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洋蔥蔥地種蠅的為害特點、影響因素與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2-1 15:43:00 |
隨著洋蔥種植面積的快速增加,洋蔥蔥地種蠅的危害日益趨重,嚴重影響了洋蔥的品質和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洋蔥蔥地種蠅的為害特點、影響因素與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該蟲害。 1、為害特點和習性 西昌市蔥地種蠅主要為害洋蔥、大蔥、大蒜和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其中,以洋蔥受害最為嚴重。初孵幼蟲蛀入洋蔥的鱗莖蛀食為害,導致其根莖腐爛,使地上部分葉片枯黃、萎蔫,輕者生長不良,影響分蘗,重則造成植株大面積的枯萎或死亡。 蔥地種蠅在西昌市1年發生3~4代,以蛹在5~10 cm深的土層或糞堆中越冬。越冬蛹歷期59~110天,露地越冬死亡率較高,次春羽化率20%左右,3月底成蟲盛發,4月初成蟲開始羽化并交尾產卵,成蟲壽命8~15天,卵成堆產在洋蔥葉、鱗莖及其周圍1 cm深的表土中,卵期3~5天,孵化的幼蟲很快鉆入鱗莖內為害,4月中下旬為第1代幼蟲為害盛期,幼蟲歷期15~18天,5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在被害株周圍的土中化蛹,蛹歷期14~21天,5月底6月初第1代成蟲初現,6月上中旬為第2代幼蟲為害盛期,主要為害洋蔥鱗莖,大部分幼蟲在土壤中化蛹,以蛹在土壤中越夏,越夏蛹歷期27~56天,9月下旬至11月初為第3代幼蟲為害盛期,11月上中旬化蛹,以蛹越冬,其中第1代和第3代歷期約2個月,而第2代歷期不足1個月。 2、影響洋蔥蔥地種蠅發生的因素 2.1 耕層溫濕度 洋蔥蔥地種蠅幼蟲的發生消長與5 cm耕層的地溫、濕度關系密切。地溫在15~30℃時其發育正常,超過30℃進入越夏期。5 cm深處耕層土壤含水量在30%以下時,蟲口密度隨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高于30%時,蟲口密度又有下降的趨勢。 洋蔥蔥地種蠅幼蟲的成蟲羽化率與土壤含水量密切相關,以土壤含水量5%~20%為宜,過高則羽化率顯著降低。成蟲以晴天中午前后活動最盛。 2.2 趨性 成蟲對植物的花,特別是對胡蘿卜、茴香等傘形花科植物的花趨性強。對未腐熟的糞肥,發酵的餅肥,腐爛的蔥、蒜、韭菜等趨性也很強。裸露在地面的未腐熟農家肥可誘集成蟲產卵,卵多散產,有時也成堆或成列聚產于蔬菜周圍的土塊表面或假莖部,或產在新翻耕的潮濕土表或土縫里。 2.3 重茬 洋蔥老種植區的洋蔥蔥地種蠅平均蟲情指數為21.3,新種植區則為1.7,新種植區蟲害發生程度較輕。 2.4 其他因素 施用未腐熟糞肥和發酵餅肥的洋蔥地塊蟲害發生重。 3、洋蔥蔥地種蠅的防治方法 3.1 農業防治 洋蔥播種和移栽大田前施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將肥料撒勻后,立即耕翻。用腐熟的餅肥作基肥,不僅可以提高肥效,而且可以防止根蛆的發生。幼苗期遇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使土壤含水量在30%以上,既能有效抑制蟲口密度,又能滿足幼苗正常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盡量避免與蔥、蒜、韭類蔬菜重茬,可與水稻、豆類實行2~3年輪作。深翻土壤30~50 cm,利用高溫殺滅蟲卵,以減少越冬洋蔥蔥地種蠅的基數,減少翌年初侵染源。 3.2 物理防治 在各代成蠅盛發期,每667 m2掛黃色誘殺板20塊或粘蠅紙30張,10~15天換1次,具有很好的殺蟲效果。 3.3 藥劑防治 成蟲發生期可交替噴灑2.5%溴氰菊酯、20%菊·馬乳油3 000倍液,20%氟·殺乳油、10%溴·馬乳油2 000倍液,22%比本勝(吡蟲·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5%銳勁特(氟蟲腈)乳油1 500倍液防治。防治幼蟲需要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800~1 000倍液灌根,沿每叢洋蔥根部澆灌,隔7~10天淋1次,共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蛇瓜猝倒病的癥狀表現 |
怎樣防治金針菇叢枝病 |
防治馬鈴薯環腐病的常用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