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氯化鉀2018新進口大合同價格的預測
來源:中國化肥網    2018-3-15 9:44:00
    

    前幾天和大家談了一下對于氯化鉀2018新進口大合同價格的預測,彼時只是初步以單純的價格比較為切入點,今天咱們就再來談一談對簽單時間和數量的看法,并與上一次的價格比較法相結合,看看能否得出一個可能性較高的預測。

氯化鉀2018新進口大合同價格的預測

    數量:還會繼續那么多嗎?

    2017年氯化鉀進口量為753萬噸,超過了2016年的682萬噸。而在2017年一季度時,筆者曾根據歷史進口狀況、國內供需趨勢等因素,認為2017年氯化鉀進口520萬噸便足夠,這與最終進口量的差值達230萬噸,但是之所以如此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因為價格低嘛,自然要適度增量。

    2017年氯化鉀價格雖然只有在第四季度出現大漲,但實際上全年售價都明顯高于成本,總體行情表現良好,而且港存總量也一直在合理范圍內,不曾出現大的壓力。不過整體化肥市場的表現其實并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環保壓力使得下游復合肥需求有所減弱,所以很多業內一直有疑問,就是:氯化鉀進口了那么多,都是哪里消化的呢?

    據統計,2017年的氯化鉀表觀消費量大概在1450萬噸,與2016年的1430萬噸相比略有增加。一方面,可以看出近兩年由于價格較低等原因,氯化鉀的消費量都處在較高水平;另一方面,雖然氯化鉀進口量增加很多,但是消費總量變化并不大,其實是因為國產鉀的產量有明顯減少(約7-8%)。

    不過需注意的是,雖然港存總量變化不大,但2016年年底時社會庫存少而青海庫存多,2017年年底時則是社會庫存多而青海庫存少。所以,都哪里消化了呢?也許有一些還沒有消化!這些貨量也許不多,但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近期港口氯化鉀價格的松動,起初就是前期低價囤貨者心態變化開始放貨。

    阿杜詢問了青海廠家,2018年初步計劃的產量將有所恢復(詳情請見會員專區),再結合上面的一些數據,預計2018年氯化鉀的進口量減至600-650萬噸左右即可。而今年一季度進口量估計要接近300噸萬,所以后面三個季度的進口量應當會有所減少。再回到大合同談判的問題上,也就是說我國市場應該不會很快出現明顯的缺貨形勢,外商若想中國繼續大量進口,繼續把中國大合同當作“定海神針”,就該繼續給予中國世界氯化鉀價格的“洼地”的低位。

    時間:還會拖到7月份嗎?

    最近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聞,先是外商表示預計中國大合同價格將漲XX美元(這個數字早先是40-50美元,最近又變成60-70美元),后來又有白俄羅斯鉀肥公司一個礦井發生井噴和坍塌的消息,似乎是一環套一環,就等大漲了。盡管該礦井的產能占據著國際鉀肥供應的重要一席,但又不是從此不再生產了,況且國際市場還有新產能陸續在投放市場呢,所以其真實的影響未必有宣傳的那么嚴重。回想一下,哪年大合同談判前,國際供應方不會出現一些“幺蛾子”呢?

    不過“激情”過后,還是要冷靜思考。2017年對于整個國際鉀肥市場而言,都是豐收的一年,很多國家進口、出口的數據都創造了歷史記錄。目前來看,這種火熱的氣氛還在繼續,近期東南亞、巴西市場的現貨價格再次上漲就是很好的證明。后面幾個月這些地區鉀肥價格的漲幅不好確定,但是漲勢似乎是難以改變的。

    因此,雖然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都是在7月中旬簽訂的進口大合同,而且上面也提到了咱們應該不會很快出現缺貨的情況,但是根據國際市場形勢來看,還是建議2018大合同能夠早一些簽訂,應該會比晚簽更能簽到相對理想的價格。這也是符合進口商利益的,因為國內市場應該是難有太出彩的表現,進口成本還是控制在盡量低的水平比較安全。

    結論:

    根據國際、國內市場現狀,以及歷史經驗來看,暫時預計2018氯化鉀大合同的漲幅可能會達到30-40美元/噸左右(即260-270美元/噸到岸),簽訂的時間會適當提前,預計2018年氯化鉀的進口總量會在600-650萬噸左右。

    當然,進口商們歷年來一直堅持努力獲得“世界洼地”的價格,并屢屢成功,其睿智與擔當并不是小小阿杜可以比擬和想象的。無論最終漲幅是更小或是更大,我們相信我們還是會得到理想的價格,用合理的價格滿足國內用鉀的需要。

相關閱讀
尿素市場刮起漲價風,后期走勢卻充斥著隱患
尿素:9月29日江蘇華昌價格
磷肥:國內技術正走向世界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