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細菌性病害逐年增加,產品創新迎來百花齊放局面
來源:農藥快訊    2018-6-11 10:46:00
    

    近日,由中國化工報社《農資導報》主辦的作物細菌性病害防治專家研討會暨產業創新聯盟成立籌備會在北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受種植業結構調整、極端天氣頻發、新型病害流行等因素影響,中國細菌性病害目前發生面積在1.2億畝次,并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其為害程度已經超越病毒,成為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

細菌性病害逐年增加,產品創新迎來百花齊放局面

    土傳細菌 長期連作讓防治難上加難

    作為土傳細菌病害的典型代表,青枯病防治被公認是世界性難題。在全球范圍內,每年因青枯病給馬鈴薯產量帶來的損失超過9.5億美元。在中國,青枯菌為害馬鈴薯、生姜、煙草、桉樹、油橄欖和桑樹等重要經濟作物,由3號小種引起的馬鈴薯青枯病在我國的平均發病率為5%~20%,嚴重地塊可達30%以上;由4號小種引起的姜瘟病至今仍是中國生姜產業健康發展的制約瓶頸。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植物病原細菌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馮潔指出,青枯菌可于土壤、水體和病殘體中長期存活,一旦條件適合,可以成為青枯病的初侵染源。由于青枯菌寄主范圍多達200多種植物,生產上推廣的多數經濟作物品種抗病性差,國家投入的研發力量有限,難以在短期內通過抗病品種解決青枯病問題。生物防治在青枯病發病不嚴重時有一定效果,高溫、高濕發病嚴重時效果欠佳。目前生產上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土壤熏蒸:氯化苦、棉隆、威百畝等,但是研發成本較低的土壤熏蒸藥劑迫在眉睫。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徐進表示,不僅僅是馬鈴薯、煙草和生姜青枯病,事實上,很多土傳細菌性病害均難以防治。由于我們國家地少人多,土地復種指數高,單一作物長期連作導致土傳病害日趨嚴重。比如常見的馬鈴薯青枯病、瘡痂病和黑脛病,不僅是土傳,亦可通過塊莖繁殖材料進行傳播,種薯內部帶菌,采用常規種子處理是沒有防治效果的;此外,國內種薯的檢測指標和質量也令人堪憂。采用滴灌和施藥相結合的方式,與人工灌根相比,不僅能夠節省人工,也能避免水流引發的病害傳播。

    超越病毒 細菌性病害成第二大病害

    “由于防治難度大且防治產品少,細菌性病害的危害程度已經超越病毒,成為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害�!遍L期奔走在細菌性病害防治一線,讓中國農科學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趙廷昌感觸很深。趙廷昌表示,細菌性病害不是癌癥,要想防治需做好3點:第一是加大力度開發種子處理藥劑,并考慮安全風險問題。在瓜菜上,有60%~70%的細菌性病害,如潰瘍病、瘡痂病、角斑病、菜豆疫病等,都是由于種子帶菌引起的。第二是藥劑防治要與使用技術相結合。施藥均勻性和霧化程度一定要好,才能提高防治藥效。第三是加強技術培訓。有時細菌性病害防治、識別難,尤其是針對一些混發性的病害,主要原因是經銷商和農戶根本不認識,導致藥不對癥。

    針對種子處理劑產品的研發,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化學防控專業委員會主任劉西莉指出,可用于防治細菌性病害的殺菌劑有效成分比較少,登記用于種子處理的更少,尤其針對種傳的細菌性病害。對于一些擁有良好應用前景的創制農藥新產品,建議企業一定要把作用方式和作用機理研究透,才能夠為后續的藥劑科學使用和市場推廣提供依據,把產品打造成精品,對細菌性病害進行有效的防治。

    由于防治手段較少,藥劑防治是細菌性病害防控的主要手段。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永平表示,目前中國殺細菌藥有30多種,但保護性藥劑比較多,內吸性、治療性藥劑少;一般性防效藥劑多,高效藥劑少;老產品多,新產品少。一些產品如噻枯唑、農用鏈霉素等經長期使用,抗藥性逐步產生,防效下降,需要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

    產品創新 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局面

    作為一家專注于作物細菌性病害防治的領先企業,西大華特自有知識產權化合物噻霉酮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應用于農業領域,針對不同作物不同的細菌性病害,開發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劑型和復配產品,并形成完整的細菌性病害防治解決方案。

    據西大華特董事長王鵬介紹,西大華特針對柑橘潰瘍病成立的“滿園金橘”項目,在春梢期噴施3遍細剎(3%噻霉酮可濕性粉劑),可全程有效控制潰瘍病,植株健壯,葉片濃綠;針對芒果細菌性角(黑)斑病成立了“逢芒必鮮”項目,經過近10年的摸索,使細剎成長為海南第一大殺細菌農藥品牌;針對馬鈴薯黑脛病、瘡痂病等成立的“薯人薯事”項目,有效解決了母薯健康及植保病蟲害綠色防控,通過溝施技術解決黑脛病上的防效更是達到了80.59%,遠遠領先于國內外其它產品防效。針對獼猴桃潰瘍病、花腐病等,從休眠期、萌芽-開花期、幼果期到果實成熟期,圍繞“細剎+康喜(5%氨基寡糖素水劑)”的產品組合,形成了一套完整防病增產方案,得到中科院、農科院、中農大、西農大等專家的認可。

    細菌性病害防治是廣東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繼線蟲防治之后,重點布局的第二戰場。真格生物董事長王泊理表示,目前公司除了圍繞熒光假單胞桿菌進行應用技術的更細致化研究外,同時也篩選出兩株對細菌性病害防治效果領先的放線菌,如果能夠順利實現產業化,將給國家和企業帶來巨大的社會價值。

    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2016年開始對70%堿式硫酸銅水分散粒劑在安全性和混配性方面的基本摸索,公司的專利配方2%中生菌素·四霉素水劑也處于登記階段。市場部部長王鵬表示,細菌性病害防重于治,希望能夠借助聯盟的力量,做好科普工作。

    北京中保綠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登記有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桿菌等多個殺細菌產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泰靈。據運營總監趙宜君介紹,阿泰靈最初是在病毒病的防治上推廣,愛利思達取得全球代理權后,在全球做了很多試驗,證實阿泰靈本身的誘抗作用對細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能夠達到70%。

相關閱讀
5月硫酰氟原藥生產企業產量分析
11月份印度準予24種原藥登記
2019年我國水稻上登記用藥大匯總!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