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樹綠盲蝽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危害狀況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6-8 17:06:00 |
近年來,在桃產區綠盲蝽危害嚴重,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經濟收入。本文將桃樹綠盲蝽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危害狀況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希望能夠對種植桃樹的果農們有所幫助。 1、形態特征 綠盲蝽,又名綠盲椿象、棉盲蝽、苜蓿盲蝽、小臭蟲等,屬昆蟲綱,半翅目,盲蝽科。成蟲體長約5~7 mm,寬約2~3 mm,綠色。若蟲為5齡,與成蟲相似。初孵時為綠色;2齡變為黃褐色;3齡開始出現翅芽;4齡觸角和足端呈黑褐色;5齡長翅,又變成鮮綠色。 2、發生規律 綠盲蝽在黃河故道碭山及周邊地區一年發生4~5代。以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果實的汁液為主。以卵在果樹枝干粗皮縫、花芽基部以及土壤內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5月上、中旬出現第1代成蟲,同時也開始出現世代重疊。綠盲蝽基本上是每月發生1代。第2代成蟲出現在6月上、中旬,并開始向園外的大田農作物轉移,危害豆類、玉米、棉花、花生以及瓜菜等作物。7月上中旬發生第3代成蟲;8月中旬發生第4代成蟲;9月下旬出現5代成蟲,并重新遷入果園。直到10月底至11月初,開始產卵越冬。 3、危害狀況 4月上旬,當桃花盛開之時,越冬卵孵化出的若蟲開始刺吸嫩葉、嫩芽的汁液,中旬是危害嚴重期。隨著幼果的形成,便開始刺吸幼果的汁液。每刺吸一處便留下一處洞眼,隨著果實的增長,以刺吸處為中心向外擴展,形成一個個大小不均的枯死斑點,并有分泌物流出,形成膠體狀。受害葉片畸形,葉邊、葉肉潰爛,洞眼呈網狀。嚴重影響嫩葉和幼果的正常生長,如果防治有誤,嚴重發生時會造成絕收! 綠盲蝽世代重疊現象嚴重,成蟲日夜均能活動,白天多在葉片下面隱藏,夜間刺吸葉果汁液。若蟲有避光性,晝伏夜出,而在陰雨天氣,可全天進行危害。因此,陰雨天較多的4、5月份,發生量更大,危害更嚴重。這是大多果農誤把綠盲蝽的危害,當作穿孔病和瘡痂病防治的主要原因。 4、防治方法 根據各地綠盲蝽的發生危害規律及特點,選用適宜的農藥、適宜的時間進行防治非常重要。3月中旬花芽萌動時,結合鏟除越冬病菌,防治介殼蟲類及葉螨類害蟲,噴1遍5 °Be石硫合劑,可殺死部分在枝干和花芽上越冬的蟲卵。 防治綠盲蝽的安全有效農藥有: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噻蟲嗪、聯苯菊酯等。從花落70%開始,有3~4個防治綠盲蝽的重要時期,在這幾個時期及時換藥,會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具體方法為: (1)花落70%時,是越冬代蟲卵孵化期,同時也是防治綠盲蝽的關鍵時期。這時由于氣溫較低,可選擇吡蟲啉+氯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噴灑,按照藥劑的含量和說明書上的使用濃度進行。(2)第1代老熟若蟲期,距第1次噴藥時隔12~15 d,是綠盲蝽若蟲齡數高,刺吸嫩葉、幼果食量較大,危害較重期。可選擇氯氟氰菊酯+噻蟲嗪,按照說明書上稀釋使用濃度進行。(3)5月上旬,第1代成蟲羽化期,是殺死綠盲蝽成蟲,防止產卵的關鍵期。這時氣溫已經升高,可選擇吡蚜酮(或啶蟲脒)+高效氯氰菊酯,按照說明書的安全使用濃度進行。(4)5月下旬,第2代若蟲危害期,這時綠盲蝽若蟲依然危害葉果,半月后羽化成蟲就開始向果園外遷移。因此,這是一年之中桃園最后一次噴藥防治綠盲蝽。可選擇聯苯菊酯(或氯氟氰菊酯+噻蟲嗪),按照說明書安全使用濃度進行。 各地應根據當地物候期,參照以上防治時期和防治措施進行防治。 另外,利用最后1代成蟲從外地向桃園遷徙的特性,在10月上旬,集中噴1遍樂斯本(毒死蜱)殺蟲劑,對降低綠盲蝽的越冬基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 |
![]() |
相關閱讀 |
棗樹炭疽病怎么治 |
如何防治紅薯莖線蟲病 |
蘋果樹拉枝什么時間好?主要方法有哪些呢?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