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化肥好日子可能已經到頭了,2018年會有多少廠家關門呢?
來源:有機肥農化大全    2018-8-6 9:10:00
    

    山東臨沭縣的一家化肥廠正經歷一段艱難時光。生產車間空無一人,玻璃破碎,機器生銹,袋裝的化肥散亂堆放�?h里曾經的上百家化肥廠,如今只剩一小部分存活。10年前,幾乎每家化肥廠門口都有等待取貨的經銷商,拉貨的車隊排出幾公里遠。

化肥好日子可能已經到頭了,2018年會有多少廠家關門呢?

    全中國的化肥廠都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這個農業大國已經在努力減“肥”。

    “生產線空在那兒,一些企業只能轉型和出口。”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金書秦說。2015年,中國提出“化肥零增長”的目標: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將化肥使用量年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2017年年末,農業部傳出消息,這個目標提前3年實現了。農藥使用量已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這是農業的一次轉折。”金書秦這樣評價。

    來個村干部,穿條化肥褲。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

    “合成氨的發明,養活了世界一半人�!贝拚駧X說。化肥起源于歐洲,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化肥的施用讓歐洲人口成倍增長,一舉成為世界經濟中心。鑒于化肥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合成氨技術發明者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簽署的第一份商業協議,是引入中國13套世界最大規模的合成氨裝置。鄧小平回訪的最大訂單,是從美國購買尿素和磷酸二銨,二者都是肥料。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說,化肥養分濃度高,勁兒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手械酿B分是傳統有機肥的10倍以上。一畝農田10公斤的氮素供應只需要25公斤左右尿素,一個勞動力徒手半天就可以完成運輸和施用。傳統農業需要許多人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張福鎖目前擔任了東北和黃淮海地區玉米化肥減量增效試點工作的首席專家,東北和黃淮海地區的玉米化肥減量增效是“化肥零增長”三個試點之一。

    曾經,中國鼓足勁兒實現化肥的增長�;蕜倓傔M入中國時,正處在改革開放前后,工業基礎薄弱,化肥生產又依賴工業體系,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化學工業投資的40%、優質無煙塊煤的50%、進口天然氣的30%、進口硫資源的60%以上都用于化肥生產。國家還為大中型化肥廠修建了專用鐵路線、輸電線路、鐵路和碼頭倉庫等。化肥成為一種戰略資源,一度舉全國之力生產。

    當時的人們穿化肥袋子改制的褲子,很多產自日本,棉綢,不吸水,印字很難洗掉。一句流行的順口溜是:“來個村干部,穿條化肥褲。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

    后來,中國的科學家自主創新了現代化的工業氮肥體系。1990年,中國超過蘇聯成為全球最大的氮肥生產國,2005年中國磷肥產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我們的化肥這么快地發展,在全世界都是奇跡,其中,政策永遠是第一位的,使勁鼓勵�!贝拚駧X說。

    這些對化肥業的鼓勵措施,在每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的,包括免征增值稅、運輸補貼和電價優惠。

    農村墻頭上最常出現的是化肥的廣告。在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中,30多個播報地區的畫面里,最多時有20個是化肥的廣告。“廠商花了很多錢,說明這個很重要�!贝拚駧X說。

    把耕地看作銀行,存糧于地

    2015年,中國成為全球化肥用量最高的國家,是全球平均用量的3.4倍、非洲的27倍。

    遼闊的大地被化肥喂“飽”,直至不得不減“肥”。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本身是一種養分,無毒無害,提供作物生長需要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崔振嶺說,適量使用化肥,可以讓果更香、瓜更甜。但作物吸收過多,就跟人“三高”、發胖一樣,抵抗力下降,“作物倒伏,產量會下降,病蟲害增加,農藥加重,品質也會下降�!倍嘤嗟酿B分吸收不了,排到水中,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通過徑流,污染河川,形成面源污染,富營養化和溫室效應的形成過程中,都有化肥里的元素。

    金書秦開玩笑稱自己“常在糞坑里行走”,在農村見過很多“污染揪心帶”:農村的河邊往往最臟,農藥和化肥的袋子漂著,垃圾也在河邊燒掉,“生態系統局部崩潰,魚蝦不可能活了”。

    “減‘肥’最直接的目標是改善環境。”化肥零增長被視為農業轉型和綠色發展勢必要選擇的道路,為了健康,必須要“瘦”下來。

    “‘化肥零增長’提出之后,我們專門測算過,從哪里開始減�!苯饡卣f,“發現玉米、果蔬是用化肥大戶。”這是化肥減量的“主戰場”之一。

    據農業部統計,2003年以來,玉米種植面積增加1.84億畝,占糧食面積增量的97%�!爱a量、庫存量和進口量都在增長�!苯饡卣f,“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說明很多玉米進了庫存�!�

    邊進口邊積壓庫存,好糧入庫而差糧入市。有農業研究者認為,原因在于進口玉米比國內玉米便宜,國內國際價格“倒掛”。

    過去,中國的玉米種植主要分布在“鐮刀彎”區域,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延伸,狀如鐮刀彎,成噸成噸的化肥撒向這片土地。現在,掛在北方農村窗前屋后的玉米不再增長,它可能失去“作物之王”的桂冠,政策引向種植大豆、雜糧。

    2016年,玉米產量在保證糧食安全的背景下,實現12年來首次下降�!拔覀冇杏職猓灿械讱馓嵯陆怠!苯饡乇硎�,根據農業部的規劃,到2020年要減掉5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

    “之前玉米臨時收儲價取消,價錢跌了很多,市場逼你不去種了�!苯饡卣f�!皟芍淮笫帧倍荚谡{節種植結構。

    另一項“化肥零增長”的試點——測土配方施肥試點也在推進。這項技術是為土壤“體檢”,因地制宜施肥。張福鎖說,測土配方施肥數十萬個試驗證明,精確施肥可以實現每畝糧食作物減肥5公斤、增產5%~8%、增收100元的效果,而果菜茶等經濟作物可以每畝減肥20~90公斤、增產10%~20%,增收超過2000元。

    “以前我們追求的是產量,只能漲,像工資一樣,降一塊錢也不行,化肥是保證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量也在一直漲�!苯饡卣f,“現在是保產能,注重耕地的質量等級,把耕地看作銀行,存糧于地�!�

    他把“化肥零增長”比作開車,先踩剎車,剎住了才能掛倒擋,最終要負增長。

    在農場隨便挖一鐵鍬,都能看到蚯蚓

    北京的農業從業者石嫣現在追求的是種地不用化肥。

    她是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后,讀書時公費在美國“洋插隊”務農,畢業后當了一名新農民,在北京順義種了300畝地,雇傭了50個工作人員,為大約800個家庭提供蔬菜和水果。

    她還與三里屯的外資企業合作,在北京的高樓大廈上建起一塊塊綠地,只用有機肥,客戶多是城市中產階層。“化肥用多了,食物會發澀,一吃就能吃出來�!�

    在村里,如果向村民打聽她的農場名字,不一定有人知道,但如果找一群“種地的大學生”,村民立馬反應過來是找她。

    村民一開始不理解她,不用化肥,“你們傻嗎?”

    幾年下來,她的產量有所減少,但地力正在恢復,“在農場隨便挖一鐵鍬,都能看到蚯蚓�!�

    兩年前,她開始注意到“北京市推有機肥”,政府發放補貼,每噸600元的有機肥,只需要支付120元。

    她拿到一張“生態卡”,用它可以直接購買補貼后的有機肥和生物制劑�!斑@是‘化肥零增長’之后,最明顯的感受。”她說。

    世紀之初鼓勵化肥產業的那些補貼,在逐漸取消,財政的支持流向有機肥。

    2017年,農業部選定了100個縣,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每個縣給1000萬元的補助資金。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2018年將繼續擴大范圍,再選擇100個果菜茶生產大縣推進試點。

    這是保證“化肥零增長”的一大措施。對于化肥廠來說,如果不及時調整方向,國內市場的好日子可能已經到頭了。

相關閱讀
2015年增長慢困難多 車用尿素企業仍看好
氯化鉀:8.8日青海鹽湖鉀肥價格行情分析
澳大利亞企業硝銨擴產項目獲準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