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環磺草酮是一種以對-羥苯基丙酮酸雙氧化酶(HPPD)為作用靶標的雙環辛烷類化學除草劑。為明確其在水稻田的應用技術,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院研究人員采用溫室盆栽法測定了雙環磺草酮的殺草譜、除草活性及對8個水稻品種的安全性。

結果表明,在有效成分360 g/hm2劑量處理下,雙環磺草酮對水稻田常見雜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異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的地上部分鮮重抑制率均高于90%,對主要秋熟雜草稗草(E. crusgalli)、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雨久花(M. korsakowii)、千金子(Euphorbia lathyris)、田皂角(Aeschynomene indica)和異型莎草(C. difformis)的GR50值為有效成分48~196 g/hm2,除田皂角外,除草活性均高于對照藥劑硝磺草酮。雙環磺草酮對8個水稻品種的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在有效成分720 g/hm2劑量處理下,隆兩優華占、皖墾糯1號、皖稻68和綠旱粳1號4個水稻品種對雙環磺草酮耐藥性較高,徽兩優882、C兩優608、皖稻119和Y兩優1號4個水稻品種的株高和鮮重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雙環磺草酮在隆兩優華占、皖墾糯1號、皖稻68和綠旱粳1號4種水稻與異型莎草、稗草和雨久花3種雜草之間的選擇性指數分別為3.66~4.37、4.50~5.37、3.36~4.01和3.29~3.93,明顯高于對照藥劑硝磺草酮。
以上研究表明,雙環磺草酮對多種秋熟雜草防效較好,且對供試的3個粳稻品種及5個秈稻品種中的隆兩優華占安全。
截止目前,我國批準雙環磺草酮在移栽水稻田的登記有效成分用量為168~252 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