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樹坐果低的主要原因及對應的解決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4-5 16:02:00 |
桃造成落果多、坐果低的主要原因有生理落果、機械性落果(如大風)、病蟲危害(如蚜蟲危害花)、其中機械性落果、病蟲危害造成的落果容易識別,防治也比較簡單、容易,而生理落果則比較復雜,有樹體本身的原因,也有氣候和管理方面等原因加重生理落果的產生。 一、第一次落果(落花) 開花后的1-2周內脫落(落花),此期落花為雌蕊或胚珠退化(即形成了不完全的花);或者開花期的霜害或凍害造成落花,通常霜害造成樹冠高度1.5米以下花受害重。 1.原因 上一年因病蟲為害、土壤積水、過度干旱、施肥的嚴重不足或者或樹冠郁閉造成的早期落葉(9月底以前的落葉),使樹體貯藏營養不足,不完全花增加。 2.措施 按技術要求進行病蟲防治、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疏花疏果,使樹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正常落葉,努力提高樹體的貯藏營養水平和花芽質量,降低落果率。花期溫度下降到-0.5℃-1℃時,可用柴草點燃熏煙,提高溫度,防止花期受凍;每公頃300-350個火堆,連續燃燒,以防止果園溫度下降到-2℃。 二、第二次落果 開花后的第三至第四周,此次落果因低溫、連陰雨,花粉不能散開傳播,雌蕊不能受精,即此次落果是果實未能受精而落果。雌性器官發育完全,雄性器官發育不完全即沒有形成花粉(無花粉品種)或者花粉量少,不能完全受精即未受精的果實脫落。 1.原因 此期常因低溫、連陰雨,造成濕度過大、溫度過低,花粉不能裂開,昆蟲不能活動傳粉或者花粉發芽后因低溫不能受精,造成大量的未受精果實脫落。 2.措施 2.1進行人工授粉 花期的低溫、連續陰雨、大風等不良氣候,常造成昆蟲不活動,花藥不能裂開,授粉不充分,結果不良,因此常需要配置授粉樹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具體方法如下: 2.1.1桃花露紅時或剛開時,采集花蕾或花,除去花瓣。 2.1.2讓花藥在20-25℃,濕度65-80%條件下,貯放1-2天,讓花粉溢出。 2.1.3在花開50%時進行第一次授粉,在落花20-30%時進行第二次授粉,將花粉按1-20與滑石粉或松樹的花粉混合,用授粉器或綿棒、毛筆、羽毛掃帚、鋼筆、橡皮等給花柱授粉。 2.2放蜜蜂 每0.2公頃1箱蜜蜂,在花芽萌動時即移入園內,在花開50%時,放出蜜蜂,讓其采蜜授粉。 三、第三次落果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容易落果,所以又稱6月落果。此期落果從花后的30天開始,一直到硬核期。與前二次不同的是已經受精的果實發生脫落,果實落下后果梗殘留在樹上。 1.原因 果實生長過程中其果實內部的因營養不足停止發育或死亡,而造成受精果脫落。受精胚在形成和迅速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蛋白質,合成蛋白質需要碳水化合物和氮素。此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正是胚急速發育期和枝葉旺盛生長期。因此,果實與枝條之間競爭養分激烈,枝葉生長處于養分競爭的主動狀態,果實處于被動狀態;枝葉的旺盛生長阻礙了胚的發育,引起落果。 果肉細胞迅速膨大使果實內部的核裂開,即裂核也是此期落果的原因之一。由于給胚輸運養分、水分的維管束、著生在桃核縫合線兩側,因此,裂核造成維管束中斷。胚得不到充實的養分和水分,停止發育而死亡,從而導致落果。 第一次裂核發生在花后20天左右,因可以愈合,果實未能脫落,第二次裂核發生在硬核期,有許多果實是在第一次裂果基礎上再次發生裂果而不能愈合,造成果實脫落。 2.措施 地上部控制新稍旺長和適量疏枝、疏果,地下部防止氮素過多與水分過多或不足,是防止此次落果的核心。由于修剪過重,硬核期過多灌水(或連陰雨),偏施氮肥等均能引起新稍旺長,與果實過多地競爭養分。因此,冬季適當修剪(修剪量一般為50-60%);夏季修剪時疏去過多的旺長枝,對直立新稍進行扭稍、摘心,使葉果比控制在30-50的范圍內。硬核期避免土壤水分劇烈變化,防旱、排水、覆地膜,防止施氮過多和基肥過晚施入,導致新稍停長延遲等,都能有效防止桃六月落果過多的發生。盡管早熟品種裂核重,但當胚死亡時,果實已經成熟,所以一般早熟品種生理落少,中、晚熟品種生理落多。對于生理落果多的品種,在采用套袋栽培時,套袋時間可推遲到6月中旬用白色或黃色紙袋。桃常因病蟲害或積水或過度干旱等造成早期落葉,也有施肥量嚴重不足,修剪過輕或過重,造成坐果過多。常常幾種原因復合在一起,造成落果重、產量低。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判斷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落果,提高坐果率。 |
![]() |
![]() |
相關閱讀 |
春季小白菜的無公害生產技術 |
一瓶農藥明明可打5畝地,賣藥的為何說只能打2畝?真相來了! |
甲維鹽殺蟲慢,只要加上這個藥當天即可死蟲,持效期可達30天!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