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油菜病毒病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防治?
來源:網絡    2018-6-7 17:09:00
    

    油菜病毒病是普遍且危害較為嚴重的病害,一般年份發病率為5%~20%,重發年份高達50%以上,致使油菜減產5%~30%,嚴重的達70%以上,發病重的植株枯死,同時還導致油菜籽品質降低。那么,油菜病毒病有哪些危害呢?農戶們又該如何防治油菜病毒病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詳情如下:

油菜病毒病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防治?

    1、危害癥狀

    苗期至角果期均能發病,不同類型油菜發病癥狀差異大。白菜型及芥菜型油菜發病表現為花葉,苗期發病從心葉的葉脈基部開始,沿葉脈兩側褪綠,呈半透明狀,以后發展為典型的花葉,并有皺縮現象。病重的植株顯著矮化變小。抽薹期發病,薹莖縮短、歪曲,花及莢果密集著生。病輕的往往提前成熟,缺籽癟粒,油分降低,病重的可整株枯死。甘藍型油菜受害后,葉片癥狀表現為黃斑型、枯斑型和花葉型癥狀。黃斑型病株在苗期的葉片上,先散出近圓型黃色斑點,以后在黃斑中央出現褐色枯點,在抽薹期的新生葉片上產生密集褪綠小點,斑點正面呈黃色或黃綠色,背面的黃色斑點中央出現細小褐點,在莖、角果上產生褐色條斑,角果扭曲,葉片提早枯黃脫落�?莅咝筒≈辏诿缙诘娜~片上表現褐色枯斑,正反兩面組織枯死明顯。有的在葉脈、葉柄上產生褐色枯死條紋,病株容易枯死。抽薹后,莖、花梗和莢上也產生褐色條斑,發病較遲�;ㄈ~型病株主要表現在新生葉上,與白菜型油菜癥狀相似。支脈表現明脈,葉片出現花葉和皺縮。莖桿上產生明顯的黑褐色條斑,植株矮化、畸形,莖薹短縮,花果叢集,角果短小扭曲,有時似雞腳爪狀。角果上有細小的黑褐色斑點,結實不良或不能結實,重的整株枯死。

    2、發生特點

    油菜病毒病的病原主要為蕪菁花葉病毒,其次為黃瓜花葉病毒、煙草花葉病毒和油菜花葉病毒等。油菜病毒病的傳播媒介主要是蚜蟲(主要是桃蚜、蘿卜蚜、甘藍蚜)。冬油菜區病毒在十字花科蔬菜、自生油菜和雜草上越夏,秋季通過蚜蟲先傳播至較油菜早播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蘿卜、大白菜、小白菜上,再傳至油菜地。在有病的植株上吸食汁液,將病毒吸進體內,再遷飛到健株油菜上吸取汁液,從而起到傳毒作用。田間有翅蚜活動能力強,范圍廣,成為主要傳毒媒介。還可以通過病株與健株的接觸、摩擦而傳病。油菜出苗后的子葉期至抽薹期均可感病,子葉期至四葉期是最易感染的時期。潛育期7~30d,日均溫20~25℃時為7~10月,5℃以下或30℃以上不易侵染。油菜出苗后1個月左右出現病苗。冬季病毒在病株體內越冬,春季旬均溫10℃以上時,病毒增殖迅速,終花期前后為發病高峰。蚜蟲在感染蕪菁花葉病毒植株上,吸毒5~20s可傳毒在健株上吸汁不到1min即可傳病,但一次吸毒后,經20~30min,傳毒力即消失。病害的發生輕重與氣候條件、栽培管理、品種等有密切關系,若氣溫在15~20℃,相對濕度70%以下,有利于蚜蟲繁殖危害,相應加速了病毒的傳染,油菜苗期發病重,成株期就可能流行。一般平原丘陵區較山區發病重,早播田比遲播田發病重,施用氮肥過多、田邊雜草多、排水不良的田發病也重。甘藍型油菜發病輕、芥菜型油菜次之、白菜型油菜發病重。

油菜病毒病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防治?

    3、防治方法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一般甘藍型油菜較白菜型、芥菜型油菜抗病,同類型油菜品種間抗性差異也很顯著,可因地制宜選用抗病高產品種。二是適時播種。通過調節播種期,避開蚜蟲遷飛高峰期,降低蚜蟲吸毒和傳毒的機會。根據氣候條件,多雨年份可適期早播,干旱年份則選用生育期短的品種適期晚播。根據測報,病害大流行年,在不影響油菜產量的情況下,應推遲播期10d左右,以起到避病作用。三是加強田間管理。苗床遠離十字花科蔬菜地,清除四周雜草,苗床周圍可種植高桿作物,以減少遷飛有翅蚜;加強苗期肥水管理,苗期要勤施肥,施足苗肥,不偏施氮肥,當苗床土壤干燥時,應及時灌溉,多次灌溉可以顯著控制蚜蟲的危害,減輕病害。發現病苗立即拔除。四是治蚜防病。徹底治蚜是防治油菜病毒病的關鍵。播種前對苗床周圍的十字花科蔬菜及雜草上的蚜蟲進行噴藥防治,以減少病毒來源。當苗期有翅蚜達10%~20%,或有無翅蚜平均20頭/株左右或有翅蚜平均5頭/株左右,即應迅速施藥防治。抽薹后,當有蚜花枝率達5%~10%,且個別花枝上出現3cm左右的蟲蠟棒時,需立即進行防治。防治蚜蟲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5 000倍液噴施。噴藥時應注意噴在嫩葉、嫩莖及心葉上,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五是及時施用抗毒農藥。在菌核病發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相關閱讀
平菇發菌期的溫度控制
移栽后的花椒還需要如何管理
白花丹參常見病害及綜合治理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