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抗藥性的迅猛發展,國內除草劑進入了抗藥性治理時代。目前,中國部分雙季稻地區稗草對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等常用除草劑已產生高水平抗性,傳統除草劑產品已難以應對抗性雜草的發生現狀。因此,新藥劑的篩選與應用迫在眉睫。
2018年8月3日,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公示了2018年第9批擬批準登記產品名單,其中,包括了定遠縣嘉禾植物保護劑有限責任公司的98%二氯喹啉草酮原藥和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懸浮劑,兩個產品毒性均為低毒。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懸浮劑登記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稗草,用藥量為200~300毫升/畝,莖葉噴霧施藥。
二氯喹啉草酮,化學名稱為2-(3,7-二氯喹啉-8-基)羰基-環己烷-1,3-二酮,是由北京法蓋銀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除草化合物。該公司于2011年5月10日對二氯喹啉草酮提出了化合物專利申請,專利號為ZL201110119584.0(授權公告號:CN102249996B),專利名稱為2-(喹啉-8-基)羰基-環己烷-1,3-二酮類化合物,其結構式如圖1所示。

與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相比,二氯喹啉草酮具有殺草譜廣、安全性佳等優勢,在水稻田應用前景廣闊。相關研究表明,二氯喹啉草酮對主要秋熟雜草無芒稗、稗、西來稗、光頭稗、硬稃稗、馬唐、鱧腸、陌上菜、異型莎草、碎米莎草等生物活性高,對高齡稗草有特效,對鴨舌草、耳葉水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應用于水稻田防除多種禾本科、闊葉類和莎草科雜草。田間使用時,二氯喹啉草酮可在稻田雜草2~3葉期以450~600 g a.i./hm2劑量噴霧法施用,防除稻田多種惡性雜草,但由于其對千金子防治效果較差,可與氰氟草酯等對千金子特效的除草劑混用,從而有效控制稻田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