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果樹根部病害的發生特點、原因、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7-4 16:52:00 |
隨著水果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種植果樹。在種植果樹的過程中,忽視對果樹根部病害的管理,常常會給農戶們造成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果樹根部病害的發生特點、原因、規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1、果樹根部病害的發生特點及原因 1.1 果樹根部病害的發生特點 果樹根部病害的發生,其癥狀可以分為根莖部腐爛和根部皮層腐爛。其地上部分的癥狀特點,葉片放葉延遲,色淡,一般地上部分表現是葉片的色澤不正常,植株矮化且葉形變小,比較容易發生枯萎現象,到最后會全株枯死;地下部分的癥狀特點,在干基部的腐朽處生出了大型實體,形成癭瘤或者皮層腐爛[1]。整個的發病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幼苗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并且從剛開始有癥狀的發生到枯死,是隨著年齡的不同所發生的變化,大樹能夠延續數年,而幼樹只需要一個生長季就會枯萎。 1.2 果樹根部病害的發生原因 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源是引起園林植物根病的病源。侵染性病原主要引起線蟲、細菌或者真菌,具有傳染性,而且作為最重要的一類病源,會存在于園林植物的根病。非侵染性病源導致的根病是不具有傳染性的,是因為施肥不當、有毒廢水、土壤酸堿度不適、積水和空氣污染等。這樣的病源大多屬于半習居性的微生物及土壤習居性,有著非常強的腐生能力,寄主范圍也是非常廣的,當其定植下來便較難以根除。 2、果樹根部病害常見發生規律特點 2.1 果樹根部病害之線蟲病 線蟲病有著較為嚴重的危害性,且在我國危害范圍較廣,當其發生比較嚴重的時候,容易造成樹勢衰弱,導致落葉、枯梢,甚至枯死。根結線蟲和半穿刺線蟲可引起根結線蟲病及根線蟲病。病源線蟲如果在比較適宜的環境條件之下,寄生于小根或者是嫩根,其卵能夠孵化成幼蟲,病源線蟲在土壤中過冬,是以雌蟲和卵伴隨著病根的,從而致使成為了典型的根瘤,其蛻皮之后發育成成蟲,是因為蟲體會隨著膨大,之后繼續繁衍。帶病的砧木、苗木及帶蟲土壤,就是線蟲進行疾病傳播的主要的轉移載體,能夠傳播此種病癥的,還有帶有病源線蟲的農具和肥料,且灌溉和雨水也可以近距離的傳播線蟲。 2.2 果樹根部病害之白紋羽病 白紋羽病可能侵害的樹木有梨樹、枇杷、葡萄、櫻桃、蘋果、杏和李子等,且其病癥主要的分布在四川、江蘇、山東及浙江等地,當這些樹木染上這樣的病癥,就會引起植物枯死,是因為在染病之后樹勢就會逐漸的衰弱。褐座堅殼,無性時期屬于半知菌亞門,通常情況下屬于囊菌亞門。當處于適宜的環境條件之下,營養菌絲會在根狀菌索或者是菌核長出,其會漸漸地蔓延到粗大的根,剛開始是對果樹新根柔軟組織的侵害[2]。當其遠距離傳播時,能夠通過帶病的苗木進行轉移,健根和病根的連接是也可以進行疾病傳播的。 2.3 果樹根部病害之白絹病 白絹病可能侵害的樹木有梨樹、葡萄、蘋果和桃子等,且其病癥主要的分布在安徽、江蘇、山東及浙江等省份。白絹阿太菌在無性時期的學名是白絹小菌核,屬于半知菌亞門,通常情況下屬于知菌亞門。其病菌在濕熱的環境下,可以產生擔子的擔孢子,還可以形成菌核,然而擔孢子并沒有太大的傳染病菌的作用。當菌核過冬之后,其對于植物的侵害,就是在第二年長出菌絲之后,病菌過冬時,其菌絲體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者是在病根的莖部。其所進行的遠距離傳播,能夠通過帶病的苗木,而在自然的條件之下,在土壤中可以存活5~6 a,菌絲的蔓延或者灌水和雨水的傳播,都是其近距離的傳播方式。 3、果樹根部病害常的防治措施 城市的綠地系統比較容易發生危害,難以將穩定平衡的生態功能建立起來,是因為城市園林生態系統受到了人為因素的干擾。而給根部的病害帶來極大防治難度,是因為在之前的基礎上還加上了根部病害所具有的特殊性。 3.1 化學方法 對于病害防治的應急措施,就是施用化學藥劑。假如地上的部分有癥狀出現的時候,可以將保護劑和抗菌劑涂抹在其上,可以先將根部周圍的土壤扒開進行檢測,在周圍的土壤施灑藥粉或者灌注藥液。在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時,要盡可能減少農藥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次數,要注意合理科學的使用藥劑,要減少對天敵的傷害,要減輕對城市環境的污染,防止對人畜造成毒害。所以,應制定合理的防治閾值,以測報工作為依據,避免盲目的濫施農藥,按照根部病害發生的規律,正確選擇施藥時間。 3.2 人工方法 對腐爛病斑的刮除、對病瘤的切除及挖除病根,是人工防治的最為主要的方式方法。人工方法可直接的破壞病蟲棲息的場所、消除病菌以及直接的殺死害蟲,按照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是人為的防治措施行為[3]。 3.3 植物檢疫方法 簡單來講植物檢疫,就是培育無病的苗木,以及加強對苗木的檢驗。植物檢疫是對已經發生的危害控制蔓延或者是消滅,禁止某些危險的雜草、病蟲害人為的傳出或者?魅耄?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法律的形式。 3.4 防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的理論基礎是生物學平衡,它對于園林植物根病的防治有著獨特的效果,有著較好的穩定性及較長的持效期。生物學平衡,可以促使每一個有著機體變化不定的群體密度,可以在一定的限度范圍之內保持,這樣的平衡可以調節比較穩定的生物群落的非生物和個體以及個體之間環境的動態關系。 3.5 農業防治方法 合理修剪、加強肥水管理、選用抗病的砧木或者品種及做好排水工作 ,就是農業防治的主要措施,其目的自然也是達到對防蟲害的防治,是通過創造不利于病害發生但有利于園林植物生長的環境條件,及時消滅和清理病源,并結合其他管理措施共同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西葫蘆綿疫病的癥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大白菜的水肥巧管理 |
板栗栗實象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