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我國尿素出口量大幅下滑之后,2018年一季度中國尿素在國際市場的供應繼續減少。曾經作為尿素出口大國的中國,在經歷了自身的市場倒逼和痛苦轉型后,也使國際市場貿易形勢發生改變。中國農資傳媒記者采訪了英國阿格斯咨詢機構氮肥分析師Stephen Mitchell,他向記者分析了目前尿素國際市場的走向。

Stephen Mitchell表示,2017年中國尿素出口量的大幅下滑很大程度上支撐了國際尿素價格上漲,特別是下半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2018年一季度依然維持在高價水平。2017年1季度中國僅出口了120萬噸尿素,而今年1季度出口量同比進一步減少。今年一季度中國尿素出口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導致國際尿素貿易結構發生了改變。與以往相比,更多的中東尿素流向東南亞和韓國市場,環太平洋市場,例如墨西哥和智利也在尋找新的貨源來補充中國缺失的供應。從進口方來講,企業更希望中國能夠增強競爭力,重新進入出口市場。伊朗、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的供應商會增加出口量,但是并不足以填補中國出口量在國際市場上的缺失。
除中國以外,尿素貿易形勢變化比較明顯的區域還有美國和印度。在過去的1年半,美國新產能逐步上馬,并且減少美國進口數量。由于新建產能幾乎達到滿開工率,我們預計當前季節美國尿素進口量會減少35%-40%,2018年全年進口量下降幅度可能更大。美國尿素進口的變化主要給中東生產商帶來很大的壓力。原本中東產品占美國進口量的50%,現在他們只能尋找新的目標市場。
印度正在嘗試推廣平衡施肥理念,減少氮肥施用量,對尿素市場的影響較大。同時印度還在增加國內的尿素產能。雙方面的壓力導致未來2-3年,印度尿素進口量將從現在的一年700萬噸水平大幅減少。現在還很難判斷這樣的變化會對全球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進口水平肯定會下降。這主要會影響伊朗的供應,目前伊朗60%的尿素出口依賴印度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