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歸病蟲害的病原、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6-4 17:50:00 |
當歸俗稱窯歸,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由于其經濟價值較高,吸引了眾多農戶種植。然而,種植過程中農戶們常常會遇到各種病蟲害問題。本文就當歸病蟲害的病原、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等相關技術做了詳細的總結,供大家參考。 1、主要病害防治 1.1 根腐病 病原主要為半知菌亞門,鐮刀菌屬真菌燕麥鐮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r.)Sacc.)。發病植株根部組織初呈褐色,進而腐爛變成黑色水浸狀,只剩下纖維狀物。地上部葉片變褐至枯黃,變軟下垂,最終整株死亡。5月初開始發病,6月危害嚴重,直至收獲。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透水性強的砂質土壤作栽培地。高畦種植,忌連作;作畦前噴灑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按9 000mL/hm2用量進行土壤消毒;播種時用70%甲基托布津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及時拔除病株,集中燒毀,對病穴土壤用生石灰200~300g進行土壤局部消毒,也可用40%根腐靈800倍液,每株灌根0.5kg,另用50%退菌特800倍液全面噴灑病區,以防蔓延。 1.2 褐斑病 病原主要為半知菌亞門,殼針孢屬真菌(Septoria sp)。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褐色斑點,病斑逐漸擴大成邊緣紅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內出現小黑點,病情嚴重時,葉片大部分呈紅褐色,最后逐漸枯萎死亡。5月下旬開始發病,7~8月較重,一直延至10月。 防治方法:冬季做好田園清潔工作,徹底燒毀病殘組織,減少病菌來源;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分別按450g/hm2、600g/hm2用量從6月中旬開始,每隔10d噴霧1次,連續噴3次,可防止褐斑病的大量發生。 1.3 白粉病 病原主要為子囊菌亞門,白粉菌屬真菌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發病初期,葉面上出現灰白色粉狀病斑。后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顆粒,病情發展迅速,全葉布滿白粉,逐漸枯死。5月下旬開始發病,7~8月較重,直至10月。 防治方法:種子經福爾馬林500倍液浸泡5min或悶種2h;及時拔除病株,集中燒毀;實行輪作,避免連作;發病初期,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連續噴霧防治,每隔10d噴1次,連續噴3~4次。 1.4 菌核病 病原主要為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真菌。植株發病初期葉片變黃,根部組織開始腐爛成為空腔,腔內含有多個黑色鼠糞狀菌核。 防治方法:集中清除燒毀發病植株和土壤中菌源;播種前,穴內稍施石灰、草木炭,增加肥力又消毒;發病初期用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防治。 1.5 麻口病 病原主要為馬鈴薯爛莖線蟲(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發病后,當歸根表皮出現黃褐色縱裂,形成累累傷斑,內部組織呈海綿狀、木質化。 防治方法:應選生荒地、黑土地或地下害蟲少的地塊種植;播種前7d,噴灑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按9 000 mL/hm2用量進行土壤消毒;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成株期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40%多菌靈800~1 000倍液、5%石灰乳分別交替灌根,視病情確定施用次數。凡對線蟲有效的其他生物殺蟲劑也可用于麻口病的防治。 1.6 銹病 病原主要為擔子菌亞門、柄銹菌屬真菌菊柄銹菌(Puc-cinia chrysanthemi Roze)。危害當歸葉片。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在葉背面,裸露,褐色。冬孢子堆葉兩面生,裸露,黑色。可多次重復侵染。在溫度18~22℃、相對濕度75%~80%的條件下,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收獲后將殘株病葉收拾燒毀,減少越冬菌源;發病初期用粉銹寧25%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每隔15d噴1次,連噴2~3次。 2、主要蟲害防治 2.1 金針蟲 為鞘翅目叩頭甲科溝金針蟲(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種類較多,幼蟲吞食根部,使幼苗和植株萎黃枯死,造成缺苗、斷畦。 防治方法:栽植前,土壤施用3%米樂爾顆粒劑,按30~90kg/hm2,混干細土750kg,均勻撒施于地表,深耙20cm,也可撒在定植穴或栽植溝內,淺覆土后再定植,對金針蟲防效可達6周;施用的廄肥、堆肥需腐熟,且施入后要覆土,不能暴露在土表;發現幼蟲,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按3 750mL/hm2用量灌根,視蟲情確定施用次數。凡對金針蟲有效的其他生物殺蟲劑也可適用。 2.2 小地老虎 為鱗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初孵幼蟲取食幼苗的嫩葉和生長點,1~2齡幼蟲咬食呈小孔或缺刻,有的咬穿心葉形成小排孔。3齡以后多在表土層取食莖基部,可咬斷嫩莖,或將較粗莖基部咬成缺刻。危害嚴重時大量幼苗基部被咬斷或莖基殘缺,以致凋萎死亡。優勢部分幼蟲還能爬至幼苗頂端取食,咬斷嫩梢。 防治方法:早春清除田間及周圍根際雜草,如發現已產卵,并有幼蟲,應先噴藥后再除草,將清除雜草漚肥;或黑光燈誘殺成蟲;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1 000倍液施在幼苗上或幼苗根際處,對多種地老虎都有很好效果;用3%米樂爾顆粒劑施于根際。 2.3 蠐螬 又名白地蠶,是鞘翅目金龜總科(Scarabaeoidea)幼蟲的總稱,種類較多,危害當歸的主要是云斑鰓金龜子(Poly-phylla laticollis Lewis)、小云斑鍶金龜子(Polyphylla gracilicornis Blanchard)、暗黑鰓金龜子(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等。可直接咬斷幼苗根部,地上部分葉片枯萎,最后導致植株死亡,當歸根膨大后咬食根系,鉆蛀莖葉,形成當歸傷斑。 防治方法:冬季深翻土地,清除雜草,消滅越冬蟲卵;施用腐熟的廄肥、堆肥,施后覆土,減少成蟲產卵量;危害前期用90%敵百蟲1 500倍液灌根。 2.4 種蠅 為雙翅目,花蠅科(Delia platura(Meigen)),又名地蛆。以幼蟲為害,咬食根莖。當歸出苗時從近地面處咬孔鉆入根部取食,蛀空根部,導致植株腐爛、死亡。1年發生3~4代,4~5月為嚴重危害期。 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機肥,施后用土覆蓋,減少種蠅產卵;栽種前用苦參素45kg/hm2撒于栽種溝內;幼蟲開始為害時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灌根;成蟲羽化期將糖、醋、酒、水、敵百蟲晶體按3∶3∶1∶10∶5比例配成溶液,每150~200m2放1盒,保持盒內藥液不干,誘殺蠅類成蟲。或用21%增效氰菊乳油6 000倍液、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5%銳勁特懸浮劑1 000~5 000倍液噴霧。上午9~10時噴霧效果最好。 2.5 蚜蟲 主要為同翅目蚜科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成、若蚜聚集在當歸新梢和嫩葉葉背吸食汁液,使心葉嫩葉卷曲皺縮,植株枯萎矮小。3月開始孵化,5月間大量繁殖為害。 防治方法:栽培當歸的地塊,應選擇遠離桃、李、杏、梅等越冬寄主植物,以減少蟲源;黃板誘蚜,于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或黃色條板(25cm×40cm),其上涂1層機油,投放450~600塊/hm2;用30%速殺斃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分別按450mL/hm2、600mL/hm2用量噴霧,在7~8月間連噴3次,每15d噴1次,可取得滿意的防治效果。 2.6 黃鳳蝶 為鱗翅目鳳蝶科黃鳳蝶(Papilio machaon Linnaeus),又名茴香鳳蝶。以幼蟲為害,幼蟲于夜間咬食葉片,造成缺刻,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剩葉柄和葉脈。5~6月開始危害,7月下旬至8月危害較重。 防治方法:幼蟲發生初期和3齡期以前,可人工捕捉;用2.5%敵殺死乳油1 500倍液噴殺,每月噴1次,連續噴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草銨膦:加上這個藥!可將所有雜草連根除!持效期可達30天! |
給花兒喝啤酒 啤酒澆花可靠嗎 |
防治欒樹蚜蟲用什么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