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稻田雜草抗藥性不斷增強,農戶們該如何有效應對? |
來源:南方農村報 2018-9-3 10:24:00 |
除草劑在我國使用歷史已超過60年之久,隨著水稻簡化栽培技術的快速推廣、水稻秸稈全量還田以及除草劑的大量使用等原因,稻田雜草發生程度日趨嚴重,抗藥性雜草發生情況也不斷增強。 2000年以前,稻田抗藥性雜草僅有一種;2010年前,僅有4種抗藥性雜草;截止到2017年,有14種稻田雜草對7類10種除草劑產生抗藥性。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藥械處研究院梁帝允指出,長江中下游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及西北寧夏的直播田是稻田抗藥性雜草的重災區。 抗藥性雜草嚴重威脅水稻的產量,造成經濟損失。東北水稻產區雜草如何防制?長江流域稻田施藥的難點和痛點又在哪里?在“第三屆農田抗性雜草防治交流會暨除草劑發展高峰論壇”上,各專家針對東北水稻產區和長江流域水稻產區進行分析和梳理,為稻田雜草防治出謀劃策。 稻田雜草發生程度重,分布廣,抗性強 東北地區粳米產量占全國粳米總產量的54.3%,稻田主要雜草有稻稗、無芒稗、長芒稗、雜草稻、江稗、李氏禾、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羽葉鬼針草、扁桿藨草、螢藺、花藺、異型莎草、碎米莎草、水綿等。 上海市稻田中,稗草和千金子是當前對產量影響最大的兩種雜草,連續多年直播的稻田千金子發生有加重趨勢;耳葉水莧菜、丁香蓼空心蓮子草和雙穗雀稗等發生為害也出現上升趨勢。 浙江省稻田雜草優勢種為稗草、千金子、雙穗雀稗、異型莎草、空心蓮子草、鴨舌草、矮慈姑、節節菜、牛毛氈和丁香蓼等。 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紀明山教授介紹,東北水稻產區抗性雜草有9種雜草對7種除草劑發生抗性,分別為稗草、稻稗、稻李氏禾、雨久花、慈姑、野慈姑、藨草、牛毛氈、螢藺等,抗性雜草發生情況重。浙江省植保檢疫局防治科科長姚曉明調查發現,稻田中雜草危害程度為單季稻田>連作晚稻田>旱稻田,直播田和拋秧田雜草危害程度重于常規移栽田,旱育秧田雜草種類多于常規水育秧田。 稻田除草重時機,對“草”下藥才有效 紀明山教授在會議上指出,東北稻田雜草防治要做到兩個方面,一是苗床雜草防控:鋪盤前每畝噴施吡嘧磺隆60克,用來防治三棱草、闊葉草及稗草;覆土后噴施丁·撲合劑封閉除草;三葉期(插秧前7-10天)每畝用氰氟草酯120克,莖葉噴霧。 二是本田雜草防控,在雜草出土第一個高峰(泡田后7-10天)時,防治稻稗、雜草稻、扁桿藨草、野慈姑、水綿;雜草出土第二個高峰(插秧后10-15天)時,防治雨久花、螢藺、眼子菜、小茨藻。 什么時期施藥好?前期是否有必要封田?播前封還是播后封?稻田雜草先封還是先殺?怎樣處理稻田雜草防除效果才能達到最好?武向文研究員通過實驗證明,機直播稻田中“播前封+播后苗前封+水稻生長前期封殺”的防效在藥后9天達到96.34%,藥后15天達到94.80%;“播后苗前封+莖葉處理+水稻生長前期封殺”藥后9天防效達97.56%,藥后15天達95.40%;“播后苗前封+水稻生長前期封殺”藥后9天防效達86.45%,藥后15天防效達73.46%;“莖葉處理+水稻生長前期封殺”藥后9天防效81.46%,藥后15天防效僅有61.78%。同樣地,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王險峰研究員指出,水稻移栽田也以土壤封閉為主,以苗后莖葉噴霧為輔。 浙江省植保檢疫局防治科科長姚曉明介紹,浙江省直播稻田除草模式主要“一封二殺三補”、“二封一補”、“一殺二補或一殺一補”三種模式。“一封二殺三補”是在直播后2-4天噴霧施用36%芐嘧·丙草胺,保持土壤濕潤;直播后15-25天,根據雜草情況補施莖葉除草劑;直播后30天,根據雜草情況補施莖葉除草劑。 “二封一補”是在播前撒施60%丁草胺,田間保淺水;直播后2-4天土壤保持濕潤,噴施36%芐嘧·丙草胺;直播后20-30天,根據雜草情況補施莖葉除草劑;“一殺二補或一殺一補”是在直播后15-25天,噴施莖葉除草劑,根據雜草情況補施莖葉除草劑。 藥效不好,也許是沒避開這些施藥痛點 在生產過程中,施藥較為盲目、過于依賴農藥經銷商推薦等問題一直存在,且較為嚴重。不系統、不科學用藥導致雜草抗性增加,進而增加施藥量的惡性循環。 安徽眾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營銷部部長黃靜指出,在洞庭湖早稻區,封閉用藥痛點主要是抗性稗草、牛毛氈等雜草封不住,多年生雜草封閉效果不佳,常規封閉藥劑控草期有限。莖葉處理稗草防治不徹底,易復發,后續萌發嚴重,多種藥劑混配,用藥偏重,導致水稻易發生藥害。 環鄱陽湖早稻區,封閉處理以稗草和鴨舌草為主,稗草發生量大、出草期久、不規律;莖葉處理稗草防治不徹底,復發情況較多,后續萌發嚴重,稗草與水稻葉齡相當,易發生藥害。 湘贛鄂地區中稻在封閉處理時,以稗草、千金子、異型莎草和鴨舌草為主,雜草出土時間長混發嚴重,封閉后仍有雜草持續萌發,稗草、稻李氏禾等封不住;莖葉處理稗草防治不徹底,復發情況多就,雜草后續萌發嚴重,多次補治效果不佳。 蘇皖中稻水直播田封閉處理時蟣子草、青稗等雜草封不住,封閉后仍有雜草萌發,常規封閉藥劑控草期有限;莖葉處理稗草防治不徹底,持續萌發,復發情況多,稻李氏禾、水竹葉難防除,抗性千金子打不死。 江淮流域旱直播稻田封閉處理時水稻出芽快,封閉藥劑易傷苗,田間雜草基數大,出草期久,藥膜不穩定;敬業處理時馬唐防治難、易復發,野黍、亂草、雜草稻、稻李氏禾缺少有效藥劑,難以防除。 湘贛地區晚稻在封閉用藥時,氣溫高、雜草出土快、封閉不及時,部分多年生非種子繁殖雜草無法封閉,稗草難以封閉防除;莖葉處理時稗草、千金子仿效差,常用藥劑存在拮抗問題,水稻易發生藥害。 近年來抗藥性雜草分布廣、種類多、程度重、損失大。稻田除草要做到科學使用除草劑,推廣除草劑早期治理、混用除草劑、添加增效劑,做好除草劑新品種的研發和推廣等。根據實踐經驗,浙江省植保檢疫局防治科姚曉明科長總結到,稻田除草要做好以下33字: 安全第一,防效第二; 封字當頭,除草主動; 田地平整,注重保水; 注重技術,飛防是趨勢。 |
![]() |
![]() |
相關閱讀 |
廣西田園藥肥銷量翻番其中的奧秘 |
2020年中國農藥出口十年最好 |
巴西公布四個有機農藥登記參考文件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