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素癥的癥狀診斷及防治方法詳細介紹 |
來源:網絡 2018-8-9 16:13:00 |
水稻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缺乏任何一種或者幾種營養元素,在外部形態上就會表現出特有的病狀,這種病狀就叫做缺素癥,該病常常導致減產,嚴重時甚至基本無收。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水稻缺素癥的癥狀診斷及防治方法,詳情如下: 一、缺素癥狀診斷 1、缺鈣:植株矮,組織老化,病癥先發生于根及地上幼嫩部分,植株呈現未老先衰。幼葉卷曲、干枯。定型的新生葉片前端及葉緣枯黃,老葉仍保持綠色,結實少,秕粒多。 2、缺硫:返青慢,不分蘗或分蘗少,植株瘦矮,葉片薄,幼葉呈淡綠色或黃綠色,葉尖有水浸狀的圓形褐色斑點,葉尖焦枯,根系呈暗褐色,白根少,生育期延遲。 3、缺氮:缺氮癥狀首先出現在主莖的下位葉,以后逐漸向上部發展。癥狀表現為葉色從葉尖開始由綠變黃,沿中脈呈倒“v”字型向葉基部擴展,直至全葉失綠,枯黃,上部綠葉少,葉片小、窄、直立:分蘗少或無分蘗,稻株下部枯葉多,不封行或遲封行,穗小粒少。 4、缺磷:缺磷癥狀首先出現在主莖的下位葉,以后逐漸向上部發展。癥狀表現為先下位葉呈暗綠色,逐漸向上位葉發展,繼而老葉枯黃,嚴重時下位葉縱向卷縮,葉面上有青紫褐色或赤褐色斑點;植株長勢與正常情況下差異不明顯,但葉片直立,細窄,缺磷僵苗是苗期常見生理病害之一,表現為栽后生長緩慢,株型直立,不分蘗或小分蘗,群眾稱為“一柱香”,缺磷除土壤供磷不足外,低溫與陰濕的氣候條件也是誘因之一。 5、缺鉀:葉片從下位葉開始出現赤褐色焦尖和斑點,并逐漸向上位葉擴展,嚴重時田間景觀稻面發紅如火燎狀。株高降低,葉色灰暗,抽穗不齊,成穗率低,穗形小,結實率差,籽粒不飽滿。由于栽培季節、品種類型和土壤條件不同,癥狀有差異。一類是返青分蘗期發生缺鉀性赤枯病,或稱“青銅病”。第二類是缺鉀性褐斑病。第三類是缺鉀性胡麻葉斑病。 6、水稻缺鎂癥狀先出現在低位衰老葉片上,缺鎂癥大多數在生育后期發生,病葉從葉枕處成直角下垂。 7、水稻缺鋅引起的形態癥狀稱“紅苗病”、“火燒苗”。缺鋅水稻新葉中脈及其兩側葉片基部首先褪綠、黃化,有的連葉鞘脊部也黃化,以后逐漸轉變為棕紅色條斑,有的出現大量紫褐色小斑,遍布全葉,植株通常有不同程度的矮縮,嚴重時葉枕距平位或錯位,老葉葉鞘甚至高于新葉葉鞘,稱為“倒縮苗”或“縮苗”。幼葉發病基部褪綠,使葉片展開不完全,出現前端展開而中后部折合,出葉角度增大的特殊形態。如癥狀持續到成熟期,植株極端矮化、色深、葉小而短似竹葉,葉鞘比葉片長,拔節困難,分蘗松散呈草叢狀,成熟延遲,雖能抽出纖細稻穗,大多不實。 8、水稻缺錳新生葉片葉脈間綠色褪淡發黃,葉脈仍保持綠色,脈紋較清晰,嚴重缺錳時有灰白色或褐色斑點出現。 9、缺銅:缺銅癥狀一般在分蘗期的新生葉尖端首先出現,發白、卷曲,繼而是新生葉全部呈白色,細長、扭曲。老葉在葉舌處彎曲或折斷。分蘗多,呈叢生狀,但大多不能抽莖成穗或抽出的穗扭曲變畸形,不結實或只有少數結實。 10、缺硼:缺硼的癥狀在水稻的營養生長期不明顯,開花期雄蕊發育不良,花藥瘦小,花粉粒少而畸形,結實率顯著降低,生育期延遲。 二、防治方法 首先要廣開糞源,增施農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中可吸收的中、微量營養元素。 適當調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鈣肥常用品種有石灰、石膏、普通過磷酸鈣、鈣鎂磷肥。鎂肥的品種有鈣鎂磷肥、硫酸鎂、氯化鎂、白云石粉等。硫肥主要品種為普通過磷酸鈣、硫酸銨、硫酸鎂和硫酸鉀。 1、防止缺氮 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配施適量磷鉀肥,施后中耕耘田,使肥料融入泥土中。 2、防止缺磷 淺水追肥,667m2用過磷酸鈣30kg混合碳酸氫銨25~30kg隨拌隨施,施后中耕耘田;淺灌勤灌,反復露田,以提高地溫,增強稻極對磷素的吸收代謝能力。待新根發出后, 3、防止缺鉀 補救時立鄧排水,667m2施草木灰150gk,施后立即中耕耘田,或667m2追氯化鉀7.5kg。同時配施適量氮肥,并進行間隙灌溉,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肥力。 4、防止缺鋅 秧田期于插秧前2~3天,每667m2用1.5%硫酸鋅溶液30kg,進行葉面噴施,可促進緩苗,提早分蘗,預防縮苗。始穗期、齊穗期,每667m2每次用硫酸鋅100g,對水50kg噴施,可促進抽穗整齊,加速養分運轉,有利灌漿結實,結實率和千粒重提高。 5、防止缺硫 注意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銨、硫酸鉀、硫磺及石膏等,除硫磺需與肥土堆積轉化為硫酸鹽后施用外,其他幾種,每667m2施5~10kg即可。 6、防止缺錳用1%~2%硫酸錳溶液浸種24~48小時,或基施硫酸錳162kg,與有機肥混用。 |
相關閱讀 |
柑桔天牛種類、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
馬鈴薯為何得枯萎病 |
柑桔大實蠅形態、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