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蘋果樹再植病的發病癥狀、致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3-27 16:37:00 |
蘋果樹再植病又稱重茬病,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重新栽植蘋果樹,而后茬蘋果樹生長受到抑制或病害發生嚴重,導致果品質量差、產量低、樹勢早衰、壽命短的現象。該病嚴重影響了蘋果的品質和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將從蘋果樹再植病的發病癥狀、致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該病。 1、蘋果樹再植病的發病癥狀 蘋果樹發生再植病后,主要表現為新梢生長比較緩慢,長勢變弱,樹冠比較小,產量很低,葉片小而薄,根系發育不良,容易腐爛壞死。新栽樹輕者成為小老樹,重者衰弱死亡。 2、誘發蘋果樹再植病的原因 2.1 病菌增加 一般來說殘留在老果樹根際土壤中的病原物較多,在再植情況下,大量病原物會危害再植果樹根系,造成蘋果樹地上部分生長緩慢,逐漸衰弱。此外,重新栽植的果樹成為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寄主,加重病原物積累,加重再植傷害。 2.2 營養失調 蘋果樹長期固定生長在同一個地方,連續有選擇地吸收土壤中的某些營養成分,造成營養元素失衡,尤其是微量元素缺乏,而其他元素可能會過剩,最終導致果樹生長不良。 2.3 產生毒素 蘋果根系能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例如根皮苷、根皮素等,這些代謝物經土壤微生物分解會產生有毒物質,經過常年累積濃度逐年增加。老蘋果樹挖掉后,有毒物質仍殘存土壤中,對新栽植蘋果樹特別是蘋果幼苗的生長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老果園土壤中有毒物質的增加,破壞了土壤微環境,減少了有益微生物,新栽幼樹的菌根大量減少,土壤微生物產生的乙烯、曲霉素對蘋果苗也有毒害作用,導致生長和吸收能力減弱。 2.4 酸堿失調 連續在同一地塊栽植的蘋果樹,除了蘋果根系的分泌物可以使土壤酸化外,蘋果樹在生長過程中,大量吸收消耗正離子元素,加重了土壤酸度,改變了土壤理化性狀,減少了土壤中的微生物,促進嗜酸性土傳病原微生物生長。土壤酸堿度的變化,導致了土壤中營養元素的有效性發生變化。 3、蘋果樹再植病的防治措施 3.1 清掃果園 果樹的枯枝、落葉、落果和殘根等是大部分真菌和細菌的寄主,因而果樹病殘體是果樹發病和病害流行的重要侵染源。老樹刨后,應深耕整地,清除殘根。結合冬季深翻施肥,徹底清除果園雜草、老樹殘根、落葉,帶出園外集中燒毀或深埋。 3.2 客土換土 在需要立即在原地栽植蘋果樹的果園,進行客土或換土,可以有效防止再植病的發生。規劃時,避開原來的栽植位置,并且挖定植溝(寬、深各1 m),將生土、熟土分開放置,于陽光下曝曬2~3個月,以6―8月適宜曝曬。結合回填施入部分秸稈和有機肥,有條件的可以將定植穴土全部換掉。 3.3 平衡施肥 栽植前采集土樣詳細地分析土壤的肥力,掌握元素含量,確定平衡施肥方案。每年適量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生物菌肥、EM肥等等。合理施用化肥,能促?M果樹的生長發育,增強抗病性。氮肥施用過多容易造成枝條徒長,降低抗病性;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可以適當增施,有助于增強果樹的抗病力。 3.4 消毒殺菌 栽植蘋果樹時,栽植坑不能換土,要進行土壤消毒,消除再植病病害。土壤消毒的方式有灌坑或熏蒸,可以使用溴甲苯、氯化苦、福爾馬林等土壤消毒劑。為了殺死土壤中的有線蟲,在定植前15 d挖起定植穴內的土壤,邊填土邊噴施適量的37%福爾馬林300倍液,噴灑后用地膜覆蓋。或開條溝經夏季高溫曝曬后,填入混有有機肥和菌肥類的熟土。 3.5 選用大苗 老果園更新最好選擇長勢旺盛、抗病力較強的無毒苗。蘋果大苗一般對重茬果園的土壤有著一定的適應性,重茬園定植大苗基本能正常生長。苗木最好選二年生以上的壯苗,起苗時要保持較完整的根系,并且對地上部適當重剪。 3.6 輪作倒茬 挖除老果園后,最好休耕1~2年,或者輪作其他農作物,例如最好種植豆科類作物超過2年。與此同時,要每年至少耕作2次,及時翻曬土壤,注意科學排水以防止水土流失,進行秸稈覆蓋或種草著力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 3.7 苗木消毒 可以選用多菌靈1 000倍液或退菌特800倍液,噴灑蘋果苗木或浸苗根10~20 min,再用清水沖洗根部。如果苗木的數量少,可以用0.1%升汞液浸泡20 min,再用清水沖洗根部。 |
![]() |
![]() |
相關閱讀 |
花生冠腐病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大棚葡萄種植品種選擇及栽培方式等技術知識介紹 |
芝麻甜菜夜蛾的為害、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