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肥料種類不斷變化,微生物肥料為什么還有人用? |
來源:農資與市場 2018-2-1 9:42:00 |
生物菌肥也叫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一種制品,是農業生產中使用肥料的一種。其在我國已有近50年的歷史,從根瘤菌劑——細菌肥料——微生物肥料,從名稱上的演變已說明我國微生物肥料逐步發展的過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肥料的種類也在不斷變化,有以前單一的化學元素肥料逐漸發展為現在的多元素含有微生物的肥料。近些年一些經作區農民朋友在使用實踐中,也確實體會到微生物肥料能培肥地力、提高產量,那么這其中是什么原理呢?當前微生物肥料價格確實比有機肥和無機肥價格都要高,那么!為什么還是有人在用? 明白原因的之前,先分析下我國土地環境的演變,因為土壤環境是作物和肥料直接接觸的對象,它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作物長勢和肥料利用率。 土壤大環境的演變 我們國家的農業用地從七八十年代開始大量使用單一的化學元素肥料,例如碳銨、硫胺、二胺、尿素等大量元素肥料。這些肥料雖然能快速的吸收,增加產量。但是,這也造成了土壤大環境的惡化。由于化學肥料的大量投入,土壤中逐漸積累了大量的NO3-/SO42-/HPO4-等酸根離子,使得土壤pH值逐漸降低。由此造成的土壤硬度大,板結,土地澆水必澇,晴天必裂。土壤大環境的惡化造成了以下危害: 1.植物生長緩慢,成亞健康態。每種植物都有適宜的pH值范圍,絕大多數植物的生長環境是微酸和微堿環境。但是大量的酸根離子的存在使得植物根系無法正常的吸收和分泌物質,造成根部營養跟不上。根是植物的生長之本,他營養的缺乏直接影響了整個植物的生長。甚至,可加速土壤中含鋁的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風化而釋放大量鋁離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態鋁化合物。植物長期和過量的吸收鋁,會中毒,甚至死亡。 2.肥料利用率低,投資大。經過多年的肥料投入,土壤礦物質本身固定了大量的磷,鉀等營養元素,達到飽和狀態。再施入肥料的話不但不會被土壤吸附,反而會順水淋失流走,更加造成了土壤大環境的酸化。土壤酸化植物根系吸收不了營養長勢差,農民往往會加大肥料投入,如此一來會更加加重土壤酸根離子濃度,造成惡性循環。 3.容易滋生病菌,產生疾病。土壤酸化后會致使一些有益微生物菌群繁殖能力和生活能力下降,甚至死亡。相反會使得一些有害微生物借機大量繁殖,繼而感染植物根部蔓延全身。例如一些作物的根腐病就是因為有害微生物的入侵。 根際微生物小環境的變化 根際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動的影響在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上不同于土體的那部分微域土區。根際的范圍很小,一般指離跟表面只有毫米。根際的許多化學條件和生物化學過程不同于土體土壤。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根際pH值、氧化還原電位和微生物活性的變化等。在根際土壤溶液中養分濃度的分布與土體土壤有明顯差異。 根際微生物是指在植物根系直接影響的土壤范圍內生長繁殖的微生物。有細菌、放線菌、真菌和原生動物等。它們和植物間是互生關系,與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微生物大量聚集在根系周圍,將有機物轉變為無機物,為植物提供有效的養料;同時,微生物還能分泌維生素,生長刺激素等,促進植物生長。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死亡的根系和根的脫落物(根毛、表皮細胞、根冠等),以及根系向根外分泌的無機物和有機物是微生物重要的營養來源和能量來源。 由于根系的穿插,使根際的通氣條件和水分狀況優于根際外,從而形成利于微生物的生態環境。土壤中酸性離子濃度的增加,影響了根部微生態環境的物理和化學的變化,造成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的惡化,其分解有機物和分泌物質的能力下降,使得根部營養不良,影響植物的生長。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是什么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一種制品,是農業生產中使用肥料的一種。而這些微小的生物是怎樣在土壤中起作用的呢? 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與營養元素的來源和有效性有關,或與作物吸收營養、水分和抗病有關,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肥地力,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種自生、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多種解磷、解鉀微生物的應用,可以將士壤中難溶的磷、鉀分解出來,從而能為作物吸收利用。微生物菌肥施入土壤后,能快速繁殖并能形成活力強大的益生菌群,從根本上改善了土壤及根系周邊的生態結構,使得多年使用化肥板結的土壤疏松透氣,吸收空氣中的氮并形成“生態氮肥” ,將多年沉積于土壤中的無效死磷死鉀激活,讓植物根系吸收。 2.增強抗逆性。微生物肥料除了傳統肥料的增產增收效果外,還可以減輕作物病害。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生長繁殖,在作物根際土壤微生態系統內形成優勢種群,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甚至對部分有害病原菌產生拮抗作用,減少了有害微生物的危害機會。 二是有益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向作物根際土壤微生態系統內分泌各種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能夠刺激作物生長,提高作物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 三是在植物受到病害、凍害、干旱、衰老等逆境時,施用微生物肥料其所含的菌種能誘導作物產生超氧化物歧化酶,消除因逆境而產生的自由基,從而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減輕病害。 3.提高品質早熟高產。微生物肥料能激發土壤中固定的鉀、鈣、鋅等中微量營養元素。這些元素能供給作物微生物菌肥能產生植物激素類物質刺激作物生長。許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還可產生植物激素類物質,能刺激和調節作物生長,使植物生長健壯,營養狀況得到改善。一般可使經濟作物增產30%以上,大田作物增產7~10%或以上。 施用生物菌肥注意事項 1.生物菌肥肥效持續時間長。由于生物菌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一般肥效可達150-180天,一季作物只施用一次,即可滿足作物一生的生長發育的要求。 2.生物菌肥是一種活性菌,施用時必須埋于土壤中,不能撒施于地表,一般深施7-10cm。由于生物菌對作物的根系和種子不造成任何傷害,所以生物菌肥施用時應最大限度地靠近作物根系,讓其與作物根系最大限度地接觸,才能充分發揮生物菌肥的肥效。作種肥時,施于種子正下方2-3cm處;作追肥時盡量靠近根系為好;葉面噴施時,應在下午3時后進行,并噴施于葉的背面,防止紫外線殺死菌種。 3.生物菌肥與其它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由于生物菌肥是一種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劑,施于土壤后需要15-20天才能發揮肥效,多數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復蘇,所以在施生物菌肥時要適量地配合少量的氮肥,一般每hm2施復合生物菌肥225-300kg,且根據不同情況,配合施用45-75kg尿素、75kg磷酸二銨。 如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一般每h m2配合施用優質有機肥30000kg),可以加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提高生物菌的活性。 4.保持土壤適宜的溫濕度條件:生物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溫度在10-40℃、pH值在5.5-8.5的土壤條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于30%時要及時澆水,并及時中耕松土以保持土壤墑情、提高土壤溫度。 5.配制營養土:生物菌肥可以配制各種作物的營養土,一般取田園土(沒有被農藥污染過的田園土)60kg,充分發酵腐熟的人、畜、禽糞便30kg,加復合生物菌肥10kg,充分攪拌均勻即可。該營養土可用于農作物、蔬菜、瓜果、果樹等育苗、養苗等使用。 |
![]() |
![]() |
相關閱讀 |
上海有機肥驗收成果圓滿結束 |
國際氮肥市場行情趨勢分析 |
硫酸銨:下行之路開啟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