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爛皮病的病害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1-31 15:06:00 |
楊樹爛皮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發病率達到80%以上,容易造成樹木枯死,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楊樹爛皮病的病害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解決該問題。 1、病害癥狀 楊樹爛皮病主要發生在主干是樹皮,有一些發生在大枝和樹干分杈處。發病初期在光皮樹種上表現為淡褐色微腫起的水漬狀病斑,隨后病斑迅速壞死,變軟腐爛,用手壓進會流出褐色液體,有淡淡酒糟氣味。病斑干縮時下凹,甚至產生龜裂。以后在病斑上生也密集的小黑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遇水會生成橘紅色至赤褐色卷須狀物體,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在粗皮樹種病部無卷須,卻在皮縫處擠出粘液堆成孢子塊,橘紅色。病患處韌皮部與內皮層常呈褐色或暗褐色,糟爛如麻,易與木質部脫離。若樹干環形腐爛時,就會導致樹木枯死。6~8月份在病皮上又生出一些小黑點,是病菌有性世代的子囊殼。 該病主要是致樹皮腐爛,但也有枯枝、干枯等病狀出現。 2、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子囊殼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樹上越冬。越冬后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風力、雨水傳播,落在楊樹干皮上,萌發產生芽管,由蟲傷、日灼傷、凍裂傷口處侵入樹皮。經腐生生活后生長繁殖,破壞樹皮組織。每次侵染樹皮,一般經6~10d就可發病。在一定條件下再生分生孢子器與分生孢子重復侵染。 該病于5~6月為發病盛期,7月后病勢漸緩,9月基本停止發展。該病在平均氣溫在10~15℃時發展較高:超過15℃甚至高于到20℃時,病害則不易發展;秋季因氣溫較低,溫度較適宜病害發展。 該菌為弱寄生菌,開始時只能侵染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的林木,逐漸獲得對活組織的寄生性。 生長在低洼積水、土層瘠薄、易受蟲害和機械傷害的樹木,以及迎風西南向的早春日灼嚴重的部位發病重。該病的發生還與樹種、樹齡、密度等有關系。一般外地引進速生楊易感病,本地楊較抗;幼樹發病較重;郁閉度在0.7以下的片林發病亦重。 3、防治技術 楊樹爛皮病是一種發生范圍廣泛、危害十分嚴重的枝干病害,對幼樹危害很大,嚴重時病樹死亡高達90%以上。如何預防或減輕楊爛皮病的危害,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3.1 立地條件 在土地瘠薄、鹽堿化和地勢低洼地上造林,楊樹長勢差,易感染爛皮病。 3.2 種植密度 楊樹栽植密度過大,樹體養分不足,生長衰弱,爛皮病發生重。但種植過稀的,林分郁閉度差,日灼傷嚴重,發病率也增加。 3.3 撫育管理 栽植后加強撫育管理,合理整枝。 3.4 修枝 修枝傷口是避免病菌侵入的方法之一,發病率與修枝傷、凍傷、蟲傷成正比。修枝時間應選擇在春季4月上中旬和秋季9月上中旬進行,盡量避免雨季和冬季修枝。晚秋時楞對病樹病枝進行清理,一律燒毀。 3.5 營造混交林 大片純林發病重,在楊樹林內適當種植豆科等灌木植物,能增加土坑壤中的氮肥,減少病菌的傳播。 3.6 樹干涂白 于秋末或春初涂白,城鄉綠化及公路林,應涂白以防凍及日灼。樹木涂白后,具有防日灼、防病、防蟲等多種作用。 3.7 化學防治 用刀刮掉病皮,涂以2%康復劑1:3倍液,10%雙效靈10倍液,堿水1∶10倍液,75%百菌清可濕粉400倍液。 3.8 選用抗病品種 品種選擇是決定造林成敗的關鍵,小乘?、小青楊、銀中楊、雙楊快對楊爛皮病有較強的抗性,應選擇這些抗逆性較強品種造林。 3.9 天氣情況 經常留心當地森防機構和氣象部門發布的病蟲害預測預報和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
相關閱讀 |
密植園幼齡板栗樹的夏剪方法 |
檸檬凍害的發生原因、凍后恢復和凍害預防措施 |
小麥播種前合理耕作整地促高產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