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外盤信息,東南亞氯化鉀價格出現下跌,在穩定一個多月之后,市場報價出現震蕩,標準氯化鉀到岸參考價格275-305美元/噸,雖高端價格有所上移,低端價格卻較前期下跌5美元/噸。這表明,在預期結束中國氯化鉀的年度合同談判之前,供應商對東南亞報價出現了一些偏差。

目前正處于中國鉀肥大合同談判敏感期,東南亞地區往往觀望中國大合同價格,而一般來看,中國大合同指導價也會參考東南亞的進口鉀價格水平。此次東南亞價格的回落,更使得中國合同談判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國際需求整體向好。早前,薩省鉀肥公司曾預測2018年全球鉀肥需求量或將高達6500-6700萬噸,而供應的低庫存量,推動氯化鉀價格一路走高。另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變相增加了進口鉀成本。據了解,中方談判團試圖通過降低合同價格,降低進口鉀的成本,但困難重重,在截稿前仍沒有最終確切消息。
人民幣不斷貶值讓大合同再生變數,目前國內港口進口鉀庫存整體約175萬噸,拋出國儲庫存量,市場可售貨源不足30萬噸,縱使需求欠佳,但供應收緊,進口氯化鉀仍有繼續上漲空間。
據市場傳聞,大合同以290美元/噸簽訂的可能性較大,其實這個推測早些時候便已出現過。若因此價格推算,進口鉀的成本價格將推升至2350元/噸以上。對比來看,目前港口進口鉀的報價已經在參照大合同局勢報價。更重要的是目前大合同尚未有簽訂,后期補貨時間推遲,雖距離冬儲有一段時間,今年進口鉀補貨時間尚未有確定,需求旺季來臨時,進口鉀仍有繼續上漲空間。短期來看,多重因素推動,進口鉀暫無回落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