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稻黃矮病的癥狀、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5-24 15:41:00 |
水稻黃矮病又名黃葉病、暫黃病,是病毒性病害,主要由黑尾葉蟬、二條黑尾葉蟬和二點黑尾葉蟬傳播,流行年份一般可使水稻減產20%~30%,甚至失收。本文為大家總結了水稻黃矮病的癥狀、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1、癥狀 感染黃矮病的水稻,植株矮縮,株型松散,病葉平展或下垂,前期葉片黃色雜有碎綠斑塊,呈條狀斑駁花葉,葉脈綠色,葉鞘綠色,無明顯癥狀,后期全葉枯黃卷縮。病株根系老化、短小,易拔起。苗期感病,植株嚴重矮縮,不分蘗就枯死;分蘗期感病,分蘗減少,不能抽穗,或雖抽穗但穗小、谷粒少,常有包頸,結實率低,半實粒與空殼多,米質差。 2、發病條件 冬季氣候溫暖、干燥,帶毒黑尾葉蟬越冬的若蟲成活率高,若肥水管理不當,偏施化學氮肥,禾苗長勢茂密,葉色濃綠,植株柔嫩,容易誘集黑尾葉蟬為害和傳病。 3、防治方法 因為傳染黃矮病的媒介主要是黑尾葉蟬,因此必須貫徹“治蟲防病”的方針,并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水稻抗病力。①消滅蟲源的寄生場所,鏟除田邊雜草,燒毀發病稻稈,進行犁冬曬白。②合理調節插秧期,使水稻易感病生育期避開傳毒昆蟲的遷飛高峰期。③防蟲治病 從秧苗返青后開始噴藥,可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6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噴殺。也可用豆蟲通殺生物制劑1500~2000倍液噴施。此外,還可采取黑光燈在成蟲盛發期誘殺,或用捕蟲網兜捕,能迅速降低田間蟲量,減少傳播媒介。 |
![]() |
![]() |
相關閱讀 |
石榴吹綿蚧蟲害的形態特征、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 |
臍橙紅蜘蛛的危害癥狀、形態特征及防治方法 |
火龍果根腐病的發病原因、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