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扶桑綿粉蚧特征習性、為害癥狀及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2-28 16:40:00
    

    扶桑綿粉蚧是作物種植期間出現的一種蟲害,其中以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作物為主。該蟲害的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扶桑綿粉蚧特征習性、為害癥狀及防治措施等知識,供大家參考。

扶桑綿粉蚧特征習性、為害癥狀及防治措施

    1、扶桑綿粉蚧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

    1.1 扶桑綿粉蚧的形態特征

    扶桑綿粉蚧屬半翅目、粉蚧科、綿粉蚧屬,完成1個世代,雌蟲需經過卵、若蟲和成蟲3個蟲態。雌成蟲、若蟲活體通常淡黃色至橘黃色,蟲體橢圓形,2齡后體表逐漸被白色蠟質分泌物覆蓋,體背面有系列黑斑,其中腹部背面明顯可見3對黑色斑點,體緣有白色蠟突,均短粗,腹部末端2對較長。若蟲分3個齡期:1齡若蟲長約0.07 mm,寬0.037 mm左右;2齡若蟲長0.75~1.1 mm,寬0.36~0.65 mm;3齡若蟲長1.02~1.73 mm,寬0.82~1.00 mm;雌成蟲長3.0~4.2 mm,寬2.0~3.0 mm,腹部下有白色棉絮狀的卵囊,并向后膨伸出體外,產卵或若蟲于卵囊中,剛產下的卵橘色,孵化前變粉紅色。據報道,雄蟲需經過卵、若蟲、蛹和成蟲4個蟲態。雄蟲一般在2齡末期停止取食,分泌蠟絲,進入蛹期,蛹期蟲體被蠟絲包裹,剝去絲繭可見蟲體呈淺棕褐色,體長(1.41±0.02)mm,寬(0.58±0.06)mm,雄成蟲羽化后可見蟲體黑褐色,體長(1.24±0.09)mm,寬(0.30±0.03)mm。

    1.2 扶桑綿粉蚧的生活習性

    據觀察,當地扶桑綿粉蚧種群在番茄寄主為害期間,僅在10月1日前后見到雄蟲形態,其他時期均于雌若蟲和成蟲形態為害植物,以營孤雌生殖為主。雌成蟲產卵、小若蟲于白色棉絮狀的卵囊內,卵期很短,孵化大多在母體內進行,行卵胎生,5月后觀察卵囊內大多為若蟲。產下的1齡若蟲活躍,爬行迅速,從卵囊中爬出后短時間內即可取食。1~2齡若蟲喜歡取食植物幼嫩部位,包括嫩枝、葉腋、葉片(葉片正反兩面均有分布)、花芽。2齡后逐步向葉脈、葉柄、花果柄、嫩枝轉移為害。3齡若蟲及雌成蟲喜在較粗壯的葉柄、花果柄、嫩枝及主稈、主枝上群集為害。

    據實際觀察,參照安吉縣歷年氣象資料和王瑩瑩等提出的扶桑綿粉蚧發育起點溫度(7.39℃)、雌蟲世代發育有效積溫(889.89℃)指標分析,安吉縣扶桑綿粉蚧年發生代數為5~6代。3月隨氣溫回升,越冬代低齡若蟲開始活動,至4月中下旬完成越冬世代,出現少量雌成蟲,開始產卵,完成1個世代達170天左右。第2~6代雌成蟲分別出現在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中旬和10月上中旬,完成一個世代20~35天,其中3~4兩代發育較快。因扶桑綿粉蚧單頭雌蟲產卵量大,每囊有卵(或若蟲)150~600粒(頭),且產卵歷期平均達10天,一般5~15天,所以世代重疊嚴重,各蟲態并存。扶桑綿粉蚧在本地5~6月蟲情顯現,為害初顯。7~9月高溫季節是繁殖盛期,蟲口數量迅速增長且世代重疊嚴重,為害加重。10月1日前后見到雄蟲形態,部分個體行有性生殖,蟲量顯著減少,11月露地很少見到該蟲。扶桑綿粉蚧以卵或其他蟲態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其在溫室環境中可終年繁殖,代數增加。在22~27℃范圍內,扶桑綿粉蚧的存活率最高,繁殖力最強,是該蟲生長發育的最適宜溫度,而高溫和低溫對扶桑綿粉蚧的生存均是不利的。201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溫期間,若蟲死亡率增加,發育歷期延長,雌成蟲產卵量減少,空囊率增多,且下代1齡若蟲有發育不整齊、部分個體滯育現象明顯。扶桑綿粉蚧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生長發育存在很大差別,喜歡取食番茄、茄子、辣椒、絲瓜、南瓜、太陽花等植物疏松、嫩而粗壯組織,且發育快、成活率高;而在馬唐、葉下珠、決明子等植物上生長、發育緩慢、滯育、存活率低,完成世代發育個體較少。

    扶桑綿粉蚧體表被白色蠟質覆蓋,落水后可短時漂浮水面或攀爬于漂浮殘株殘葉上生存轉移為害,長時浸水則蠟層破壞,蟲體下沉死亡。

    2、扶桑綿粉蚧的為害癥狀和傳播途徑

    2.1 扶桑綿粉蚧的為害癥狀

    扶桑綿粉蚧主要為害寄主植物幼嫩部位,包括嫩枝、腋芽、葉片、花芽和葉柄,也可在老枝和主莖上為害。雌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汁液,受害植物長勢衰弱,生長緩慢或停止,結實少、果實變小、畸形;蟲量大時,大小白色蟲體聚集于枝稈、果柄和粗大的葉脈,并伴有白色蠟粉和黃色珠狀蜜露,嫩黃色低齡若蟲遍布葉片、花蕾、嫩枝,出現卷葉、龍頭現象,亦可造成花蕾、花、幼果失水干癟或脫落;分泌的蜜露影響果實商品性并誘發煤污病可導致葉片脫落,嚴重時可造成整株作物失水干枯死亡。

   2.2 扶桑綿粉蚧的傳播途徑

    扶桑綿粉蚧雌成蟲和若蟲無翅,自身傳播擴散能力較弱,主要通過株葉接觸染有扶桑綿粉蚧蟲源的土壤、殘株、植株轉移為害,或通過風、水、動物和人在田間活動完成近距離傳播。染有扶桑綿粉蚧蟲源的土壤、植物和被侵染材料的調運、隨意傾倒處理等人類活動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原因,如從疫區調運帶蟲花卉苗木、蔬菜,可使扶桑綿粉蚧迅速擴散到新地區,短期內在適生地繁殖并迅速擴散蔓延。

    3、扶桑綿粉蚧的天敵

    在本地陽臺、庭院、綠化帶、露地花草和蔬菜上觀察扶桑綿粉蚧發生為害情況,陽臺、庭院栽植的蟲情顯現時間明顯早于綠化帶、菜地。綠化帶、菜地自然環境生態較好,周邊植被相對豐富,存在著扶桑綿粉蚧蟲害的制約因素。陳華燕等對扶桑綿粉蚧的天敵進行調查,共發現8種天敵,其中,捕食性天敵有4種,分別是孟氏隱唇瓢蟲(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雙帶盤瓢蟲[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蟲[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ricius)]和圓斑彎葉毛瓢蟲[Nephus quadrimaculatus (Kamiya)];寄生性天敵有4種,分別是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長崎原長緣跳小蜂[Prochiloneurus nagasakiensis (Ishii)]和粉蚧廣腹細蜂(Allotropa sp)。8月上旬在番茄植株上發現有寄生蜂寄生扶桑綿粉蚧現象,本地的天敵情況有待進一步調查。

扶桑綿粉蚧特征習性、為害癥狀及防治措施

    4、扶桑綿粉蚧的防治措施

    4.1 加強蟲情監測

    加強對綠化帶、房前屋后、農產品交易市場及其周圍的農作物及雜草的普查,調查時,要仔細檢查重要寄主植物番茄、茄子、辣椒、絲瓜、南瓜、太陽花等地上部分,看有無白色蠟粉、白色蟲體,對照扶桑綿粉蚧形態特征(如蟲體背部有一系列的黑色斑)加以確認。及時做好蟲情預測預報,及時發現,及早防治。

    4.2 加大扶桑綿粉蚧防治宣傳力度

    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大眾對扶桑綿粉蚧的認知度,力爭實現群防群控;利于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及時做好疫點藥劑處理,被害作物殘體要統一進行藥劑處理后并焚燒或深埋。杜絕并減少亂棄感染植株和盆土的現象,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4.3 農業防治

    實施水旱輪作,鏟除農田雜草,冬耕深翻、土壤消毒滅蟲,在無疫地培育無蟲壯苗。

    4.4 化學防治

    ①選擇對路藥劑品種 根據現有文獻報道,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吡蟲啉乳油、啶蟲脒乳油、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扶桑綿粉蚧的有效藥劑,48 h后的防治效果均達到90%以上,在田間施藥后第5天的防治效果可達到91%以上,其中啶蟲脒和毒死蜱的防治效果分別達到95.16%和98.12%。用4.5%氯氰菊酯1 500 倍液、2. 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扶桑綿粉蚧若蟲和成蟲效果較好。本地試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和10%吡蟲啉乳油1 000倍藥液均勻噴霧效果理想。

    ②科學施藥 壓前控后,扶桑綿粉蚧1~2代1齡歷期長,白色蠟狀分泌物少,且蟲態相對整齊,尚未形成世代重疊,是防治的最佳時期,早期防治有利降低蟲口基數,可爭取主動,著重做好苗期噴藥、帶藥移栽和早期防治。適時噴藥,扶桑綿粉蚧2齡后表面開始覆蓋白色蠟狀分泌物,隨蟲齡延長和蠟狀分泌物增厚,影響藥劑防效,應掌握低齡若蟲高峰期用藥。在對作物進行噴藥時做到均勻噴藥,整株噴藥,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藥液,同時因扶桑綿粉蚧寄主多,對田間、溝邊、路邊的其他植被也要同時噴藥防治。發生嚴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藥,使藥劑能夠滲入到根部,以消滅地下種群。在用藥上,應選用對天敵殺傷力低的高效低毒農藥,并交換用藥,盡可能減少用藥次數,保護生態,有利于天敵繁育。

相關閱讀
生姜卷葉是什么原因?怎么防治?
棉花秋后管理具體方法
棉花星白燈蛾的危害癥狀、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