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重壓力之下,新型肥料企業如何尋找自身發展道路? |
來源:農資市場播報 2018-5-15 9:33:00 |
在肥料行業轉型升級的大潮中,傳統企業與新興企業都面臨著農業形勢和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壓力,處于市場開拓期的新型肥料企業要在變革的浪潮中時刻面臨著新挑戰。在重重壓力之下,新型肥料企業是如何尋找自身發展道路的?傳統肥料企業的轉型又能從其中得到哪些啟發?未來新型肥料企業又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呢? 在細分市場中做“專心的人” 在傳統肥料轉型升級的進程中,新型肥料似乎成為了一陣春風,但如何開發出真正“新型”的肥料,也對企業的創新與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型肥料企業要學會做減法,改變肥料行業大而多的模式,簡化產品結構、聚焦市場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在‘小而美’中探索向‘大而美’發展的道路。”陜西優美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晨表示,因為農業形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新型肥料與傳統肥料的發展模式有很大不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就要有針對性打造自身產品,單純通過大量的產品種類在質量上無法與某一種類的專業企業競爭,很快被市場淘汰,許多傳統肥料企業正是由于盲目求大,才會在向新型肥料的轉型中不斷受挫。因此,尤其是在新型肥料產品發展初期,專注與聚焦是企業不斷發展的關鍵品質。 在更深層面,王曉晨表示,要專注于農民需求、聚焦于作物生長。隨著新型農民群體的壯大以及消費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要求不斷提升,如何真正調節作物生長、滿足作物營養需求、改善土壤環境、滿足農民種植需求都成為了新型肥料發展的題中之意。同時,企業也要專注于自身的發展理念,不應盲目改變發展戰略。金禾佳農(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峰表示,在確定自身發展模式和產品設計思路后,隨著政策出臺和一時市場變化而輕易改變發展戰略,將會失去長期深入發展帶來的良好市場競爭力,無法在其他企業比較優勢中獲得成功。 走精準化道路讓農民“省”心 近年來,餐桌上的安全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而土壤問題帶來的農產品質量下降的問題也使化肥行業成為了眾多人眼中的罪魁禍首。如何引導農民科學施用肥料,提供科學的施用方案,成為了新型肥料發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省”字為先,如何幫助農民省工省力、省時省錢也成為了新型肥料產品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因此,精準對接需求、提供完善的服務是新型肥料企業必須要做的功課。 好產品就是好服務。北京艾格魯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統棋表示,農民早就開始算起了綜合賬,新型肥料產品雖然單件較高,但在農產品提質帶來增收的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時間成本,綜合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如何讓產品滿足農民的“省”心,以產品做好服務,新型肥料企業在產品形成初期就需要考慮的問題。 以產業融合打造社會化為農服務新模式成為新型肥料企業開展為農服務的重要思路。四川新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牟邵東表示,通過整合農資企業、種植戶和農產品收購商等資源,融合農技培訓、農用設施、農村金融等力量,打造成為以作物生長為核心、滿足農民需求的綜合為農服務體,提供種植的全程服務,同時也實現全產業鏈資源的互利共贏。 從“百家爭鳴”如何走向品牌時代 隨著新型肥料受到追捧,許多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標準的制定與技術的創新推廣成為了新型肥料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日前召開的生物刺激素國際法規及標準論壇上,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進華表示:“使用者認知度不高、產業集中度不高、缺乏相關立法和標準、概念炒作等問題不能阻擋生物刺激素在全球發展的步伐,促進我國生物刺激素規范化和創新發展,必將有助于生物刺激素及新型肥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由于新型肥料產業還處于發展階段以及市場碎片化,新型肥料企業和產品處于“百家爭鳴”的狀態下,打造自身企業或產品的品牌,成為了許多企業考慮的問題,同時也是今后我國新型肥料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的要求所在。作為肥料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新型肥料產業中的新老隊伍都可以充分利用后發優勢,規避傳統肥料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以靈活的姿態面對市場出現的新變化,融合產業鏈打造、資本融合、互聯網+等模式打造發展新動力,推進肥料行業的真正轉型升級。 |
![]() |
![]() |
相關閱讀 |
玉米肥:“悄無聲息“就進入了掃尾 |
尿素價格連降后或止跌趨穩 |
尿素行情延續跌勢,農資經銷商持幣觀望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