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葉根部病害的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7-4 15:08:00 |
茶葉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我國種植面積廣泛。然而,在種植過程中,農戶們常常會遇到各種茶葉根部病害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茶葉根部病害的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1、茶苗白絹病 (1)分布及癥狀茶苗白絹病是一種常見的苗網根部病害。分布范圍廣,為害嚴重。除茶外,還為害瓜類、茄科、麻類、煙草、花生等200多種植物。發生在根頸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綿毛狀物,擴展后繞根頸一圈,形或白色絹絲狀菌膜,可向土面擴展。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狀菌核,由白色轉黃褐色至黑褐色。由于病菌的致病作用,病株皮層腐爛,水分、養分運輸受阻,葉片枯萎、脫落,最后全株死亡。 (2)病原 白絹病是一種擔子菌亞門薄膜革菌屬的真菌。菌絲體初無色,后稍帶褐色,密集,形成菌核。菌核圓形,表面光滑、堅硬,黑褐色。在濕熱條件下產生繁殖體,即擔子和擔孢子,但不常見,傳病作用也不大。 (3)發生規律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于病組織上越冬,干燥條件下可存活5-6年。第2年春夏之交,溫濕度適宜時萌發產生菌絲,沿土隙蔓延或隨雨水、灌溉水、農具等進行傳播,侵染幼苗根頸部進行為害。高溫高濕有利于發病,以6-8月發生最盛。土壤粘重,酸變過大,地勢低洼,茶苗長勢差,以及前作為感病寄生地,病害發生亦重。 (4)防治方法 選擇生荒地或非感病作物的地克作卣圃。注意茶園排水,改良土壤,促進苗木建壯,增強抗病力。感病苗圃應及時清除病苗并進行土壤消毒。藥劑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0.5%硫酸銅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移栽茶苗葉可用20%石灰水浸泡消毒。 2、茶根癌病 (1)分布及癥狀 主要為害茶苗,在部分茶區發生嚴重,造成茶苗枯死。以扦插苗圃中常見,主側根均可受害。病菌從扦插苗剪口或根部傷口侵入,初期產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漸擴大呈瘤狀,小的似粟粒,大的象豌豆,多個瘤常相互愈合成不規則的大瘤。瘤狀物褐色,木質化而堅硬,表面粗糙。茶苗受害后須根減少,地上部生長不良或枯死。 (2)病原 茶根癌病菌為野桿菌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具1-3根極生鞭毛。在普通培養基上形成灰白色圓形菌落。發育適溫為25-29℃,致死溫度為51℃(10min)。土壤pH值為7.3時發育最好。 (3)發生規律 根癌病菌在土壤或病組織中越冬。次年環境適宜時,借水流、地下昆蟲及農具傳播。病菌從苗木傷口或切口處侵人,在組織內生長發育,刺激細胞加速分裂,產生癌瘤。 (4)防治方法 要嚴格苗木檢查,防治地下害蟲,減少根系傷口。苗木必要時可用20%石灰水浸根10rnin消毒后再移栽。 3、茶苗根結線蟲病 (1)分布及癥狀 主要分布于溫暖的產茶區。此病是由一種很小的線蟲引起,當線蟲侵入茶根后,使根部形成腫瘤,形似黃豆、菜籽等,且大小不一,受害根系無須根,畸形,有時根系末端比前端粗,病株地上部分生長不良,植株矮小,生長衰弱,葉片發黃,干旱季節葉片易大量脫落而枯死。 (2)發生規律 根結線蟲是喜高溫干燥的好氣性生物,1年發生多代,當土溫達25-30℃,土壤濕度為50%左右時,在地勢高、土壤結構疏松的沙質土中,20-30d就可完成1代,而線蟲在表層土壤比在下層土壤發生多,10℃12以下時即停止活動。 (3)防治方法 ①選擇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種過花生、瓜類、豆類、紅薯等作物的地則不宜作苗圃,盛夏應將土壤深翻,在陽光下暴曬10d后再翻次,可殺滅土壤中的線蟲。 ②對已發病的苗木應增施磷肥和鉀肥。提高其抗病能力,同時用石灰消毒或用1:20的茶枯水施入土壤中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4、茶紫紋羽病 (1)分布及癥狀 分布于各產茶區,但在華北和華東地區發生較普遍。此病主要發生于苗期及成株期,為害根部或根頸部,先是須根腐爛,呈褐色或黑褐色,然后蔓延到側根,腐爛后呈紫褐色,病斑表面布滿紫褐色絲狀物,病根表面上有半球形的顆粒狀茵核,小莖基部常被紫紅色的苗絲包圍,質地柔軟;易剝落,根部皮層也易剝落,嚴重時地上部分萎蔫,新梢發芽減少,病株枯死。 (2)發生規律 一般在高溫多雨的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發病較重,凡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壤過度干燥的茶園易發病。此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隨農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蟲及根部接觸而傳播蔓延,調運帶菌的苗木和土壤時也可進行遠距離傳播,連作和前作感病的作物也易發病。 (3)防治方法 選用無菌健苗令發現病苗及時挖除燒毀,工具用后洗凈,然后對其余健苗用20%的石灰乳液浸1h或50%的多菌靈1000倍稀釋液浸根半小時后再種植。排水不良及水位高的茶園注意排水,澇前應挖好排水溝。前期種過紅薯、馬鈴薯和果書且曾發生此病的土地,要用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每畝(1畝=1/15ha)用2.5kg加細土進行拌土消毒或用福爾馬林30倍稀釋液澆灌土壤,發病初期用高錳酸鉀或多茵靈1000倍稀釋液澆灌根頸部。 |
![]() |
![]() |
相關閱讀 |
荔枝邊稻緣蝽的危害癥狀、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
秋四季豆的科學栽培方法 |
治療豆角干葉注意事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