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病癥狀、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6-20 15:57:00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發生,嚴重時對向日葵的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病癥狀、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病癥狀、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一、發病癥狀

    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個生育期間都能發生,病害癥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類型:

    立枯型。幼苗至開花期均可染病,其癥狀為植株莖基部腐爛,濕度大時病斑長出白色菌絲,干燥后莖基收縮干枯、全株死亡,病斑部位可見像老鼠糞樣的黑色菌核。

    莖腐型。向日葵生育中期,染病植株莖稈中部腐爛,病斑長出白色菌絲,莖軟化中空,內有鼠糞狀的黑色菌核,植株倒伏而死。

    爛盤型。開花盛期染病,花盤背面出現水浸狀病斑,在雨水多的情況下,迅速蔓延,全盤腐爛易脫落,病盤長出白色菌絲,干縮后種子內外形成蜂窩狀黑色菌核。

    二、發病原因

    向日葵菌核病屬子囊菌亞門盤菌綱,柔膜菌目,核盤菌科,核盤菌屬。菌核可萌發產生子囊盤,盤中生子囊及側絲,子囊圓筒形,子囊孢子單胞,卵形,無色。主要由菌核萌發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狀態在土壤、病殘組織及種子中越冬,在土壤中一般可生活2~5年。其侵染方式有二:一是菌核萌發后產生一種菌絲,當它與寄主相接觸后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發病就是這種侵染方式;二是菌核可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經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到寄主內,向日葵爛盤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后引起的。一般當氣溫在20℃、相對濕度達80%時,最適于菌核的萌發,也是花盤發病最嚴重的時期。尤其是在多雨之年,在一些低洼排水不暢、通風透光不良和連年重茬地發病率高。7~8月份如果遇到低溫多雨,發病率也高。

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病癥狀、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三、綜合防治措施

    1、研究培育抗病品種,是一項具有根本性的防病措施,要突破省、區范圍,交流技術信息,合作研究,培育新品種。

    2、實行四年以上的輪作栽培制度。重茬種植或短期輪作,使得田間遺留的病殘組織及土壤埋藏的菌核量累計增加,因此調整種植結構、實行四年以上輪作栽培制度,是減輕病害發生的基本措施。當地田間試驗表明,菌核病的發病率分別是:連作的為5.3%,隔1年種植的2.4%,隔2年種植的1.7%,隔3年種植的0.5%,隔5年種植的無病株。證明實行四年以上輪作,對防治菌核病是很有效的。

    3、調節播期:在黑絨金龜子危害輕的區域應提倡早播,黑絨金龜子危害重的區域提倡晚播。因為向日葵在苗期及后期均耐霜凍,早播或晚播均是使盛花期避過染病時機的措施之一,特別是適期晚播還能達到稈低盤大粒飽的豐產目的。

    4、實行地膜覆蓋。覆蓋地膜首先可減少土壤中菌核的萌發及子囊盤的出土量,減少子囊孢子的散發,其次可促進向日葵早熟,躲過病害的盛發期。

    5、采取一次性施足底肥和深耕的耕作措施。對純種向日葵的地塊,在秋收后應及時清理田間枯枝落葉,集中堆置進行高溫漚制,因為在病殘組織中遺留的菌核、菌絲在高濕、高溫(35℃以上)不容易存活,經高溫漚制即可殺死病殘組織中的病菌。在此基礎上秋耕前施足充分腐熟的農肥或復合化肥,機深耕20厘米以上,把遺留地表的菌核埋入深層(菌核在土壤6厘米以上的深層,便不能萌發,子囊盤也長不出來),在冬春耙耱磙壓好土地的情況下,不進行春耕而直接播種,便可大量減少子囊盤的出土,減少病原基數。

    6、向日葵生育后期進行淺鋤松土。向日葵現蕾期至乳熟期,莖葉茂盛,遮蔭性強,加上正是雨季,此時土壤濕度大、相對濕度高,是子囊盤出土的有利時機。因此在向日葵初花期淺鋤1~2次,可增加土表地溫,散發地表水份,從而破壞了子囊盤出土條件。近幾年我們在田間調查中,出土的子囊盤都在地勢低凹、土壤濕潤的蔭蔽之處,出土的子囊盤90%以上在土層的0.5~2厘米深處,故在8月中、下旬淺鋤可極大地減少子囊盤的出土量。

    7、雨后推搖植株。爛盤型菌核染病部位主要是向日葵的盤背,雨后盤背有積水存在,便是病斑出現的初起點,在連續降雨情況下,病斑在5天內擴展面為6~10%,10天內擴展面25%,15天擴展面56%以上,20天即全盤腐爛。因此,雨后順垅左右推擺向日葵植株,把積留在盤背上的水搖撒下去,可明顯減輕病斑的擴展。

    8、化學防治。嚴重為害向日葵生產的主要病害是爛盤型菌核病,它的侵染期、流行期在盛花期至成熟期,故化學防治的重點應是向日葵的生殖生長期,苗期的化學防治居次之。

    (1)播種前藥劑拌種。可用速克靈(50%腐霉利WP)種子量的0.5%拌種,或70%五氯硝基苯種子量的0.5%拌種,也可用50%撲海因(異菌脲)種子量的0.4%拌種。其作用主要是殺滅種子上的病菌,減輕苗期以立枯型菌核病為主的各種病害的發生。

    (2)花期噴灑藥劑防治。主要應在子囊盤出土后5~10天內噴第一次藥劑,隔7~10天噴第二次。視氣候條件和病情發展情況,決定噴藥次數,病情重者噴3次,輕者1~2次即可。近幾年,我們在田間調查中表明,在8月中下旬,以多菌靈250倍液,每隔10天噴一次,共噴三次,防治效果為36.7~82%;用速克靈(50%腐霉利WP)750倍液,按上述時間噴施三次,防效為33.8~83%;除此之外,還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噴粉。噴藥部位以花盤背面及陰暗潮濕的地面為主。每次畝噴藥液35公斤。噴藥防治對聯片純種的向日葵,操作不方便;但對寬窄行、與低稈作物套種的向日葵即不難噴施。

    9、分期收獲。爛盤型菌核病的染病及蔓延期都很長,臘熟期至完熟期,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仍可繼續染病,使爛盤面積繼續擴大,損失逐日加重。因此應采取邊成熟邊收獲的分期采收辦法,尤其在病害嚴重發生年份更應如此;待全成熟后一次性收獲的做法不利于增產增收,有損無益。

相關閱讀
水稻田除草劑助稻農突破瓶頸期
棉田蓋草技術的應用
葡萄落花落果咋治?防治葡萄落花落果有妙招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