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夏根腐病的發病癥狀、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4-20 15:56:00 |
半夏是一味常用的傳統中藥材,具有很好的藥效和商業開發價值,也是重要的出口產品。近年來,國內銷量及出口量成倍增加,而野生資源及產量卻不斷減少,從而使供求缺口日益擴大。半夏的人工栽培日益興盛,但在半夏的生產中,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其中根腐病是半夏栽培中常見的一種病害,如何有效地控制及防治該病,是保證半夏高產優質的關鍵。 1、發病癥狀 病菌侵染半夏塊莖初期,塊莖周邊出現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向四周迅速擴展。3~4天后,眾多的病菌斑點連在一起,繼續向塊莖內部侵染,此時半夏根系開始萎縮,地上部葉片逐漸由綠色變黃、枯萎。1周后,半夏塊莖呈圓水泡狀,似熟透了的葡萄,塊莖內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蔓延的病菌會迅速侵染其它半夏塊莖,短期內使整個半夏地塊全部感染而腐爛,散發著腥臭難聞的氣味。 2、病原菌 塊莖根腐病(或腐爛病)病原菌為一種Fusarium sp.鐮刀菌真菌。其受害癥狀為塊莖部分或全部腐爛,有干腐和濕腐2種表現,在半夏種植和貯藏期都可發生,通過土壤或種莖傳染。 3、發病條件 半夏生長到8~10月份,進入了梅雨季節,早春種植的半夏形成的2代、3代、4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1代、2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塊莖,栽培時做種的小母莖也在自身膨大。此期是半夏塊莖生長最快的階段,也是半夏塊莖抵御外界侵染能力最弱的時期。塊莖越大,抵抗力越弱,塊莖越小和珠芽防御能力越強。地下各種不同規格半夏塊莖的迅速生長,需吸收土壤中大量氧氣和有機質來完成,而這期間土壤中的微生物也相當活躍,繁殖最快,也需要大量的氧氣,并同時排出多種有害氣體和物質。如此期間陰雨連綿,土壤濕度大或土壤板結,土壤與空氣中氣體不能及時交換,正在處于迅速膨大期的半夏塊莖,由于外皮的保護層抵御侵染的能力較弱,土壤中的大量有害氣體和病菌就會很輕松地侵入半夏塊莖中并迅速蔓延,使半夏塊莖在較短時間內腐爛,輕者1周腐爛80%,發生重的地塊,3~5天半夏塊莖全部爛掉,給半夏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4、防治措施 4.1選擇良種 人工種植半夏,要選擇抗病強、長勢旺盛的半夏品種,如“狹三葉”、“柳葉形”等葉形的優良品種。 4.2 種莖消毒 播種前,種莖可用50%多菌靈1200倍液浸種10分鐘;5%草木灰液浸種2小時;1份50%多菌靈+1份40%乙磷鋁300倍液浸種半小時;300倍食醋液、50ml/L的高錳酸鉀分別浸種,預防腐爛病并增產。 4.3 嚴格選擇土壤和地勢 土壤必須是中壤土或壤土,濾水性好并透氣;地勢最好有10~25°的坡度,如地勢平坦,須挖較深并密布的滲水溝。整地時用敵克松45~75kg/hm2或石灰水對土壤進行消毒,半夏出苗后再用5%的石灰水澆灌植株。半夏生長過程中應及時排水,避免積水,及時采收,種植在較高海拔地區也可推遲或減少腐爛病的發生。 4.4中耕 遇到連陰雨天氣和土壤較濕潤時,只要能中耕,應進行多形式、多次的中耕松土,以打破土壤的板結層,釋放土壤中的有害氣體,使空氣中的新鮮氧氣進入,增加土壤和空氣中的氣體交換,可有效預防和減輕腐爛病的發生。并及時噴施殺菌藥劑或撒施75kg/ hm2生石灰粉。 4.5 爛莖搶收 半夏生長的中后期,如遇到連陰雨天氣和土壤濕度較大時,要經常檢查半夏生長情況,如發現有部分半夏植株發生腐爛病,應及時果斷搶收,不可拖延時日,并馬上脫皮加工,防止腐爛。 4.6 輪作 與禾本科植物輪作,一般5年左右輪作1次,并嚴禁與玄參科(玄參)、菊科(紅花)、毛茛科(烏頭)的藥材輪作。 4.7 水肥管理 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排灌,保持土壤半干半濕狀態;增施磷、鉀肥,最好和酵素菌1號混合施用。不僅能促進半夏的生長發育,還能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 4.8病土田藥劑處理 土壤可用生物菌劑酵素菌1號處理,播種時先在地上按栽種行距,開3~4.5cm深的播種溝,在溝內撒藥后再種,一般用量450~600 kg/ hm2。也可用化學藥劑敵克松、退菌特及多菌靈,用藥量22.5~37.5 kg/ hm2,配成藥土施入土中,也可2種藥劑等量混用。 |
![]() |
![]() |
相關閱讀 |
蘋果樹秋栽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
制作金針菇菌種 |
水稻風害有哪些防止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