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菜花黑腐病的病害診斷、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6-11 15:31:00 |
黑腐病是綠菜花的主要病害,一般發病率為20%~50%,重病地塊發病率達到70%左右,造成產量降低、品質變劣。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綠菜花黑腐病的病害診斷、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 1、病害診斷 露地綠菜花發病在成株期,多從葉緣水孔或葉片上的傷口侵入,形成“V”字形或不定形淡黃褐色壞死斑,病健交界不明顯,病斑邊緣常有黃色暈圈,迅速向外發展至周圍,葉肉組織變黃枯死。有時病菌沿葉脈向里發展,形成網狀黃脈。病菌進入葉柄或莖部維管束,呈灰褐色壞死或腐爛,逐漸蔓延到花球或葉脈,引起植株萎蔫壞死,嚴重時花球或主莖呈黃褐色壞死干腐。潮濕時可滲出薄層粘質物(菌膿)。 2、發病規律 此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是帶菌種子及在土壤中越冬的病株殘體。種子帶菌時,子葉上的病菌在幼苗出土時從葉緣的水孔或傷口侵入而發病。再侵染的媒介主要是雨水及農具,在互助縣每年5~6月及8~9月,成株葉片染病后,病菌在寄主薄壁細胞內繁殖,再迅速進入葉片維管束蔓延至莖部維管束引起系統侵染。此時遇高溫多雨、空氣潮濕、葉面多露(正好與病原菌最適發病溫度25~30℃吻合),利于病菌侵入而大面積發病。 3、無公害防治 3.1種子處理 選用抗病品種。通過試驗發現,用中青1號、中青2號、碧秋等抗性好,里綠、綠嶺等抗性也較強,上海1號抗性較差。 選用無病干種子用60℃干熱滅菌處理6h或用55℃溫水浸種15~20min后移入冷水中降溫,涼干后播種;也可選用種子重量0.3%的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拌種。 3.2農業防治 (1)實行輪作。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3a輪作。 (2)合理密植,加強通風透光。互助縣露地定植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密度為3.75萬株/hm2,株距為35cm,行距為35~40cm。 (3)溫度管理。保護地栽培綠菜花,冬春季以保溫為主,按綠菜花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的要求進行調節。緩苗期不超過30℃不用放風,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促進緩苗;蓮座期白天保持23~24℃,夜間11~12℃;花球形成期白天保持18~20℃,夜間8~10℃。 (4)光照管理。綠菜花喜光,特別是結球期光照不足,花球顏色淺,莖容易伸長,不但花球肥大,還影響產量和品質。冬季、早春應早揭晚蓋草苫,陰天也要揭開草苫。每天揭開草苫后要清潔前屋面薄膜,爭取多見陽光。 (5)肥水管理。綠菜花生長期間,可重點追肥3次。第1次在定植后20~30d、植株10~12片葉時進行,早熟種可稍提早,施硫銨225kg/hm2或尿素150kg/hm2,氯化鉀750kg/hm2,過磷酸鈣10kg/hm2。植株具17~20片葉時進入花球初現期,需進行第2次追肥。施硫銨300kg/hm2,氯化鉀750g/hm2,過磷酸鈣205g/hm2,或用復合肥225kg/hm2。進入采收期后,在每次采收后,要施尿素750kg/hm2。主側花球兼用型品種,當主花球采收后,可追肥1~2次,肥量同第2次追肥,目的是促進側花球生長。綠菜花花球污染后很難洗凈。因此,花球初顯后,禁用人畜糞肥。 綠菜花在整個生長期內,要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花球發育期,土壤切勿過干。雨天要及時排水,切忌積水。夏季高溫期灌水要注意在水涼、地涼時的夜間進行。保護地栽培空氣濕度大,容易發生氣傳病害。所以每次澆水后,都要加強放風,以排除室內濕氣。 (6)植株調整。頂花球型品種在頂花球生長期內應經常抹去側芽。兼用型品種,其側枝發生較多,可選留4~5個健壯者,其余均應抹去,以減少養分分散消耗,提高側花球產量。 3.3藥劑防治 加強預測預報,早除病源。大田發現中心病株時,立即選用30%的氨銅水劑350倍液進行全面噴藥保護,做到中心病株上的葉片要及早摘除,其他每張葉片見藥。發病初期利用低毒農藥200mg/kg的新植霉素或農用鏈霉素5 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選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7~10d防治1次,噴2~3次,防效可達85%以上。 |
相關閱讀 |
蘭花病蟲害該如何防治 |
春季夠種的要點解析 |
李樹枯葉蛾主要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