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農藥出口又有何變化?哪些國家地區有“金”可掘?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18-8-15 9:09:00 |
中國是農藥出口大國,目前我國農藥出口基本覆蓋了全球農藥市場,涉及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農藥需求成為影響國內農藥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因素。2018年,我國的農藥出口又有何變化?哪些企業正在成為農藥出口方向的“中流砥柱”?在農藥出口的競爭中,哪些國家地區有“金”可掘?想如何開拓出更廣闊的市場又該如何做? 由原料供應商向終端產品制造商轉變 中國制劑出口增長顯著 2017年,我國農藥出口金額達到67.60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出口量為146.76萬噸,同比增長6.9%。其中,原藥出口額為38.06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56.3%;制劑出口額為29.54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43.7%。長期以來以原藥出口為主的出口產品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我國農藥出口的產品結構逐步趨向合理。2017年我國農藥制劑出口量達到96.13萬噸,農藥原藥出口量達到50.63萬噸,我國農藥出口的角色正從原料供應商向終端產品制造商轉變。 除草劑是我國主要的出口農藥,占總出口額的一半以上。除草劑出口金額為36.79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54.4%。殺蟲劑出口金額為19.05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8.2%。殺菌劑出口金額為10.34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的15.3%。植物生長調節劑出口金額為1.39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的2.1%。從出口增幅來看,植調劑的增長最快,達到37.5%,但是基數較低,增長主要通過數量實現的。殺蟲劑增速第二,增幅26.8%。除草劑第三,增幅21.0%。殺菌劑增長6.8%。2017年,出口額過億的農藥品種有四個,分別是:草甘膦、百草枯、吡蟲啉、莠去津。出口額分別為9.63、3.61、2.32、1.64億美元。 北美農藥出口額漲幅高達35% 私營企業為我國農藥出口主體 從出口市場來看,亞洲仍是我國農藥出口的最大市場,出口額21.08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31.2%;其次是南美洲市場,出口額18.00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6.6%,這兩大市場占據了出口額的57.8%。 從出口企業性質來看,私營企業成為我國農藥出口的主體,出口額占比持續超過50%。2017年私營企業出口額38.66億美元,占57.2%;外資企業16.23億美元,占比24.0%;國有企業10.44億美元,占比15.4%;集體企業2.27億美元,占比3.4%。從2011年到2017年,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占比上升,分別上升3.4個百分點和7.4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占比下降,分別下降9.4個百分點和1.4個百分點。 影響我國農藥進出口貿易的因素 國際政治經濟環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上調了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合計出口值同比增速超過2位數。 國際農化市場環境 近年來全球農化種子市場不斷發生整合變革,發生了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杜邦和陶氏合并成立陶氏杜邦公司、拜耳收購孟山都等3起全球農業領域重大的并購交易。在全球農化領域六大跨國企業中,五大跨國企業發生了重大變革,國際農化和種子市場將進一步分化,這將嚴重影響我國農藥進出口貿易。 國家農藥管理政策 2017年6月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農業農村部陸續出臺和執行了《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藥生產許可管理辦法》《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藥登記試驗管理辦法》《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等一系列的配套規章制度,提高了農藥生產企業門檻,建立了農藥經營企業的門檻,提升了農藥產品的安全性門檻,加大了農藥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將進一步凈化農藥行業的生存環境。 國家環境保護政策 中共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了生態環境部,常態化、制度化的中央環保督查等相關制度將更加嚴格,這將促進中國農藥行業的蛻變和重生。 國家農藥稅收政策 根據財政部財稅〔2017〕37號《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簡并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統一調整為11%。目前農藥原藥的退稅稅率為征11%退11%,農藥制劑為征11%退5%,與以前農藥原藥征13%退9%、制劑征13%退5%相比,實際征稅幅度顯著減少。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我國農業“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引領世界農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中國農業“走出去”將推動中國農藥“走出去”,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另外,我國農藥質優價廉,已銷售到全球182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農藥“走出去”也將促進中國農業“走出去”。 預計中國農藥出口增幅超過兩位數 土耳其等市場空間尚存前景可期 預計2018年,我國農藥出口貿易將持續保持增長趨勢,預計增長速度將超過2位數。 截止到2018年5月底,我國農藥出口額達到32.46億美元,同比2017年的24.40億增長33.0%;農藥出口量57.04萬噸,同比2017年的57.16萬噸,下降0.2%。. 其中,原藥出口額達到18.27億美元,同比2017年的13.68億增長33.5%;農藥出口量19.10萬噸,同比2017年的20.26萬噸,下降5.8%。. 其中,制劑出口額達到14.20億美元,同比2017年的10.72億增長32.4%;農藥出口量37.95萬噸,同比2017年的36.90萬噸,增長2.8%。 全球糧食生產需求、國內農業用藥需求減少、農藥進出口服務完善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加強等因素將成為中國農藥出口持續增長的驅動力。報告指出,為了控制出口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市場證明信息造假嚴重的不良現象,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將在2018年起向出口上述市場的企業發放特殊格式的信息證明,不斷加強打假力度。國家層面設立了信用中國,農業農村部則設有專門的農安平臺,一旦發現任何企業的非法行為,將報送至上述信息平臺,實施聯合懲戒。 企業應針對目標市場特點進行針對性更強的開發工作,如巴基斯坦70%農藥用于棉花這一作物,如果想要開拓巴基斯坦這一市場,建議針對棉花這一作物多做工作;土耳其殺菌劑用量很大,殺菌劑生產企業大有可為。詳細來看,土耳其2017年原藥進口總量3.8萬噸,從中國進口原藥1.5萬噸,但制劑進口總量達2.9萬噸,卻僅從中國進口2000噸左右,市場空間尚存,值得開拓。 有關意見建議 加強政府引導 借鑒印度等國家的做法,研究和出臺僅供境外使用農藥管理相關規定;研究農藥稅收政策,出臺農藥原藥和制劑協調一致的退稅政策,出臺生物農藥關稅和增值稅優惠政策。 強化行業自律 合理控制產能,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產能過剩,避免低價競爭造成后續發展乏力;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消化現有產能,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鼓勵企業創新 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研發創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改造工藝路線、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三廢”產出,加工適用劑型、提高使用效率、減少面源污染,創建民族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 |
![]() |
![]() |
相關閱讀 |
先正達Cruiser OSR在法國遭禁 |
國內高效氯氟氰菊酯:市場價格回升 |
作物受災損失嚴重,農藥市場啥情況?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