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棉花僵苗的癥狀表現、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8-1 17:25:00
    

    近幾年來棉花種植產業發展迅速,吸引了眾多農戶種植。但很多地區棉花種植期間,常常會出現僵苗遲發或不發以及緩苗期延長等現象,給棉花優質高產帶來重大損失。本文就棉花僵苗的癥狀表現、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了總結,詳情如下:

棉花僵苗的癥狀表現、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棉花僵苗的癥狀表現

    棉花移栽后植株矮小不發新根、新葉出生遲緩,或不長新葉,或根、莖發黑,葉片呈老綠色伴有病斑、暗淡無光澤;或整株莖桿呈老紅色,葉片發黃,出現缺素癥狀等。棉花僵苗十分瘦弱,造成棉苗生長停滯、缺苗斷壟,現蕾期推遲,導致減產。

    2、棉花僵苗的發生原因

    2.1 氣溫不穩定

    棉花移栽時值5―6月,此時氣溫還處于不穩定狀態。當氣溫高于25 ℃時,棉苗失水嚴重,根系補水不及時,極易形成僵苗;當棉花移栽后溫度低于12 ℃時,棉苗受凍,莖葉、根系生長受阻,易形成僵苗。

    2.2 水分不適宜

    當土壤水分過大時,會因搶栽而造成土壤結構的人為破壞,尤其是油泥土干后嚴重板結,土壤透氣性差,影響根系下扎,從而影響棉花生長形成僵苗;或常見于低洼棉田或棉田低洼地段,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將會形成漬害僵苗,導致根系變黑,葉片灰綠,生長緩慢。當土壤水分缺乏時,棉株中上部萎蔫,生長受到抑制,表現為葉黃干紅、新根量少,生長極慢,紅莖比例大,形成小老苗。

    2.3 棉苗素質差

    由于沒有精選棉種,缽土不肥,缽體過小,苗床管理不當,育缽苗體弱、多病、腿高、抗逆性差,棉苗素質不高,移栽時沒有達到健壯苗的標準,從而造成移栽成活率不高。據試驗,壯苗栽后活棵快,緩苗期短,一船5~7 d左右。而弱苗緩苗期一般都超過10~15 d。若缽苗不及時搬缽挪苗,棉苗生長過旺,移栽時棉苗失水多,棉苗將早發而形成僵苗。

    2.4 因肥害而僵苗

    基肥施得過淺,肥料與棉根直接接觸造成濃肥傷根;或施墊缽肥后不蓋土,不灌定根水,造成肥害;或施基肥的棉田,棉苗剛栽不久突遇大雨而造成肥害。一般施基肥量越大、栽后遇雨越早、雨量越大、肥害造成的僵苗越嚴重,表現為葉片發暗、發紅,常伴有生理性病斑,根系枯瘦。

    2.5 移栽質量差

    整地質量差,移栽粗放,栽植過深或過淺,封土不嚴造成此類僵苗,導致苗小細弱,萎縮不長。

    2.6 病蟲害僵苗

    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薊馬、棉蚜等病蟲的危害,常造成棉苗葉片缺孔或卷曲,葉色發黃發紅,根細量少,節間緊密,植株矮小而呈僵苗。

    2.7 除草劑危害

    一是漂移危害。棉花對2,4-D丁酯最為敏感,即使微量也能造成危害。在棉田相鄰處尤其是上風頭,噴施含有2,4-D丁酯常因藥液漂移而造成藥害。棉花表現出葉片厚、濃綠、卷曲、雞爪狀或蔥管狀,甚至停止生長。二是使用除草劑時,噴頭沒有安裝防護套,或者噴除草劑不小心將藥液噴到棉花上,造成棉花葉片萎蔫、發黃或枯焦,嚴重影響棉花早發。三是草甘膦使用過頻、濃度過大,土壤中殘留過多,棉株吸收后嚴重影響其正常生長。

棉花僵苗的癥狀表現、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3、棉花僵苗防治措施

    3.1 苗床選擇

    苗床就近選在棉田地邊或附近、無病菌、背風向陽、土壤肥沃、地勢較高且平坦、排灌方便的地段。樹影下、房屋(建筑物)的北東西三面近處、低洼易積水地、斜坡地、禽畜活動場所等不易選建苗床。苗床規格:一般廂寬1.2 m(不含溝),廂長不超過20 m,廂深不超過10 cm,南北走向開好廂溝、腰溝、排水溝。排水溝深15 cm、寬40 cm,以利排水降漬。

    3.2 營養缽制作

    按5.25萬~6.00萬個/hm2缽備足缽土,于年前施腐熟有機肥50 kg或人糞尿25 kg+餅肥2.5 kg,冬前深翻冬凌,熟化缽土,春后耕耙碎土,疏松缽土結構。制缽前10~15 d,每缽土施過磷酸鈣2 kg、氯化鉀1 kg、硫酸鋅50 g,充分拌勻;土質粘重的,摻入適量細沙。制缽前1 d,潑足水分,使缽土濕度為土壤田間最大持水量80%,次日缽土用手捏成團,齊胸落地即散。制播器選中缽,缽徑5.5~6.0 cm、缽高7.0~8.0 cm,缽體要求高矮一致,缽體完整,床面平整,缽與缽靠緊,擺成梅花型,邊擺缽邊蓋膜,防止暴曬雨淋。

    3.3 播期、密度與品種的選擇

    麥后移栽棉品種,選擇經國家或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適宜湖北省麥后移栽的品種。根據對麥后移栽棉適宜播期及適宜種植密度的試驗研究,鄂北棉區麥后移栽棉的適宜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5日,苗齡嚴格控制在30 d之內。播種前缽體施足水分,每缽播包衣棉種1粒,用爽土覆蓋,厚度1.0~1.5 cm左右。播前缽體和播后蓋籽土用殺菌劑消毒,防治苗病。移栽適宜密度為3.75萬~4.50萬株/hm2,等行種植,行距90~100 cm,株距隨密度而定。

    3.4 苗床濕足溫高促齊苗

    苗床播種至棉苗子葉平展期,要充分利用塑膜保濕增溫作用,形成濕足溫高促齊苗。苗床出苗80%以上時,揭膜通風降溫散濕,當晴天最高氣溫大于25 ℃時,已出齊的苗床應于10∶00前揭膜降溫,未出苗或未出齊苗的苗床,在塑膜上添加遮陽覆蓋物降溫,以防高溫燒苗、燒芽。子葉全部平展后,苗床兩端每天揭膜通風降濕,并搶晴天曬床1~2 d,曬至苗床表土發白,苗莖1/3發紅。防止溫高濕大旺長線苗,做到控溫降濕穩長苗。

    3.5 苗床搬缽蹲壯苗

    分別于棉苗出真葉前和移栽前10 d搬缽2次,搬缽散濕拉斷主根蹲苗,刺激側根增生,抑制地上部分旺長線苗,培育壯苗。搬缽按大小苗分類擺放,利用空缽隔開苗距,每缽2株,及時間苗,并加土填塞缽間縫隙及掩蓋缽面,視棉苗長勢和缽體墑情,酌情噴施水或1%尿素水液,防止缺水肥而形成僵苗。

    3.6 噴藥保健苗

    棉苗齊苗后,注意防治苗病。防治立枯病,藥液噴霧于棉莖;防治炭疽病,藥液噴霧于子葉;每10 d噴1次。

    3.7 合理施用肥料

    移栽前5~7 d,施0.5%尿素液加清糞水,用殺菌劑和殺蟲劑防治病蟲害,移栽前1~2 d澆足水。根據不同移栽方式合理施肥,一是免耕板土移栽。麥收后免耕板土搶墑挖窩移栽,穴施N、P、K復合肥(15-15-15)120~150 kg/hm2,避免根系直接接觸肥料�;羁煤蠼Y合墑情,及時中耕破板滅茬,補施基肥,施碳酸氫銨600 kg/hm2、過磷酸鈣450 kg/hm2、氯化鉀180~225 kg/hm2、純硼450 g/hm2、純鋅900 g/hm2;二是搶晴翻耕移栽。田間墑情好,棉苗適中,勞力充裕,搶晴翻耕移栽或機耕覆膜移栽。整地時,隨犁條施碳酸氫銨675 kg/hm2,過磷酸鈣600 kg/hm2、氯化鉀225 kg/hm2,純硼450 g/hm2或氮磷鉀復合肥(15-15-15)150~525 kg/hm2作底肥,并結合開好溝廂,碎土整行,形成土壟�;噬钍�,防治肥害僵苗。

    3.8 提高移栽質量

    移栽前起苗時,做到不破缽、不傷根。按大小苗分級移栽,剔除病弱苗。搶晴爽土打洞或挖穴或開溝移栽,掩土護缽,防“缽肩”外露,澆足“定根水”,每穴0.25 kg,蓋土壓緊埋實。已移栽但土壤濕度大的田塊,放營養缽棉苗后不壅土。

    3.9 合理使用化學除草劑

    移栽前后,選用安全高效除草劑除草。若發生藥害后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一是噴藥器械要專用,噴藥應選擇無風天氣,噴頭安裝防護罩,避免將藥液噴到棉花上。二是不隨意加大用藥量。三是及時打掉畸形葉、枝,如果頂尖受害較重,可打去頂尖,利用下部2~5個葉枝。四是噴灑1~2次赤霉素溶液緩解藥害。五是噴施1%~5%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氫鉀溶液450~750 kg/hm2。

    3.10 對癥下藥

    對病蟲害引起的僵苗,可施尿素45~75 kg/hm2,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以促進棉苗康復、早發快長。

相關閱讀
柿子樹園的冬季管理
芒果象甲病常見3種害蟲、為害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棚室芹菜的科學栽培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