一釋放赤眼蜂4次。赤眼蜂對蘋果蠹蛾卵有寄生性,對防控蘋果蠹蛾卵有效果,在蘋果蠹蛾1代成蟲和2代成蟲產卵初期統一釋放赤眼蜂卡,每代各投放2次,蜂卡投放密度為30~60塊/hm2,用牙簽分別放到果樹中上部葉片背面。 2.2.6 基本形成防控隔離帶。根據蘋果蠹蛾成蟲的生活習性等特點,實現將疫情控制在哈爾套鎮范圍內的目標,根據省市縣防控蠹蛾意見,將哈爾套鎮與周邊鄉鎮交界處1 km范圍果園及房前屋后零散果樹全部皆伐,對房前屋后果樹給予補貼,棄管果園不予補償。隔離帶內皆伐果樹采取將樹上果實全部摘下,果實主桿樹皮全部剝下,用鉤機挖4 m深大坑,將果實和樹皮統一收集在一起倒入坑內,堆1層用48%毒死蜱乳油200倍液噴淋1遍,填到距坑頂1.5 m高后,用土填平壓實,每個村都這樣處理。 2.2.7 適時開展蟲蛀果挑選及銷毀工作。根據不同果品成熟上市時間不同,鎮農科站技術人員對果園果品上市時間進行登記備案,所有成熟采摘的果品必須經2次以上蟲蛀果挑選后方可裝箱儲藏或在本地銷售,挑選出來的蟲蛀果和樹下的落地果收集到一起,挖深坑深埋1.0 m以下噴藥后深埋處理,每個挑選處理完成的果園都有專門登記備案表。 2.2.8 果品市場檢疫工作常抓不懈。進入9月以后,南國梨等果品陸續上市,縣里采取加強縣城內和哈爾套鎮內農貿市場果品市場檢疫工作,督促哈爾套鎮當地果農對上市果品的蟲蛀果挑選工作,尤其對果品批發商進果范圍給予提醒,并警告其不要往當地輸進殘次果品,降低外來蟲源再次侵入幾率。 2.2.9 宣傳培訓工作時刻不放松。在每次果園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和市場果品檢疫的同時,向果農和經銷商宣傳講解疫情防控知識,下發防控宣傳小冊子和宣傳單各1 000份,張掛疫情宣傳條幅20余條,召開疫情防控培訓班3次,培訓人員150人次。在果園建立蘋果蠹蛾綜合防控示范園1個,并設立了宣傳牌,展示蘋果蠹蛾綜合防控措施,防控示范效果十分顯著。 |
![]() |
![]() |
相關閱讀 |
蛀咬忍冬莖稈的甲蟲防治日本忍冬雜草 |
果園遇到雹災后該怎樣補救 |
香蕉跳甲有哪些危害癥狀?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