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玉米瘋頂病的癥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4-4 17:07:00
    

    玉米瘋頂病是玉米上的一種嚴重病害,一般輕病田病株率為3%~10%,重病田達60%以上,嚴重影響了玉米的產量。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玉米瘋頂病的癥狀、病原菌、傳播途徑、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玉米瘋頂病的癥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

    1、癥狀

    病株從6~8葉開始顯癥,抽雄后癥狀明顯。①病苗高20~30cm時,可形成分蘗,有時1株有6~10個分蘗,葉片變窄,質地堅韌,葉鞘表面呈疣狀。②上部葉和心葉緊卷,嚴重扭曲成不規則團狀或牛尾巴狀,植株不抽雄。③抽雄后,雄穗葉化,全部雄穗異常增生,正常的花序全部或部分成為變態的小葉,這些變態葉狀花序呈瘋頂狀,植株高矮不一。④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團狀繡球,不能產生正常雄花。⑤果穗發育不良,不抽花絲,苞葉尖變態為小葉并呈45°角簇生,重者果穗內部全為苞葉,穗成多節莖狀,不結實。

    2、病原菌及傳播途徑

    2.1病原菌玉米瘋頂病是由大孢指疫霉菌引起的,該病菌屬鞭毛菌亞門,霜霉科,指疫霉屬,是一種專性寄生菌。侵入寄主后,菌絲主要分布在維管束部門和細胞間,不產生吸器。藏卵器、卵孢子在葉片組織內形成,藏卵器直徑65~70μm,卵孢子直徑55~58μm。孢囊梗自氣孔下菌絲伸出,孢子囊無色,檸檬形,尺度為63.20×40.20μm,2~6個聚生于孢囊梗,孢子囊萌發產生游動孢子。游動孢子無色,球形,雙鞭毛,直徑7.50~11μm。但這種無性孢子在玉米上不常見。據報道,大孢指疫霉菌存在專化型。根據病菌形態、癥狀及其致病性不同區分為四個變種,即:引起玉米瘋頂病的大孢指疫霉玉蜀黍變種、大孢指疫霉小麥變種、大孢指疫霉水稻變種和大孢指疫霉高粱變種。大孢指疫霉菌寄主十分廣泛,除嚴重侵染玉米外,還侵染水稻、小麥等140余種禾本科作物和雜草。

    2.2傳播途徑國外研究認為,玉米瘋頂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在有發病歷史的種植區,當玉米播種后至3~4葉期時,如果田間因降雨或灌溉造成積水,病害就會發生。病殘體和土壤中的病菌卵孢子是病害的初侵染源。但羅占忠等利用病殘體進行的接種誘發試驗未能證明這一點,國外也未見成功利用人工接種技術誘發玉米瘋頂病的報道,其原因可能是誘發條件未能滿足病害發生的要求。另外,也有研究認為是種子帶菌,當它遇到適宜的條件時便會發病。但盡管病株所結種子可以帶病菌,由于病株結穗率一般不足5%,而且一般不會采收明顯發病植株的果穗,即使采收了也會由于種子多數癟小在種子精選過程中被淘汰掉。因此,這種種子傳播病害的幾率是極低的。

    3、發病條件

    玉米苗期是主要感病期,苗期若遇陰雨天氣或灌水過多,造成土壤積水最容易發生侵染。據研究,相對濕度達85%以上,病菌卵孢子便會萌發產生孢子囊,釋放游動孢子,進行初侵染。另外,排水不暢易產生積水的低洼地塊,密度過大通透性差的地塊也易發病。

玉米瘋頂病的癥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

    4、防治措施

    4.1選用抗病良種加強玉米品種資源的抗病性鑒定,選育抗病品種。

    4.2消滅越冬病殘播種前,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鏟除田邊寄主雜草,減少田間病菌量。

    4.3適時播種錯開游動孢子侵染玉米幼苗的時期。

    4.4種子處理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40%拌種,有較好的防病作用。

    4.5栽培管理合理灌水,整平地面,提高田間排水能力,嚴防苗期積水;合理密植,避免因密度過大,通風透光差,株間濕度大而發病;輪作倒茬,可與棉花、甘薯、豆類等非寄主類作物輪作。

    4.6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瑞毒霉100g加水100kg,或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霧,每7d噴1次,連噴2次。若先拔除病株后噴藥,防治效果更好。

相關閱讀
葉片卷起了?向上卷和向下卷原因完全不一樣!
柿樹抽條的防止措施
蔬菜輪作倒茬須知要點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