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柿樹柿絨粉蚧的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7-20 15:35:00 |
隨著種植面積增加和柿樹成林后密度增大,果園通風透氣條件較差等因素的影響,為柿絨粉蚧大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并造成了嚴重危害。本文希望通過對柿樹柿絨粉蚧的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的總結,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該蟲害的發生。 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 據觀察,柿絨粉蚧1年發生6代,以若蟲和成蟲在樹干裂皮縫、縫隙,1、2年生枝條輪痕、芽基、芽鱗片以及干柿蒂上越冬,次年柿樹萌動期開始活動,以越冬若蟲3月中旬開始爬到已萌動的芽葉鞘和嫩葉上取食,3月下旬末~4月上旬若蟲老熟變為成蟲,雌成蟲分泌蠟絲形成蠟殼,成熟的卵粒在蠟殼內產在體后空腔內,每雌成蟲產卵量100~300粒不等,卵期9~15d;越冬成蟲直接分泌蠟絲形成蠟殼,越冬成蟲3月下旬開始產卵,比越冬若蟲產卵早7~10d,柿園中3月下旬末~4月上旬為第1代低齡若蟲發生高峰期,主要危害嫩葉、枝、芽、花蕾;5月下旬末~6月上旬為第2代若蟲高峰期,此代若蟲主要為害嫩葉、幼果、嫩枝;第3代若蟲發生高峰期在6月下旬末~7月上旬初,成蟲絨狀物使柿園出現樹干發白,葉片背面變黃白現象,第4代若蟲高峰期在8月上旬~中旬初,由于氣候干枯,樹體、果實營養供應不足,柿園中出現枯枝現象;第5代若蟲高峰期9月上旬初~10月中旬初,由于蟲口密度大,柿果開始進入成熟期,部分果實受害后提前軟化或脫落;第6代若蟲為越冬代,在10月中旬初~11月上旬,歷期較長,其中約30%左右的若蟲可發育為成蟲越冬;部分發育遲緩的若蟲則直接越冬,越冬代雌成蟲歷期120~140d,第1~5代成蟲歷期6~9d;越冬代若蟲歷期126~136d,第l~5代若蟲歷期22~31d。 田間蟲情消長 在柿園的若蟲蟲情消長情況,在不噴藥的柿樹上6個世代及若蟲高峰十分明顯,而在施藥的柿樹上6個發生世代中只有第1代、2代、6代呈峰狀曲線分布。第3代、4代、5代蟲量的峰狀分布不明顯,與果農施藥防治若蟲,控制柿園蟲口數量關系密切。 藥劑防治效果 1、越冬期施藥防治效果:在柿樹芽萌動前進行剪枝清園后,噴殺20%松脂酸鈉150倍液,機油乳劑180倍液、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藥后40d(4月1日)調查,防治效果分別為94.2%,97.8%,92.8%,藥后92d(5月25日)調查,防治效果分別為79.8%,88%,78.2%,以機油乳劑的防效最佳。 2、若蟲期施藥防治效果:在第1代柿絨粉蚧低齡若蟲發生高峰期用上述藥劑配方進行防治,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90%以上,防效差異不明顯。在第1代用藥,基本上可以控制全年的蟲口基數增長。 3、柿子園3 hrn2連片10~12年生柿子園進行綜合防治示范,采用冬季清園萌芽前用99.1%敵死蟲180倍液加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混合噴霧并涂樹干有蟲部位;在第1代柿絨粉蚧若蟲高峰期(4月上旬)施用1次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加25%噻嗪酮1 000倍液噴霧。在5月底防治第2代若蟲高峰期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結果表明,全園未見柿絨粉蚧發生為害,沒有出現樹干、樹枝發白或干枯、卷葉現象;而對照區2株柿樹在第1,2,3代若蟲連續為害的情況下,于7月下旬開始枯枝、落葉、落果,到8月中旬、下旬連用2次藥劑進行防治后才挽救了2株對照樹,避免了樹枝繼續干枯,但樹勢顯著變弱。 |
![]() |
![]() |
相關閱讀 |
栽培延秋黃瓜注意事項 |
白菜立枯病的癥狀表現、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地黃紅蜘蛛的危害癥狀、形態特征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