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蔬菜枯萎病的癥狀、病原、發病原因及防治技術 |
來源:網絡 2018-8-24 16:09:00 |
枯萎病是瓜類和茄果類蔬菜的重要病害,近年來為害呈逐漸加重趨勢。該病一般發病率為5~25%,導致減產10~30%,給蔬菜生產帶來較大的威脅。以下內容為大家分析介紹了蔬菜枯萎病的癥狀、病原、發病原因及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 一、癥狀 枯萎病是一種土傳病害,主要為害維管束,一般在作物花期或結果期開始發病,癥狀由下而上逐漸顯現,該病傳染性強,但病程進展緩慢,一般15~30天整個植株枯死。不同種蔬菜上的具體表現癥狀有差異:番茄枯萎病,發病初期僅莖的一側自下而上出現凹陷區,致一側葉片發黃變褐后枯死,有的半個葉序或半邊葉發黃,病株根部變褐,剖開病莖,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粉紅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無乳白色粘液流出,有別于青枯��;茄子枯萎病,病株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變黃枯萎,病癥多表現在一、二層分支上,有時同一葉片僅半邊黃,另一半健康如常,該病易與黃萎病混淆,需要S檢測病原區分;甜椒、辣椒枯萎病,植株下部葉片大量脫落,與地面接觸的莖基部呈水漬狀腐爛,地上莖葉迅速凋萎,有時病部只在莖的一側發展,形成一縱向條狀壞死區,后期全株枯死,剖檢病株地下根系也呈水漬狀軟腐,皮層極易脫落,木質部變成暗褐色至煤煙色,在濕度大的條件下,病部常產生白色或藍綠色的酶狀物。 二、病原 枯萎病病原稱尖鐮孢屬,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菸【胁煌膶;�,對不同作物的侵染能力有差異,對極限溫度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別,但在形態上都具有尖鐮孢屬的共同特征。番茄�;蜕L發育適溫為27~28℃,最高38℃,最低5℃,只侵染番茄;茄子�;蜑�25~28℃,最高33℃,最低21℃;辣椒、甜椒�;蜑�24~28℃,最高37℃,最低17℃。 三、發病原因 枯萎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可營腐生生活,一般從幼根或傷口侵入寄主,進入維束管,堵塞導管,并產生出有毒物質鐮刀菌素,擴散開來導致病株葉片黃枯而死。病菌通過水流或灌溉水傳播,也可以隨病土借風吹往遠處。土壤潮濕,雨后積水,連作地,移栽或中耕時傷根多,植株生長勢弱的發病重。此外,酸性土壤、偏施氮肥、肥料不足、使用未充分腐熟或帶菌的的有機肥、帶菌的種子、被線蟲取食后造成傷口利于本病發生。 四、防治技術 1.農業措施 1.1選用抗耐病品種。 1.2合理輪作,與蔥蒜類蔬菜3~4年輪作以上,可有效減輕枯萎病的發生。 1.3培育壯苗,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1.4采用配方施肥,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化肥的單一集中大量使用,適當增加磷鉀肥。 1.5消毒,土壤工具滅菌以及消滅附著殘留的病菌。 1.6清園,蔬菜生長過程中,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或全株拔除,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掉,前茬作物收獲后,徹底清除殘枝、敗葉、根等,減少病原基數,控制初侵染源。 2.藥劑處理 2.1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6千克加土拌勻,先將1/3藥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種,再把其于藥土覆在種子上。 2.2種子消毒,用適樂時進行種子包衣(10ml可以處理2kg種子),并將藥液稀釋到2000倍進行苗床澆灌或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洗凈后催芽播種。 2.3發病初期要及時拔除病株,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掉,并對發病點進行噴藥保護,同時進行藥劑灌根。藥劑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50%多菌靈600倍、2.5%適樂時1500倍,灌根時,可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每株灌藥液100g~250g,每隔7~10天一次,連續3~4次。 3.生物防治 木霉菌劑是一種很好的生物殺菌劑,其藥效持久、穩定,對人畜和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危害。在蔬菜移栽時進行穴施,每株施用木霉菌劑2g,它通過重寄生,能在植株根周圍土壤中長出較多、較長的菌絲去侵染枯萎病菌,從而抑制病害發生,可有效地抑制枯萎性病原菌的活動,對許多土傳性病害都有明顯的防治效果。 |
![]() |
![]() |
相關閱讀 |
靈芝盆景嫁接制作技術 |
葡萄小褐斑病發病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
哈密瓜高效高產種植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