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小麥異常苗的發生種類及防治對策
來源:網絡    2018-1-30 15:38:00
    

    小麥生長期間常常會出現一些深播苗、疙瘩苗、立針苗、露籽苗、旺長苗、死苗等異常苗現象,嚴重影響了小麥的品質和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針對小麥異常苗的發生種類及防治對策做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防治該現象的發生。

小麥異常苗的發生種類及防治對策

    1、發生種類

    1.1 深播苗

    由于近幾年玉米秸稈還田面積逐年加大,部分旋耕地的塊耕層較淺,整地時又沒有充分鎮壓踏實,土壤過虛,造成播種過深。小麥適宜的播深為3厘米~4厘米,而部分旋耕地塊播深達到5厘米以上,影響出苗和幼苗生長發育,以至于形成黃苗弱苗。

    1.2 疙瘩苗

    在播種量過大、播種技術不精時,往往會出現播種后的麥苗成疙瘩苗。耕地技術不好、土塊不碎或播種行走時步子不均勻,在行走慢時也常出現疙瘩苗。

    1.3 立針苗

    播種質量差、播量偏大、播種過深或播前整地不精細,造成播種后壓苗嚴重,尤其是秸稈粉碎還田的地塊,秸稈粉碎質量不好或土塊顆粒過大,播后鎮壓時嚴重壓苗,使麥苗出土時受阻形成立針苗。

    1.4 露籽苗

    蓋土不勻或因機械故障等原因,容易出現露籽苗。露籽苗容易發生凍害,易倒伏,后期易青枯,使用除草劑時也易產生藥害。

    1.5 旺長苗

    在溫度偏高、播種過早、播量過大、品種選用不當等情況下,形成冬前麥苗旺長,降低了麥苗抗凍能力,極易造成凍害。根據旺長原因,小麥冬前旺苗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5.1 播種過早形成的旺苗

    幼苗葉片狹長、分蘗不足,主莖和一部分大蘗冬前幼穗分化即進入二棱期。這類旺苗往往先旺后弱,在冬季遇到-10攝氏度且持續5小時左右的低溫時,就會發生凍害。

    1.5.2 播量過大形成的旺苗

    幼苗生長擁擠,個體發育差,分蘗很少。

    1.5.3 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

    麥苗分蘗多,葉片寬大,田間郁蔽嚴重。

    1.5.4 品種選用不當形成的旺苗

    一些弱春性品種播種過早,導致冬前旺長,這類旺苗冬季最易受凍。

    1.6 死苗

    整地質量差,澆水過多或過少,土壤板結,發生龜裂,致使麥苗斷根;越冬期澆水過晚,灌水量過大,造成地面積水或結冰,使小麥根系窒息,分蘗死亡;人工追肥不勻,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用肥不勻;播種過早,麥苗長勢過旺,冬季突遇低溫,容易造成死苗;病蟲危害等。死苗有死心、死蘗和葉枯死亡等多種情況。

    1.7 僵苗和小老苗

    僵苗是指麥苗生長停滯,長期停留在某一個葉齡期,不分蘗,不發根;小老苗是指麥苗生長到一定數量的葉片和分蘗后,生長緩慢,葉片短小,分蘗同伸關系遭到破壞。主要由土壤板結、通透性不良、土壤肥力差或供肥不足造成。

小麥異常苗的發生種類及防治對策

    2、防治對策

    2.1 落實關鍵技術,提高麥播質量

    2.1.1 合理選用品種

    以優質高產穩產品種為主導,以優質專用品種為重點。豫北地區高水肥地選用矮抗58、周麥22、周麥16等;中等肥力地塊選用豫麥49-198、豐舞981、洛麥21等。

    2.1.2 精細整地

    按照“秸稈還田必須深耕,旋耕播種必須耙實”的要求,精細整地。深耕地塊耕深達到25厘米以上,機耕機耙相結合,耙深耙細;秸稈還田地塊,秸稈切碎長度小于10厘米,并將秸稈深翻入土,耙耱壓實;旋耕田塊要耙實;連續旋耕2年~3年的麥田必須深耕,促進小麥根系下扎。

    2.1.3 測土配方施肥

    積極進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堅持施肥與培肥地力相結合、氮肥總量控制與分期調控相結合、測土確定磷鉀肥用量和針對性補充微肥、科學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

    2.1.4 足墑適期適量勻播

    在適播期內,掌握“寧可適當晚播,也要造足底墑”的原則,足墑播種,旱地趁墑播種。半冬性品種適宜播期10月5日~15日,弱春性品種10月15日~20日,播深3厘米~4厘米。在適播期內,種植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的半冬性品種,一般畝播量7千克~8千克;中晚茬或秸稈還田地塊,一般畝播量8千克~10千克。因災延誤播期或整地質量較差的麥田,適當增加播量。每晚播3天增加0.5千克,最多不能超過15千克。

    2.1.5 搞好病蟲害防治

    對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發生地塊,選用硅噻菌胺、戊唑醇等藥劑進行包衣或拌種。防治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藥劑拌種,或使用顆粒劑土壤處理。對多種病蟲混發區,采用殺菌劑和殺蟲劑混合拌種或種子包衣,同時兼治苗期多種病蟲害。

    2.2 針對發生情況,對癥加強管理

    2.2.1 清理表土。對于播種過深形成的黃苗弱苗,要用竹耙耙去表土,幫助麥苗出土,或進行清理,使分蘗節蓋土變淺,以促進麥苗生長。

    2.2.2 疏苗移栽。對于麥田出現的疙瘩苗,應根據田間麥苗群體大小適當疏苗,把多余的麥苗除掉,或補栽到缺苗斷壟處,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使個體生長健壯;對于播種過密形成的立針苗,應及時拔除多余苗子,去掉多余的立針苗,并及時施肥澆水,使其盡快健壯生長。

    2.2.3 對露籽苗及早蓋土。

    2.2.4 控制旺長。依據旺苗類型的不同,其控制方法也有所區別。

    (1)播種過早形成的旺苗

    適時鎮壓,通過鎮壓可抑制主莖和大蘗生長,控制徒長。鎮壓時要選擇晴天,早晨有霜凍或露水未干時不能鎮壓,以免傷苗。鎮壓后及時劃鋤,結合澆水,沒667平方米施碳銨15千克,必要時,用0.2%~0.3%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抑制旺長,抗御凍害。

    (2)播量過大形成的旺苗

    先及時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再結合澆水,補充適量氮、磷速效肥,以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促進個體健壯發育。

    (3)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

    深鋤斷根,當麥苗主莖長出5片葉時,在小麥行間深鋤5厘米~7厘米,切斷部分次生根,控制養分吸收,培育壯苗。

    (4)品種選用不當形成的旺苗

    在及早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壅土圍根,或蓋施“蒙頭糞”,保護麥苗安全越冬。

    2.2.5 防治死苗

    對于因整地質量差、墑情不好、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施種肥過多造成的黃苗、死苗,應立即澆水,補充墑情,稀釋肥效;越冬水一般在日平均氣溫3攝氏度左右時進行,在封凍前完成,每667平方米澆水量40立方米,禁止大水漫灌,澆后及時劃鋤松土;防治好麥播期和苗期病蟲害。

    2.2.6 防治僵苗和小老苗

    盡快破除土壤板結,疏松土層,開溝及時補施磷鉀肥,促進麥苗轉化生長。

相關閱讀
露地定植秧苗時如何煉苗
柑橘保花保果的主要技術措施有哪些
雞腿菇的波浪式栽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