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辣椒田小地老虎的特征習性、危害特點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6-28 16:38:00 |
地老虎是世界性大害蟲,為害多種蔬菜的幼苗。其中為害辣椒的地老虎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黃地老虎,尤以小地老虎最為嚴重,常造成缺苗斷壟。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辣椒田小地老虎的特征習性、、危害特點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1、生活習性 小地老虎在貴州遵義地區每年發生4~5代,越冬代成蟲盛發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顯著的1代多發現象。小地老虎成蟲黃昏后活動最盛,對黑光燈和糖醋液趨性很強,成蟲喜產卵于矮小的小雜草貼近地面的葉背或地面土塊上。4月中下旬為2~3齡幼蟲盛期,5月上中旬為5~6齡幼蟲盛期。3齡以后為害最嚴重。幼蟲有假死性,遇驚動即收縮成環形。老熟后在辣椒田中就地化蛹。小地老虎的適溫范圍為13~25℃。適宜相對濕度為50%~90%。小地老虎在地勢低洼、雨量充足的地方發生多,土質疏松、團粒結構好、保水性好的土壤適宜小地老虎發生。田間管理粗放、雜草叢生、靠近荒地的地方發生也多。 2、形態特征 2.1 成蟲 為暗褐色的蛾蟲,體長16~23 mm,翅展40~54 mm,前翅黑褐色,內、外橫線將翅分為3段,具有顯著的環形紋和腎形紋,腎形紋外有1條黑色楔形紋,其尖端與亞外線上的2個楔形紋尖端相對。在橫線外則環形紋的下方有5條劍狀紋。后翅灰白色。 2.2 卵 呈半球形,乳白色至灰黑色。 2.3 幼蟲 體長37~47 mm,呈圓筒形;頭黃褐色、體灰褐色,體表布滿大小不等的顆粒,殿板黃褐色,有2條深褐色縱帶。有3對胸足,5對腹足。 2.4 蛹 赤褐色,大小為15~25 mm。 3、危害特點 小地老虎3齡前的幼蟲僅取食嫩葉片,形成半透明的白斑或小孔,3齡以上幼蟲危害嚴重,白天潛伏在2~3 cm的表土中,夜間出來活動,尤其在晚上19:00~22:00及天剛亮露水多時危害嚴重,常將幼苗近地面的莖基部咬斷,并將其拖入穴中取食。對較大的辣椒苗可啃食根莖嫩皮,使秧苗萎蔫死亡。 4、防治方法 4.1 農業防治 ?Б侏г绱杭笆鼻宄?田間及周圍雜草,春耕整地,冬翻曬土,消滅部分幼蟲和蟲卵。②人工捕捉幼蟲。如果發生量少,一旦出現小地老虎危害,早晨扒開斷苗處附近的表土,人工捕殺幼蟲。③誘殺成蟲。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燈下可再放糖醋缽誘殺。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的敵百蟲晶體1份調勻,晚上放于田間,缽高于植株10 cm,具有較好的誘殺效果。④堆草誘殺幼蟲。在辣椒定植前,可將小地老虎喜食的田間嫩草或切碎的鮮菜葉堆放在田間,引誘幼蟲人工捕殺或在嫩草鮮菜葉中拌入殺蟲劑毒殺幼蟲。 4.2 化學防治 小地老虎1~3齡幼蟲抗藥性較差,是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可采用90%敵百蟲晶體1 000倍液,或95%殺蟲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蟲齡較大時,可用80%敵敵畏乳劑灌根。 |
![]() |
![]() |
相關閱讀 |
怎樣防治桃蚜 |
牧草如何施肥才能長勢好 |
番茄落花落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