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蘋果銹果病的癥狀類型、癥狀表現及綜合防治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6-8 16:20:00 |
蘋果銹果病俗稱花臉病,在蘋果產區一般多為零星發生,有的果園病株率高達10%以上,并有擴展蔓延的趨勢。為了更好的防治該病,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蘋果銹果病的癥狀類型、癥狀表現及綜合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 1、識別特征 蘋果銹果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果實上,部分品種的幼苗和徒長枝上也有癥狀,但不易識別。果實癥狀可以分為以下3種類型。 (1)銹果型。病樹落花后約1個月,病果先從頂部出現深綠色的水浸狀病斑,并沿著果面向果梗縱向發展,逐漸形成與心室頂部相對的5條縱紋,且木栓化為鐵銹色。隨著果實生長,銹斑龜裂,果面粗糙,甚至果皮開裂,果實發育受阻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病果小而堅硬。這類癥狀常表現于國光、富士等品種上。 (2)花臉型。病果著色前無明顯變化,著色后,出現很多近圓形的黃綠色病斑,成熟時斑塊也不變紅,果面呈現紅綠相間的花臉癥狀。病果小,略帶凹凸不平狀。此類癥狀常見于祝光、倭巾及海棠、沙果等品種。 (3)銹果花臉復合型。病果在著色前,多于果實頂端出現明顯的銹斑或在果面散生斑塊,著色后在未發生銹斑部分或銹斑周圍出現不著色斑塊,果面紅綠相間,形成既有銹斑,又有花臉的復合癥狀。常見于元帥、紅星等蘋果品種。 以上3種癥狀類型,并非截然劃分,在同一品種,同一病株上可以混合發生,在不同品種,不同年份也可以單獨表現一種類型。 病苗和病樹徒長枝的癥狀表現是病苗矮小細弱,葉片反卷成弧形或圓圈狀,病葉硬而脆,易從葉柄中部斷裂,苗木中上部發生木栓化壞死銹斑,徒長枝中上部葉片表現與病苗相似。 銹果病除由病接穗、砧木通過嫁接傳染外,病健樹根部自然接觸也能傳染。此外還可以通過在病樹上用過的刀、剪、鋸等工具接觸傳染。梨樹是該病的帶毒寄主,但本身不表現癥狀,與梨樹相鄰的蘋果園或梨樹混栽蘋果樹發病較重。國光、元帥、紅星等品種較易感病。 2、綜合防治 蘋果銹果病是全株性侵染,一經侵染就終生帶毒,它主要通過嫁接和根蘗苗傳播,種子和花粉不傳毒。因此,嚴格杜絕苗木繁殖中的人為傳播是防治該病的根本性預防措施。 (1)繁育無病苗木。認真開展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工作,建立嚴格的檢疫制度,在距原有蘋果、梨園100米以外建立無病毒苗木繁殖圃。同時嚴格選取無病接穗,防止從梨樹與蘋果混栽園剪取接穗,也不要用蘋果樹包括海棠、沙果等根蘗苗作砧木。嚴禁使用根蘗苗,建立健全對無毒母株的監測工作。修剪工具使用前后要用肥皂沖洗3~5次充分消毒,并做到專園專用。嚴禁從疫區向保護區調運苗木和接穗等繁殖材料。 (2)清除病源。新區發現病樹,應立即砍伐,把病樹連根刨除銷毀。對病樹較多的果園區,需劃定為疫區,進行封鎖。疫區不準做繁殖材料,要在病株周圍深挖隔離地溝,防止植株間根系相互交叉傳染,并將病株逐年淘汰或砍伐。梨樹是該病的帶毒寄主,不表現癥狀但可傳播,調查證實靠近梨園或與梨樹混栽的蘋果發病較重。因此,禁止與梨樹混栽,在蘋果園周圍250米以內不得栽植梨樹,也不要在梨園內培育蘋果苗木。 (3)藥劑防治 ①初夏時在病樹主干進行半環剝,在環剝處包上蘸過0.15‰~0.3‰濃度的土霉素、四環霉素或鏈霉素的脫脂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 ②用代森錳鋅500倍液或硼砂200倍液,噴于果面,7月上中旬起每周1次,共噴3次。 ③對錳、鐵過剩的果園,要控制施用含錳、含鐵的化肥和農藥,增施有機肥,同時要施足磷、鉀、鋅、銅、鉬、鎂等營養元素,使病癥得以抑制。施用亞硒酸鈉可對銹果病得以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生菜腐爛病怎么治 |
玉米螟的有效防治方法 |
導致草木枯死的原因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