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圃地上地下蟲害的類型及防治對策 |
來源:網絡 2018-2-8 16:53:00 |
苗圃蟲害主要分地上、地下兩個類型,地下蟲害主要對苗圃種植的嫩芽、根部以及幼芽等形成威脅,嚴重之時會導致頂芽出現孔洞或者是引起苗木的死亡;地上蟲害威脅的來源則主要是各種食葉害蟲,使得苗木的生長出現明顯的變緩跡象,逐步的影響越冬物質的儲備以及苗木的出圃。下面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苗圃地上地下蟲害的類型及防治對策,供大家參考。 1、地下害蟲類型以及防治對策分析 在苗圃種植的地下蟲害當中,主要的害蟲有蠐螬、小地老虎等兩個種類。首先是小地老虎,又可以將其稱作為切根蟲,屬于夜蛾科目。在一些老苗圃種植地以及低洼的地帶尤其嚴重。一般的來講小地老虎主要威脅的對象是苗圃的幼苗,蟲害會逐步的切斷幼苗與地面相互連接的根部,進而引起整個植物的死亡,導致出現側枝叢生等情況,使得種植和培育的價值喪失,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害。小地老虎的發生規律,在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20日發病的情況最為嚴重,在樹苗高度長至約5厘米至10厘米之時,也有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小地老虎病蟲害。其成蟲在晝夜之時出現,而白天則全部躲避在陰暗部位。在溫度約為20攝氏度左右之時,害蟲的活動最為頻繁。針對小地老虎的防治,需要很好的掌控其發生規律,并且掌握其出現的時間,進而通過有效的措施進行合理的預防。首先需要對培育的土壤進行處理,使用殺蟲粉加水進行稀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噴灑在培育的土壤之上,制作成毒土。其次,則是進行人工撲殺,在清晨之時觀察苗圃之內的苗木,如果發現被咬斷的幼苗則需要及時的使用小刀沿斷面附近刨土,進而殺死幼蟲。最后,還可以通過藥劑防治的手段,使用敵百蟲、滅掃利乳油或者是殺螟松等,對土壤表面進行噴灑,合理的防治蟲害。 在地下蟲害當中另外一種類型是蠐螬。蠐螬是大黑金龜子幼蟲,屬鞘翅目,金龜子科。以幼蟲危害楊樹幼苗,咬斷幼苗鄰近地面處的莖部、主根和側根,嚴重時常造成苗木死亡。(1)發生規律。蠐螬在土中活動情況與土壤溫度有密切關系,春季土溫達5℃時開始出現并且活動,13—18"C時是最適宜活動溫度,超過25℃后向深土處移動。(2)防治方法。1)配制毒士。利用敵百蟲以及其他類型等殺蟲粉劑配制毒土,在整地深翻前,均勻撒施地面。翻入土中。2)人工捕殺。結合中耕除草,破壞蠐螬適生環境,進行人工式的捕殺。3)灌水減輕危害。5月上中旬楊樹苗生長期適時大水澆灌,可使初孵化蠐螬由于表面的濕度大窒息而死,另有一部分蠐螬爬出地面,可以放雞禽啄食或人工捕捉。 2、地上害蟲類型以及防治對策分析 根據上文針對地下害蟲的主要類型、出現的規律以及防治的具體措施進行探析,可以對苗圃培育過程當中地下害蟲的主要防治方案有著全面的掌握。下文將針對地上害蟲,諸如黃刺蛾、黃卷葉螟等等出現的規律以及防治的措施進行研究,旨在更進一步的提升防治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首先,針對黃刺蛾,又可以將其稱作是毒毛蟲,其幼蟲會將葉片作為食物,將葉片咬成孔洞狀或者是殘缺狀,進而對苗木的生長和發育造成不良影響。黃刺蛾的發生規律,一般一年發生一次,其幼蟲在每年的5月至6月發育為成蟲,而幼蟲則在每年的7月至8月對幼苗造成傷害,時間為一個月左右。黃刺蛾的成蟲一般在晝夜出現,并且有著極強的趨光性。針對黃刺蛾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人工防治以及藥物防治等方法,人工防治可以在苗木的枝干或者是側枝之上將黃刺蛾的蠶蛹摘除掉,而在幼蟲發育階段當中,可以使用硫磷乳劑以及青蟲菌等進行系統性的防治,噴灑在苗木之上,減少黃刺蛾帶來的損害。 黃卷葉螟也是地上害蟲當中的一個重要類型。也可以將其稱作是黃翅野螟。其幼蟲在苗木之上以葉片為食物,嚴重之時會將整個葉片全部吃光,對苗木的生長造成極大不良影響。需要明確的是黃卷葉螟的出現規律,一般此害蟲每年發生四代,第一代出現在每年的7月上旬,第二代出現在每年的7月中旬,而第三代則出現在每年的8月中旬,第四代出現在10月底。尤其以第三代的威脅最為嚴重。幼蟲孵化出來以后會大量的在苗木頂端,以葉片為食物,造成植物呈枯黃狀態,約4天左右即可將葉片吃光。針對黃卷葉螟的防治方式,在成蟲的發育階段當中,可以設置黑光燈進行撲殺。其次,還可以深入的摸索以掌握黃卷葉螟的幼蟲孵化時間,進而在孵化的初期使用殺蟲雙水劑等進行噴灑,根據相關的實踐可以發現,此方式對幼蟲的殺害具有極強的效果。 |
![]() |
![]() |
相關閱讀 |
甜菜根腐病癥狀識別與綜合防治措施介紹 |
杏樹胴枯病的特征及防治法 |
水稻的水漿管理要點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