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里害蟲與天敵之間的“蟲蟲大戰” |
來源:網絡 2018-7-20 10:15:00 |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蔬菜產品多樣性的需求,僅僅靠露地栽培已遠遠難以滿足。利用大棚進行蔬菜栽培,可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進行生產,在不同的季節獲得更多樣的蔬菜產品。然而,大棚里常年適宜的生存環境成了害蟲的溫床。特別是在蟲害肆虐的時候,很多蔬菜種植戶面臨著兩難境地:用多了農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用少了農藥,蟲害又影響產量。如今,以蟲治蟲的綠色技術提供了既不用化學農藥又能防蟲害的解決路徑。一場發生在大棚里的害蟲與天敵之間的“蟲蟲大戰”已經開始。 害蟲“軍團” 隨著大棚種植方式的發展,蔬菜種類、生產管理條件不斷變化,導致蔬菜病蟲害種類增多,病蟲害結構也發生悄然改變。一些過去猖狂危害蔬菜的大型害蟲被防蟲網和大棚本身的相對封閉環境所隔離,威脅程度下降。可對于一些身材小巧、行動靈活的害蟲來說,防蟲網、隔離門這樣的物理防線卻難以阻擋。它們借著通風送氣、人員進出等各種途徑不知不覺地“滲透”進大棚。 在大棚里,翻開一片處于生長季節的葉片,如果看見暗紅色小點點爬動,那就是葉螨,如果看見黃褐色小細條跳動,那就是薊馬,如果看見幾個乳白色小飛蟲撲地飛走,那就是粉虱。它們是大棚里害蟲“軍團”的主要成員。 別看這些害蟲個頭小,卻繁殖能力強,危害大。在25℃左右,葉螨繁殖一代只需要5~7天。在大棚里,葉螨密度能夠在短短兩三周內從每葉2~3頭猛增到每葉數百頭。粉虱被農民俗稱為小白蛾,它一般產卵都在200粒以上,3~4個月的時間,一對粉虱就能夠變成上億只的粉虱。如此幾何級數增長,帶來的危害不難想象。 蟲害和病害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粉虱還是傳播病毒病的“高手”,可以通過口器傳播病毒。所以在有病原的環境中,粉虱一旦大暴發就會帶來病毒病的大流行。 不可否認,高效的化學農藥能夠殺滅90%以上的大棚害蟲,但以這些小型害蟲的超強繁殖力,余下那10%用不了一兩周就又能恢復原有的種群數量。而且,能逃過農藥攻擊的,都是抗性程度較高的個體,它們的后代將會繼承甚至增強這種抗性。此外,粉虱的成蟲體外還有一層蠟狀物,這層蠟狀物就使得在進行農藥防治的時候抗藥能力就更加強。每1次的用藥,實際上都是在幫助害蟲軍團篩選高抗性的精兵強將。 滅蟲“部隊” 世間萬物皆有天敵,大棚里的這些害蟲也不例外,“以蟲治蟲”正是利用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蟲天敵消滅害蟲的一種方法。以葉螨為例,就存在著葉螨的天生對頭——捕食螨。 然而,自然界里的天敵數量有限,也未必能“自動”出現在大棚等人工環境中。如何讓它們為人類所用,怎么使滅蟲“部隊”常年駐扎在大棚里對付害蟲呢?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徐學農研究員告訴記者,“每一種可能為我們所用的天敵昆蟲,都往往要耗費科研團隊數年時間,在室內、田間開展大量生物生態學試驗,以了解其發育、繁殖、存活、食性和捕食量等特性。”科學家們以了解天敵的生物學習性為基礎,通過大量飼養、合理釋放,向發生蟲害的大棚“定向投放”天敵,讓它們成為幫助我們的小小部隊。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已經商品化的捕食螨品種約30余種。 例如國際上用于防治葉螨的明星天敵產品智利小植綏螨,在上世紀70年代被引進我國。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捕食螨研究組自主研發了智利小植綏螨的規;a、純品收集技術,并在北京等地區開展應用。智利小植綏螨以對葉螨捕食能力最強而著稱,通常每頭智利小植綏螨能捕食葉螨5~30頭,一般情況下大棚每平方米3~6頭,嚴重處每平方米20頭,可有效防治葉螨。使用智利小植綏螨的大棚,葉螨危害程度低,植株健壯,蔬果品相好,不會出現由于藥害等導致的畸型果。但其應用也存在一定限制,智利小植綏螨對葉螨“情有獨鐘”,除了葉螨絕不吃其他食物,這一方面使它的種群在葉螨被消滅后也就無以為繼,難以在大棚中定殖。另一方面,由于必須先種植植物飼養葉螨,才能飼養智利小植綏螨,導致生產難度較高,成本和價格也相對較高。 而另一些捕食螨,雖然對葉螨的捕食能力略低于智利小植綏螨,卻也各具優勢。近年來,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通過調查研究,篩選出了兩種適用于本地的捕食螨品種:擬長毛鈍綏螨與巴氏新小綏螨,并自主研發規;a這兩種捕食螨的全套技術,包括規;曫B、產品收集、包裝、存儲等。多種捕食螨比智利小植綏螨食性更為廣泛,可以用于防治薊馬、葉螨和粉虱等。在生產上,則可以用粉螨等替代獵物廉價大量飼養,生產成本也相對低廉。多種捕食螨聯合應用,可以取長補短,比單一品種更有效、長效控制葉螨。 記者從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了解到,目前創制的天敵昆蟲產品,已覆蓋了番茄、黃瓜、辣椒、茄子、西甜瓜、草莓等大棚作物的主要害蟲種類。 蟲蟲“對決” 在山東濰坊優渥有機農業有限公司,與天敵防控相關的配套技術應用在番茄、黃瓜、茄子、青椒、辣椒、南瓜、西葫蘆、草莓等作物。整個生長季節化學農藥零使用。釋放天敵昆蟲對害蟲種群產生了持續壓制的良好效果:粉虱、薊馬、蚜蟲、葉螨等蟲口密度低于1頭/株。 記者了解到,目前針對大棚蔬菜,已研發了一系列的天敵治蟲核心技術,包括麗蚜小蜂防控粉虱技術,瓢蟲、蚜繭蜂、草蛉、食蚜癭蚊防控蚜蟲技術,智利小植綏螨、胡瓜鈍綏螨等防控葉螨技術,東亞小花蝽防控薊馬技術等,并組建了整套的天敵防控系列技術模式。 與使用化學農藥相比,“以蟲治蟲”的綠色技術能夠在生產源頭上避免或降低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對環境無污染,使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從而保障作物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綜合效益顯著。 以蟲治蟲好是好,那用蟲成本高么?記者從安徽長豐縣的大棚草莓種植戶田峰那里了解到,用蟲比打農藥價格要高,每畝需要投放15萬只捕食螨,治蟲成本在100塊錢左右。這樣才能保證2個月以內不會有蟲害,2個月之后,再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放螨。這樣生產的草莓品質和安全性較高,上市后價格要高一些。 像草莓這樣直接入口的新鮮水果,在品質和安全方面要求較高,生產效益也比較高,是應用天敵防蟲最普遍的領域。徐學農研究員告訴記者,盡管用天敵昆蟲防治大棚蔬果害蟲,安全、有效,但目前大面積推廣仍面臨著難題。一是觀念的問題,“以蟲治蟲”有1個時間周期,在很多農民看來,不如化學農藥快速,效果直接。二是技術問題,在大棚環境中,害蟲暴發速度往往很快,因而對天敵昆蟲的投放數量和時機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掌握不好會影響防控蟲害的效果。三是多項技術協調問題,每種天敵往往只能防控少數害蟲,但田間往往存在多種病蟲害同時發生的情況,只有建立多項措施兼容、全面控制病蟲害的防控體系,才能真正實現生物防治的廣泛應用。 由此可見,大棚害蟲與天敵昆蟲之間的微型戰爭相當激烈,要全面壓倒迅速膨脹的害蟲部隊,需要加入更多高科技的防控手段。目前,天敵防控已經越來越多地與其他綠色防控措施相結合,譬如與色誘技術、性誘技術、與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等蟲生真菌連用技術等應用。這場戰爭逐步成為一場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戰爭。隨著農業科技發展,我們期待以蟲治蟲的綠色技術在全國的設施農業中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并帶來更健康、更安全的綠色農產品。 |
相關閱讀 |
2012年農藥主流品種價格或上漲 |
百草枯重在劑型革新 |
蔬菜病蟲害的防治 安全用藥推薦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