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澇害的發生、癥狀及相應的防止措施和澇后補救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8-31 15:28:00 |
近年來在水稻生產中,時有發生程度不同的水稻澇害,輕者減產,重者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本文詳細介紹了水稻澇害的發生、癥狀等情況,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止措施和澇后補救方法,供大家參考。 1、水稻澇害的發生 水稻澇害多發生在沿江、河兩岸和低洼地的稻田。主要是由于雨季降水量多,且又集中,或遇強大的暴風雨,造成江河上游洪水大發,中下游又受潮汛頂托影響,平原水網徑流匯集上漲,退水緩慢淹浸稻田,而使水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而引起的生理障礙。同時由于洪水流速快,夾帶被沖刷的泥沙、野草、樹枝等,造成稻株被埋、刮傷、折斷倒伏等,可直接造成傷害,以及器官的損傷,誘導病菌侵入危害。其中以淹水侵害影響最大,危害最重。 2、水稻澇害的癥狀 2.1 苗期受淹 秧苗瘦弱細長,腳葉呈黃綠色,水退后有不同程度的倒靡現象,但一般都能恢復生長。 2.2 分蘗期受淹 受淹2-3天退水后尚能逐漸恢復生長,淹水4-5天,地上部分全部干枯,分蘗芽和莖生長點尚未死亡,退水后尚能發生新葉和分蘗,淹水時間越長,生長越慢。稻株表現為腳葉壞死,呈黃褐色或暗綠色,心葉略有彎曲,水退后有不同程度的葉片干枯。 2.3 拔節期受淹 淹水2-3天,穎花分化受抑制,幼穗不能抽穗。隨著淹水時間和淹水深度的增加,節間延長程度越大,但在水退后,植株伸長節間縮短,甚至穗頸節也縮短,在嚴重受澇情況下,造成莖稈細弱,出現植株彎曲,折斷以及倒伏后重新翹豎、繞折等現象。同時伸長節上發生不定根,表現發根異,F象。 2.4 孕穗期受淹 抑制了幼穗發育,形成畸形穗、穎花退化等。淹水2天以上,大部分不能抽穗,以后形成的高節位分蘗,部分能抽穗,但不能結實,出現爛穗、畸形穗等現象。未死亡的幼穗穎花和支梗退化嚴重,抽穗后白穗多,甚至只有穗軸,抽穗和成熟推遲5-7天,穗粒數減少。 2.5 抽穗開花期受淹 淹水2-3天,退水后稻穗穎花尚能開花,部分可結實;淹水3天以上,因花粉、花藥被破壞,雖能開花但不能授粉,不久穗子即干枯死亡。 3、水稻撈害的防止和抗澇措施 3.1 治水和防汛 大力興修水利,修建防洪工程,迅速提高農田的抗澇能力,這是防止澇害的根本措施。在汛期,做好一切防汛準備,及時加固和加高圍堤,根據水情有計劃地進行分洪,內澇及時排除。 3.2 選用耐澇性強的品種 據調查,不同品種間耐澇性強弱也不同。要注意選用根系發達,莖稈強韌,株型緊湊的品種,這類品種耐澇性強,澇后恢復生長快,再生能力強。在相同的淹水條件下,粳稻損失最重,糯稻次之,秈稻較輕。在選用耐澇品種的同時,還應根據當地洪澇可能出現的時期、程度,選用早、中、遲熟品種合理搭配,防止品種單一化而招致全面損失。 3.3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抗性 水稻受澇后,在災前生長是否健壯,對災后恢復生機和減少產量損失的影響很大。故應在培育壯秧的基礎上,促使秧苗早發和健壯生長,使植株本身積累較多的養分,可顯著提高水稻的耐澇能力。 4、水稻澇后的補救 水稻受澇后,應及早地采取補救措施,把澇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4.1 排水搶救 水稻受澇后應立即組織人力,集中一切排水工具和設備,進行排水搶救。排水時要注意,高溫烈日期間不能將水一次排干,必須保留適當的水層,使水稻逐漸恢復生機,如一次將水排干,因稻苗長時間浸在水里,生命力弱,莖葉柔軟,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會加重損失;但在陰雨天,可將水一次排干,有利于稻苗恢復生長。如稻苗受淹后,披葉很多,植株生長尚健壯,田面浮泥較多,也可排干擱田,以防翻根倒伏。 4.2 打撈漂浮物、洗苗、扶理 受澇后在水退時,隨退水撈去漂浮物,可減少稻苗被壓傷和苗葉腐爛現象。同時在退水剛落苗尖時,要進行洗苗,可用竹竿來回震蕩,洗去沾污在莖葉上的泥沙,對稻苗恢復生機有良好的效果。在水質混濁,泥沙多的地方容易粘沙壓傷稻苗,可隨退水方向潑水洗苗扶理,結合清除爛葉、黃葉有較好的效果。如果稻苗以進入孕穗中后期,進行扶理效果不好,易傷稻穗。 4.3 查苗補缺 水稻在苗期受淹,退水后要進行差苗補缺。一是用原來的余苗補栽;二是進行分株補栽;三是移苗補田,即受澇后缺苗嚴重時,可將幾塊田里的稻苗合移到一塊田里,空出的田塊可直播早熟或特早熟品種。 4.4 追施肥料 澇后根據苗情適當補施速效肥料,促進分蘗和幼穗的分化,對提高有效穗數和結實率有一定的作用。 4.5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水稻受澇后,由于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植株的損傷,自身的抗性減弱,大大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生率,要搞好田間病蟲害的調查,及早加以防治,減少損失。 |
相關閱讀 |
有效防止小麥凍害 |
果樹旱地栽培方法介紹 |
夏季蔬菜不要中午澆水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