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稈潛蠅的特征習性、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8-31 15:52:00 |
稻稈潛蠅別名稻稈蠅、稻鉆心蠅、雙尾蟲等,近些年在全國各地水稻產區均有發生,嚴重影響水稻的發育進程。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水稻稻稈潛蠅的特征習性、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1、形態特征 成蟲體鮮黃色,是黃色小蠅,體長2.3~3mm,復眼大,暗褐色;觸角有3節,分別為黃褐色、暗褐色、黑色,頭胸等寬,頭頂有1鉆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條黑褐色縱紋,腹部紡錘形,體腹面淺黃色,足黃褐色,財節末端暗黑色,翅展5~6mm,翅透明,翅脈褐色;卵白色,長約1mm,呈長橢圓形,表面有縱行波狀柳條紋,孵化前呈淡黃色;幼蟲白色,老熟幼蟲乳白色,體長約6mm,近紡錘形,前端略尖,口鉤淺黑色,表皮強韌具光澤,尾端分兩叉,端尖開有氣孔;蛹初期白色,中后期轉黃褐色,體長約6mm,尾端分兩叉與幼蟲相似,羽化前體收縮。 2、為害習性 因稻桿潛蠅幼蟲無法在干燥的葉片上行走,只能借助露水濕潤向下移動,露水干后,幼蟲無法行走與侵入葉片,經約2~3h會因身體脫水而干死,因此稻桿潛蠅幼蟲多在天亮前后的4~6點孵化,孵化后的幼蟲蛀入稻株莖內,為害心葉、生長點、幼穗。 3、為害癥狀 3.1 苗期受害 稻株心葉未抽出前是一層層的卷成筒狀,初孵幼蟲鉆入稻株莖內后5~8d出現被害癥狀,被幼蟲為害取食后的心葉抽出展開后,上有橢圓形或長條形小孔洞或白斑點,后發展為若干條細長并列的裂縫,邊緣腐爛,葉片破碎成“柵欄”狀,被害葉尖變為黃褐色,新葉扭曲或枯萎。裂縫較大時,遇風葉片很容易折斷。由于心葉內潮濕,被害心葉抽出展開后有較強的腐臭味。幼蟲主要取食心葉及生長點,嚴重時造成秧苗枯心,甚至整株枯死。稻株受害后期會出現分蘗增多、植株矮化,抽穗延遲、穗頭小、秕谷增加等現象,嚴重影響水稻產量。 3.2 孕穗期受害 水稻幼穗分化期稻桿潛蠅幼蟲鉆入稻株心部取食穗花,造成穗形殘缺不全、稻穗短小白色或出現花白穗;穎花退化、穎殼成白色,并有腐爛表現似退化的穎,形不成正常的谷粒,最終表現為穗部僅少許退化發白的枝梗或畸形小穎殼,稻穗缺枝少粒,呈“刷子頭”或不勾頭的光頭穗、朝天穗現象,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稻桿潛蠅幼蟲在水稻株抽穗后為害,對水稻傷害較輕,因幼蟲只取食葉鞘,僅造成一點小傷痕,不影響產量。 4、發生規律 冬暖夏涼的氣候易發生稻桿潛蠅,多露、陽光不足、陰雨天多的年份卵孵化率、幼蟲侵入率均高,發生與為害較重。此外,種植密度大、環境潮濕、田水溫度低、氮肥施用量多、水稻長勢嫩綠的田塊,受害也重。稻桿潛蠅卵散產,一般一葉一卵。成蟲把卵?a在秧苗上,孵化后的幼蟲借露水沿稻株葉背向下移動侵入心葉為害直至羽化。日均溫35℃以時上,幼蟲發育受阻。 5、防治稻桿潛蠅的有效措施 針對幼蟲鉆蛀潛伏的危害及越冬代成蟲羽化較整齊的特性,在掌握了稻桿潛蠅發生危害的規律后,制定防治措施宜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整體產量。 5.1 農業防治 選擇生育期適當的抗蟲品種,為盡量避開秧苗期與成蟲產卵高峰期,應適當調整水稻播種期,以減少蟲口基數。 稻桿潛蠅越冬幼蟲化蛹羽化前,惡化該蟲的越冬環境。冬春季結合積肥,及時清除田邊及周邊雜草,減少越冬蟲源。 搞好田間肥水管理,定期排水曬田,進行配方施肥,不偏施、遲施氮肥,可減輕稻桿潛蠅為害,促進水稻健康生長。 5.2 化學防治 加強蟲情預測預報,根據稻稈潛蠅在水稻上的發生時期,按當地植保部門的蟲情預報對稻桿潛蠅進行藥劑防治。一般在秧田一葉一心期或成蟲盛發期、幼蟲盛孵期施藥為宜,選用對口藥劑進行防治。 5.2.1 水稻秧苗期 此期以殺死蟲卵和幼蟲為主,稻稈潛蠅的蟲體比較小,一般藥劑均有效,但稻稈潛蠅幼蟲為害世代重疊,最好使用內吸性比較強、藥效期較長的藥劑,如插秧后每667m2用3%呋喃丹3kg,加細沙土5kg撒施,防效可達90%以上;或667m2用40%樂果乳油100~150mL、40%樂斯本乳油100mL兌水50mL噴霧防治,也能達到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對帶卵塊的秧田還可用36%克螨蠅乳油1000倍液、40%樂果乳油250倍液浸秧根1min左右,注意浸秧時間,以防產生藥害。 5.2.2 水稻幼穗分化期 此期主要是保護稻穗不受為害。水稻幼穗分化期也是稻稈潛蠅成蟲高峰期,宜用80%的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間隔4d再噴1次或30%乙酰甲胺磷乳劑1000~1500倍液噴霧,連續噴2次,間隔5d再噴1次,防效可達88%以上。 |
相關閱讀 |
核桃云斑天牛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 |
花生缺鐵性黃化病的科學防治方法 |
防治豇豆枯萎病有什么方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