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稻田草害逐步上升,必須配套實施農業防治與化學防除 |
來源:江蘇植保網 2018-6-22 10:46:00 |
稻田草害是影響水稻高產優質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僅同水稻爭肥、爭光、爭空間,影響稻苗正常生長,還能成為水稻病蟲的中間寄主和傳播介體,誘發和加重病蟲危害。近幾年我市稻田草相變化明顯,除了常見的千金子、稗草、鴨舌草外,水莧、耳葉水莧、矮慈姑、野荸薺等雜草也逐步上升,雜草防除難度進一步加大。因此,各地必須立足于農業防治與化學防除配套實施,做好宣傳和分類指導工作,確保稻田雜草防除效果。具體意見如下: 1、積極推廣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利用農田耕作、栽培技術和田間管理控制,減少農田土壤中雜草種子基數,抑制雜草的出苗和生長,減輕草害的有效措施。具體方法有:一是消滅稻田上茬殘留雜草,降低田間雜草基數;二是精選稻種,杜絕混雜在稻種中間的雜草種子;三是精細整地,確保田塊平整可保水,防止局部出草量過大,保證化除效果;四是誘殺雜草,對常年草害嚴重的稻田尤其是雜草稻嚴重田,可在小麥收割后及時耕翻并上水整田,誘發雜草種子早出苗,水稻移栽前再次耕翻滅草。 2、分類指導化學防除 (1)化除策略。今年全市繼續采用“兩封一補”的化除策略,“兩封”是指在播種或移栽后2~3天內進行第1次封閉,10天左右還水后進行第2次封閉處理。“一補”是指在全面做好兩次土壤封閉處理的基礎上,7月中旬前在水稻分蘗期,對2~5葉期的后生雜草進行莖葉處理劑見草用藥。 (2)藥劑選用。第1次封閉處理宜用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第2次封閉處理以10%芐·丁微粒劑為主。莖葉處理劑的選用應以田間草相來確定,以千金子為主的稻田可用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以稗草和莎草為主的稻田,可用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千金子、稗草、莎草混生的稻田可用6%或17%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懸浮劑、10%噁唑酰草胺乳油防除,也可示范應用3%氯氟吡啶脂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以闊葉草為主的稻田可用48%滅草松水劑或46% 2甲·滅草松可溶液劑防除。 (3)用藥方法。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宜采用噴霧法,藥后田間保持濕潤,田溝要有淺水;10%芐·丁微粒劑宜采用毒土或毒肥撒施,藥后田間要保持水層并讓其自然落干;各種莖葉處理劑均須采用噴霧法,一般用背包式噴霧器防除,用藥時排干田水,藥后2天復水并保水5天左右。毒土、毒肥法每畝用泥或用肥量不少于15公斤,背負式噴霧機每畝用水量不少于50公斤。 (4)示范應用“零天化除”或栽前封閉處理技術。“零天化除”技術,即高效插秧機上加精準的專用施藥器,使用專用除草劑35%丙噁·丁草胺水乳劑和19%氟酮磺草胺懸浮劑在機插秧的同時進行化學除草;栽前封閉處理技術,即移栽前2~3天,在整地后進足水量,選用38%噁草酮懸浮劑進行封閉處理。7月中旬前對后生的雜草,采取莖葉處理劑選擇性補除。 3、注意事項 (1)加強安全用藥技術管理,按標使用,科學用藥,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用量,以免影響效果或產生藥害。 (2)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使用區的稻谷必須經催芽后再播種。 (3)在應用土壤封閉劑以后,如遇雨要及時清理溝系,打開缺口,防止積水淹沒稻苗心葉而造成藥害。 (4)施藥時注意風向防止飄移,用藥后田水不得隨意排放,避免對附近作物、水生生物產生影響。 (5)“三品”認證基地應嚴格按照產品技術操作規程進行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哥倫比亞停止在非法種植的古柯上使用草甘膦 |
2019 年全球登記或上市的農藥品種梳理 |
淺談我國滅生性除草劑發展行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