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歸該如何育苗,當歸育苗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6-4 16:44:00 |
當歸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去淤生新、潤腸通便等功能,市場需求量大。因此,吸引了很多農戶種植。對于農戶來說,當歸高產,做好育苗工作是關鍵。那么,當歸該如何育苗呢?本文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相關知識,詳情如下: 1、種子性狀和與之適宜的生長環境 當歸栽培過程為2年,種子薄片狀,每株重約23.09g,壽命短,室溫下放置1年即喪失生命力;如低溫貯藏,壽命可達3年以上。當歸育苗喜高寒陰濕環境,尤其是海拔2500m左右的二陰區。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深厚,排水良好的黑土為好,土壤酸堿度中性或弱酸性。岷縣秦許鄉的西南部,禾馱鄉的東北部、東南部、東山區部分鄉是岷縣當歸育苗的重要基地。因為該區域有良好的天然草場和富含豐富腐殖質的疏松土壤,合理倒茬,科學利用,在育苗基地建設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當歸育苗技術 2.1 繁殖方法 采用種子育苗繁殖方法。在采收當歸時,選擇葉色深綠、生長健壯的植株作為留種株,次年植株開花、結籽,然后采籽、育苗、移栽。 2.2 適種環境 在海拔2500m以上,年均溫在6.5℃以下,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上地區可種植。岷縣東山區、西南川山區可做育苗基地。2.3 選地整地 育苗地宜在山區陰涼潮濕半山坡,日照時間短,光線弱,且以斜射為主,并要有良好的遮陰條件。一般選擇坡度≤25°,野草叢生的二陰山坡地,生荒最好。以土質疏松肥沃、結構良好的黑土、黑油砂土為佳,深耕20~25cm。生荒一般在4~5月開荒,先將灌木毀草砍除、深挖成30~40cm大塊“底朝天”曬干,然后堆成小堆燒成熏灰,俗稱“山灰”,“山灰”是最好的基肥。隨后深翻20~25cm,耙細整平,即可作畦。如用熟地,初春解凍后要早深翻,多翻幾遍。深翻30cm左右,耙細整平,撿除雜草、石子等雜物,按1m作畦,畦高15cm,畦間距30~40cm,兩側與坡向一致,做好后以備播種、忌重茬。 2.4 基肥的施用 種前施入基肥,配合油渣,667m2施農家肥3000kg、油渣100kg、施磷酸二銨30~40kg。農家肥及磷酸二銨在播種前均勻撒于地表,隨犁地混入耕作層土壤中。 2.5 種子選用 選擇3年生正常成熟的、保存良好、無霉變、無病蟲、發芽率70%以上的種子,播前1天1kg種子用50%多菌靈或根腐靈粉劑5g拌種。當歸種植應選擇用適度成熟的種子,即種子是粉白色時采收的種子。晚熟種子較飽滿,播后生長旺盛,含糖高、易抽薹,所以不宜選老種子。當歸種子選擇3年生種子,忌選“火籽”作種子(即1年生抽薹開花成熟的種子)。種子要在干燥通風的地方保存,無霉變、無病蟲,播前1天1kg種子用50%多菌靈或5g根腐靈粉劑拌種后悶種。 2.6 適期播種 播種前應該細心精選種子,簸去秕子。當歸苗播期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進行,播5~6kg/667m2。在播種時,在已做好的畦面(俗稱“壟子”)均勻撒種,稍加鎮壓,加蓋細肥土0.3~0.4cm,以蓋住種子為宜,再用老掃帚輕拍,使種子緊貼土壤,以利催芽萌發。播種后均勻覆蓋一層草,覆蓋量400~500kg/667m2,厚約2~3cm,遮光保濕,以利出菌。 2.7 苗床管理 當歸種子吸水膨脹后,一般在地溫10~12℃即可發芽,以20℃發芽最快。播種后在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7~10天即可出苗,播后20天左右苗基本出齊,40天后當歸苗的根系發育較深入時可拔除雜草。苗高3cm,3片葉子時,再松土1次,拔除雜草。4片葉子時再拔草松土1次,促其生長。7月中下旬當歸苗長出1~2片真葉時,結合第1次拔草,挑松苗床覆蓋物;在5月中下旬第4片真葉長出時,結合第2次拔草,選擇陰天揭去蓋草。以后及時拔除苗床雜草。在苗期,667m2用40%辛酸磷15mL,兌水15kg,噴霧可防治跳甲,每隔5~7天1次,共2次;也可追施適量氮肥,能降低抽薹率。結合除草進行間苗、定苗,苗間距約1.5~2cm。 2.8 起苗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寒露過后)起苗。挖取當歸苗最怕傷根,起苗時要精心篩選種苗,直徑小于2mm或大于5mm苗、側根過多苗、病苗、蟲傷苗及機械損傷苗揀去。苗子挖出精選后,揪掉幼苗上的葉片,約100苗扎一小把,在通風陰涼干燥處,苗頭朝外放,一把緊貼一把堆碼成圓錐形,使之失去部分水分,降低呼吸強度。 2.9 貯藏 11月上旬,在室外選一空地,要陰涼、利水、通風好的地方,深挖80~100cm、寬100cm,長100~200cm的大坑,用半干生土一層苗一層土堆積起來,苗層厚5~7cm,土厚約2~3cm,貯坑填至離地面約25~35cm時不再貯苗。然后堆成“小山”,高出地面,以防積水,一直貯藏到第2年春播開始才能移栽。 |
![]() |
![]() |
相關閱讀 |
玉米蛀蟲怎么治 |
種植菱角應注意哪些技術問題 |
初春番茄苗如何管理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