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代理商賺差價,農資就好賣了嗎? |
來源: 農資與市場 2018-1-27 10:17:00 |
跳過代理商,直接從廠家拿貨,是很多零售商的目標,也是很多新進入者的做法。 不少業務員、大學生回鄉創業,都是從零售做起。他們的加入,也為傳統的農資零售,帶來些許新意:不再單純的從代理商那里拿貨,而是采取類似團購或眾籌的方式,聯合其他零售商,組成小區域聯盟,抱團去廠家進貨,降低拿貨成本。 “我做農資零售兩年了,和那些傳統零售商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我跳過了代理,直接從廠家拿貨了吧”、“就是現在從代理那里拿貨,也是因為量太小,廠家不愿意給我貨;量上去了,我也會去找廠家的資源”、“就是從廠家拿的貨不便宜,也不愿意從代理那里拿貨,就算他們給的價格便宜,我也覺得他們賺我錢了”……在聊天中,很多零售商都表示了想要“跳過代理商”的憧憬。 而對廠家而言,也希望能夠借助渠道扁平化,實現新的增量空間。所以,區域直銷、基地直供、小區域代理等模式應運而生,且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除了成本降低外,不想把生死命脈(產品和客戶資源)交到代理商手里,也是廠商考慮“跳過代理商”的主要因素。 但是,沒有代理商賺差價,真的就能把農資賣好嗎? 或者說,代理商的功能到底是什么?真的只是簡單的“進貨——加價——賣貨”,只賺利潤不提供價值的“吸血鬼”嗎?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部分經銷商確實如此,但這只是少數,更多的經銷商承擔著產品推廣、物流中轉、資金墊付和技術服務的職能。 對于零售商而言,如果直接和廠家對接,先不說能否拿到好的產品代理權,僅銷售旺季的倉庫庫存、資金周轉就是很大的投入。對于廠家呢,直接和零售商對接,則是意味著成本的巨幅增加。因為同樣的銷量,需要增加數倍的業務人員數量。更為關鍵的是,也難以解決信任問題。如果跳過代理商,廠家的銷量可能會迅速下滑。市場并不乏這樣的案例:某廠家砍掉某縣的代理商,當年的肥料銷量直接減少了幾千噸,不到兩年時間,當初的市場老大就被逐漸邊緣化了。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在互聯網,那些高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的電商平臺,自己恰恰就是最大的中間商,只是改了個名字叫“平臺商”而已;在快消領域,那些倡導渠道扁平化的大型商超們,一旦終端銷量起來,各種進場費、條碼費、陳列費、DM費便接踵而至,逐年升高。而在農資領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更是不可能實現的天方夜譚。 目前,農業正面臨著消費升級的巨大時代機遇,農戶對種植的追求不再是減少投資成本,而是開始追求整體解決方案,開始追求產品品質。 這樣的情況下,農資行業的競爭真的不是誰離農戶近就行了,而是誰能為農戶提供價值,誰能給農戶帶來收益。否則,你離農戶越近,農戶越覺得你礙事擋道。農資人贏取未來的關鍵應該是由銷售轉型為服務,在這一點上,有團隊、有資金、有技術的代理商其實更有優勢。 |
相關閱讀 |
農產品批發市場與電子商務如何“水火相容”? |
供求視角:談如何解決農資賒銷? |
農資銷售利劍之讓客戶為你轉介紹客戶!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