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老虎的種類、發生規律及與環境的關系 |
來源:網絡 2018-2-5 16:44:00 |
地老虎俗名切根蟲、夜盜蟲,是棉花、玉米、甜菜、辣椒等農作物生長期間常常出現的一種多食性害蟲,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總結了地老虎的種類、發生規律及與環境的關系,供大家參考。 1、種類 地老虎常見種有警紋地老虎、八字地老虎、黃地老虎,顯紋地老虎,小地老虎也有零星發生。近幾年來,新疆秋耕冬灌力度大,減少了各種害蟲的越冬基數;種子包衣的大力推廣,也有效預防了地下害蟲的危害,地老虎種群受到抑制,其種群優勢也在發生變化,基數得到有效控制,對農作物沒有造成大的為害。 2、發生規律 地老虎以老熟幼蟲越冬,警紋地老虎、八字地老虎在博樂地區1年發生2代,黃地老虎1年3代,由于暖冬天氣影響,八字地老虎成蟲在有些年代也有第3代發生。警紋地老虎成蟲羽化時間比黃地老虎、八字地老虎偏早,一般出現在5月上旬初,5月中、下旬為羽化盛期。第2代成蟲從6月下旬末開始,7月中、下旬為羽化盛期,羽化時間持續至9月上、中旬,第1代和第2代成蟲期距為50多天。黃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第1代和第2代的羽化高峰期,一般比警紋地老虎晚發生3-6d。受氣候條件影響,9月、10月溫度偏高,氣溫穩定,相對濕度正常,黃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都能發生第3代成蟲。 3、發生與環境關系 3.1與溫度的關系 地老虎喜溫暖、潮濕環境,高溫不利于地老虎的生長和繁殖。冬季氣溫偏高,春季氣溫穩定,相對濕度正常,有利幼蟲越冬,來年成蟲量也大。據資料介紹,13~25 ℃為地老虎最適發育溫度。4月份溫度正常偏高,地老虎第1代成蟲羽化時間就偏早,秋季9-10月溫度正常,地老虎成蟲羽化時間相對延長。 5月份平均溫一般在20 ℃左右,適合地老虎各種蟲態發育,而6-8月氣溫偏高,月平均溫度都在25℃左右,對地老虎發育不太有利,所以,第1代成蟲種群數量比第2代成蟲大,以警紋地老虎為例。 3.2與土壤濕度的關系 成蟲喜歡在土壤濕度較大的地面產卵。據有關資料介紹,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地區,危害重。博樂地區主栽品種為棉花,每年4月上、中旬開始播種,近幾年大面積推廣高壓滴灌,土壤持水均勻,行間土壤較干,不利地老虎成蟲產卵,地老虎基數小,種群優勢較弱,從表1數據分析可知,近幾年來,三種地老虎種群數量比以前大面積淹灌基數減少,種群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種群優勢沒有以前突出。 3.3與土質有關 據調查,地下水位低,土壤板結及堿性大的地塊發生輕,土壤疏松的沙質壤土適于地老虎繁殖。2006-2007年5月1日至9月1日,分別在鹽堿地連隊和沙壤地連隊作高壓汞燈(兩盞)誘蛾試驗,鹽堿地連隊誘蛾數(黃地老虎、警紋地老虎合計數)分別為87頭、93頭,沙壤土為主的連隊兩年誘蛾量分別為474頭、478頭。 3.4與其它因素關系 地老虎的發生與農作物種植結構及播種期、耕作制度有關系。前茬種植玉米、苜蓿、菜地的灌溉方式都為淹灌或噴灌地,土壤濕度大,有利成蟲產卵,蟲害發生重;玉米地、菜地播期晚,一般都在5月上旬以后才播種,正值地老虎成蟲高峰期,受害較重。 |
![]() |
![]() |
相關閱讀 |
花生焦斑病的癥狀表現 |
辣椒整枝打杈需注意問題 |
夏玉米如何套種辣椒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