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農藥出口增長勢頭良好,預計2018年呈持續增長態勢
來源:農藥快訊    2018-5-25 10:48:00
    

    2018年5月16日,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國際交流與服務處吳厚斌處長在“第五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做了題為“中國農藥登記及進出口情況”的報告。報告中,吳厚斌處長介紹了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并對2017年農藥進出口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農藥出口增長勢頭良好,預計2018年呈持續增長態勢

    農藥登記情況

    吳厚斌處長首先介紹了2017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截至2017年底,我國農藥登記產品共38,247個,較2016年同比增長7.4%。在這些農藥登記中,正式登記37,448個,較2016年同比增長9.4%,臨時登記509個,分裝登記290個。

    殺蟲、殺菌、除草劑仍然是登記熱點,占登記總數的90%。其中,殺蟲劑登記數量居首位,占登記總數的38.9%,共14,865個登記;殺菌劑登記有9,857個;除草劑登記有9,675個。與上年相比,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登記增幅最大,分別為12.7%和12.6%。

    按產品劑型分,乳油占登記總量的28.3%,有9,534個;可濕性粉劑占20.3%,有6,860個;懸浮劑、水劑、水分散粒劑登記數分別為4,210、2,525和1,892個。其中,可分散油懸浮劑、懸浮劑、水劑、水分散粒劑等較為環保安全的劑型登記增速較快,而微囊懸浮劑更是呈翻倍式增長,增幅達到106.3%。

    登記數量居前30位的農藥品種分別為阿維菌素(1,728個)、吡蟲啉(1,332個)、毒死蜱(1,097個)、草甘膦(1,085個)、高效氯氰菊酯(1,076個)、辛硫磷(1,000個)、多菌靈(963個)、莠去津(897個)、代森錳鋅(874個)、高效氯氟氰菊酯(808個)、福美雙(751個)、乙草胺(718個)、啶蟲脒(706個)、苯醚甲環唑(689個)、戊唑醇(653個)、氯氰菊酯(629個)、煙嘧磺隆(623個)、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608個)、芐嘧磺隆(571個)、甲基硫菌靈(525個)、嘧菌酯(506個)、噻嗪酮(476個)、精喹禾靈(416個)、噻蟲嗪(413個)、丙環唑(408個)、聯苯菊酯(401個)、三唑磷(399個)、草銨膦(391個)、硝磺草酮(387個)、吡蚜酮(385個)。其中,草銨膦和硝磺草酮的登記增幅明顯,分別為82.7%和57.3%;草甘膦、莠去津、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煙嘧磺隆、嘧菌酯、噻蟲嗪和吡蚜酮的登記增幅較大,均超過10%。另外,2017年噻蟲嗪、草銨膦、硝磺草酮和吡蚜酮的登記數量首次進入前30位。

    水稻是2017年登記的熱點作物,共有9,794個登記,占登記總量的29.0%。其他依次為棉花、小麥、柑橘、玉米、甘藍、蘋果、黃瓜、衛生殺蟲、十字花科蔬菜等。

    2017年,我國新增農藥登記產品3,885個(原藥434個),正式登記有3,517個(原藥422個),臨時登記330個(原藥12個),分裝登記38個。其中,登記除草劑1,417個,殺菌劑1,186個,殺蟲劑967個,衛生殺蟲劑163個,植物生長調節劑124個,殺鼠劑2個,其他26個。

    在新增登記中,登記最多的為懸浮劑,有964個,占新增制劑登記的27.9%;水劑和水分散粒劑分別占新增制劑登記的11.9%和10.9%,登記數分別為410和376個;可濕性粉劑登記304個,占比為8.8%;可分散油懸浮劑有283個,占比8.2%;乳油登記214個,占比6.2%;顆粒劑登記136個,占比3.9%;水乳劑登記131個,占比3.8%;懸浮種衣劑登記112個,占比3.2%;微乳劑登記96個,占比2.8%。

    2017年新增的登記產品中,排名前10的品種分別為吡唑醚菌酯(211個,原藥20個)、草銨膦(178個,原藥20個)、莠去津(172個,原藥4個)、草甘膦(144個,原藥2個)、硝磺草酮(141個,原藥8個)、阿維菌素(137個,原藥0個)、噻蟲嗪(136個,原藥1個)、苯醚甲環唑(127個,原藥1個)、戊唑醇(120個,原藥1個)、煙嘧磺隆(114個,原藥2個)。

    2017年有17個新農藥(共計30個產品)取得登記,其中,有10個為生物源農藥(殺蟲劑2個、殺菌劑4個、植物生長調節劑4個),占新農藥的59%,首次超過新化學農藥的數量,可見我國生物源農藥正在蓬勃發展。這些新增有效成分有:三氟苯嘧啶、腈吡螨酯、戊吡蟲胍、環氧蟲啉、蘇云金桿菌G033A、異色瓢蟲、環氟菌胺、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解淀粉芽孢桿菌PQ21、解淀粉芽孢桿菌B1619、解淀粉芽孢桿菌Lx-11、2,4-滴丁酸、呋喃磺草酮、糠氨基嘌呤、二氫卟吩鐵、14-羥基蕓苔素甾醇、22,23,24-表蕓苔素內酯等。

    農藥進出口情況分析

    2011—2017年,中國農藥進出口在經歷2015—2016年的低谷后,在2017年出現拐點。2017年中國農藥出口總體呈增長態勢,出口金額為67.60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出口數量146.76萬噸,同比增長6.9%。而該年度農藥進口金額則同比下降4.1%。從近3年的出口結構看,無論是按數量還是金額計,原藥在出口中的總占比保持逐年下降的趨勢,制劑則保持增長的態勢。2017年原藥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金額的56.3%,出口數量占總出口量的34.5%。2017年制劑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金額的43.7%,出口數量占總出口量的65.5%。

    在2017年農藥出口類別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增幅最大,其出口金額同比增長37.5%。其次為殺蟲劑和除草劑,出口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6.8%和21.0%。在三大農藥類別中,殺菌劑仍然是我國進口最多的類別,2017年殺菌劑進口金額為1.79億美元,占比43.7%。

    2017年中國農藥出口主要市場(以金額計占比)依次為:亞洲(31.2%)、南美洲(26.6%)、北美洲(14.6%)、歐洲(12.1%)、非洲(9.8%)、大洋洲(5.6%)。其中,亞洲和南美洲依然是中國農藥出口最主要的區域,這兩個區域的出口金額總和占全部出口金額的一半以上。2017年中國農藥進口主要來源(以金額計占比)為亞洲(59.6%),其次為歐洲(22.4%)和北美洲(12.3%)。2017年北美洲和非洲這兩個區域的出口增長最快,出口金額分別增長35.1%和31.6%。2017年中國農藥出口前10位的目的國(以金額計)分別為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印度、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其中,出口至尼日利亞的農藥數量及金額均翻番。

    2017年中國農藥出口產品排名居前10位的品種分別為草甘膦(9.63億美元,41.34萬噸)、百草枯(3.61億美元,16.14萬噸)、吡蟲啉(2.32億美元,1.70萬噸)、莠去津(1.24億美元,4.21萬噸)、百菌清(0.93億美元,2.00萬噸)、毒死蜱(0.93億美元,2.07萬噸)、乙酰甲胺磷(0.92億美元,1.98萬噸)、甲磺草胺(0.78億美元,0.32萬噸)、多菌靈(0.74億美元,1.67萬噸)、氟蟲腈(0.73億美元,0.22萬噸)。

    從企業性質來看,私有企業是我國農藥出口企業的主體,其次是外資企業,均呈增長趨勢。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占比均有所下降。

    此外,吳處長在會上公布了我國2018年1~4月的出口數據。數據顯示,1~4月,中國農藥出口數量為44.4萬噸,同比增長6.5%;出口金額為25.6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4.7%。其中,原藥出口數量為15萬噸,出口金額14.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45.9%;制劑出口數量為29萬噸,出口金額1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7%和43%。

    展望與建議

    吳處長預測,總體而言,2018年我國農藥登記數量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然而,隨著新《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等法規和配套規章的頒布實施,農藥登記門檻得以提高,未來幾年的登記數量上升趨勢將放緩。吳處長表示,出口的需求、國內政策的變化以及技術的發展將會帶動農藥的登記。例如:隨著轉基因作物在全球種植面積的增加,草甘膦、草銨膦、2,4-滴等轉基因作物用除草劑的登記也將隨之增加;國內作物種植面積的調整將促使大豆等擴大種植面積的作物用藥登記增加;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實施將促進生物農藥等非化學農藥的登記增加;對于我國禁限用的農藥,相應的替代農藥產品登記也將不斷涌現;更加環保的劑型、適用于無人機施藥的劑型產品的登記將增加。

    當前,我國農藥出口增長勢頭良好,預計2018年我國農藥出口將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增幅超過兩位數。吳處長表示,國內農藥需求的減少將推動我國農藥出口發展。此外,國家對農化企業的環保核查以及企業的兼并重組將使農藥行業的低價競爭現象減少,行業增值稅稅率的下調釋放出稅收政策對農藥行業利好的信號,這些因素的影響都將推動我國農藥企業提升國際競爭能力,進而促進我國農藥進出口發展。

相關閱讀
6-9月份甜菜夜蛾為害嚴重,注意防控
天津將禁止新擴建農藥合成等四類項目
百年以來,銅制劑成為全球用戶最喜愛使用的殺菌劑品種之一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