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干尖病的發病癥狀、發病條件、發病特點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6-6 14:59:00 |
水稻干尖病又稱白尖病,全國各水稻產區都有發生。由于此病害隨種子調運傳播,會影響種子市場正常運作。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水稻干尖病的發病癥狀、發病條件、發病特點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1、發病癥狀 水稻干尖線蟲在水稻生長點上外寄生而取食,病株生長前期從葉鞘中抽出的新葉葉尖褪綠,水稻整個生育期均可受害。主要為害葉片與穗部,其中以穗期癥狀最為明顯,秧苗被害后,上部葉尖端2~4cm處逐漸皺縮,呈白色或灰色的干尖,病健部界限明顯,干尖扭曲;孕穗期癥狀為劍葉或上部2葉、3葉尖端1~8cm處逐漸枯死,變成黃褐色或灰白色,略透明,扭曲而成干尖,與健部有明顯褐色界紋。潮濕時扭曲部位展開,呈半透明水浸狀。受害稻株劍葉比健株劍葉明顯短小、狹窄,病株長勢差,矮小,成熟延遲,但大多數可抽穗,穗短小,稻粒數少,癟粒多,僅部分灌漿,千粒重下降,特別是高節位分蘗產生不孕穗,米粒變色,有裂紋,病種子生活力低,萌發推遲,最終影響產量和品質。不同品種的干尖線蟲病的發病癥狀表現不同,根據報道,受到干尖線蟲侵染的水稻分蘗,有3/4不表現癥狀,即隱癥,在較抗病的品種上,雖然其葉部與稻穗上難以見到癥狀,但稻株中仍有線蟲為害,產量也降低。品種發病后,有的品種外部根本不表現癥狀,有的或有葉部癥狀或有穗部癥狀。 2、發病條件 水稻干尖線蟲的發生主要與品種的抗病性和土壤溫濕度條件有關。不同水稻品種對水稻干尖線蟲的抗性存在差異,感病品種可比抗病品種減產10%~20%。水稻干尖線蟲只能由種子攜帶其活性蟲體,在土壤中不能越冬,不能侵染水稻根部。水稻干尖線蟲侵染水稻幼苗的能力在淹水的土壤中比濕土中強,高溫下生長的植株比陰暗處的植株受害重,但在高溫下植株的籽粒中線蟲數量較少,與線蟲前期繁殖發育對溫度的適應及后期對濕度的要求有關。 3、發病特點 以幼蟲或成蟲潛伏在谷粒穎殼中越冬。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以成蟲、幼蟲在谷粒穎殼中越冬,在干燥的谷粒中能存活3年,在水中或土壤僅僅能存活30d,當浸種催芽時,病種子內線蟲復蘇,游離于水中,遇到幼芽,從芽鞘縫隙中侵入,也可由病苗傳到健苗上附于生長點、葉芽及新生嫩葉尖端的細胞外,以吻針刺入細胞吸食汁液,致被害葉形成干尖。線蟲在稻株體內生長發育并交配繁殖,隨稻株生長,逐漸向上移動,侵入穗原基。孕穗期線蟲大量集中在幼穗穎殼內外,造成穗粒帶蟲。線蟲在稻株內約繁殖1~2代。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靠灌溉水傳播,擴大為害,土壤不能傳病,隨稻種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 4、防治方法 線蟲可以借雨水和流水傳播,但是其傳播距離有限,所以對該病防治的關鍵是選用無病種子和進行種子消毒。調運種子時必須嚴格檢疫,病區要注意選無病田留種并進行種子處理。 4.1加強種子處理 用藥劑浸種是殺滅水稻穎殼內干尖線蟲的最佳方法,一旦錯過這一時期,干尖線蟲侵入生長點后就難以用藥防治?蛇x用18%殺蟲雙500倍液浸種20h,浸種后必須用清水洗凈,然后催芽;或用10%浸種靈2 500倍液浸種4~5d,浸種后直接催芽;或用80%敵敵畏乳油0.5kg對水500kg,浸種48h,浸后沖洗催芽;或用冷水預浸24h后,用0.5%~0.6%的鹽酸液(浸72h),沖洗后催芽。 溫湯浸種,先將種子在冷水中預浸24h,再移至45~47℃溫水中浸5min,最后移入52~54℃溫水中浸10min,然后取出用冷水冷卻進行催芽播種。 4.2栽培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水稻干尖線蟲病的重要措施。病區稻殼不作育秧隔離層和育苗床面覆蓋物,育苗田遠離脫谷場。繁種發現有病株不能留種用。科學排灌,防止大水漫灌、串灌,減少線蟲隨水流傳播。田間發病時,可采用10%克線磷顆粒劑3.75kg/hm2拌細土150kg在秧苗二至三葉期撒施防治。 4.3加強植物檢疫 嚴格進行長期產地檢疫,各級植物檢疫機構在水稻繁種田收獲前必須進行產地檢疫,種子田如果發現病株,該田種子必須報廢,嚴禁從病區調運種子,選留無病種子播種,防止水稻干尖線蟲隨著種子調運傳播。 5、注意事項 5.1在用浸種靈和線菌清浸種過程中,要避免光照,應勤攪動。南方地區因溫度較高,可適當縮短浸種時間。 5.2用溫湯或藥劑浸種時,發芽勢有降低的趨勢,如直播易引致爛種或爛秧,故需催好芽。 5.3藥劑浸種時加水量不宜過大,要保證藥液濃度,種子量和藥量要合理配比,藥劑浸種時間要充足。 |
相關閱讀 |
小麥冬春為什么會出現死苗 |
哪些因素導致西芹漚根 |
怎樣給作物壯根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