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疫病的主要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9-5 16:18:00 |
番木瓜疫病是一種大田毀滅性病害,已經成為番木瓜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會造成整株成片死亡。因此,正確識別并采取科學方法防治番木瓜疫病,是保證番木瓜正常生長和保障豐產穩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為大家總結了番木瓜疫病的主要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1、主要癥狀 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受害,以侵染果實、根以及莖基部為主。 (1)苗受害:幼苗莖基部產生暗綠色水漬狀腐爛,后變黑褐色并縊縮,最后呈猝倒狀或立枯狀死去。濕度大時,常造成生長點腐爛,葉片水漬狀壞死,病部常有白色棉絮狀霉層。 (2)果實受害初期形成水漬狀、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邊緣褐色,其后迅速擴展至整個果實引起軟腐,果肉變褐色,濕度稍大時病斑上密被白色棉絮狀霉層即病原菌的菌絲體和子實體。 (3)莖桿受害,初呈水漬狀,形成暗綠色至暗褐色腐爛,由于皮層腐爛,受害部以上常萎蔫,地下根部變紅腐爛。須根稀少,根部及莖基部維管束變褐壞死,田間溫度過高表現為明顯的中心病株和發病中心,發病中心多形成在低洼積水和土壤黏重地帶。根、莖基部受害后,地上部分初期中部葉片發黃,易枯縮脫落后蔓延形成半邊黃,半邊綠,植株停止生長。生長點(頂中心)皺縮成團,使頂部外圍葉片明顯高于頂中心,后期由頂部枯萎蔓延至整株萎蔫枯死。 2、病原和發病規律 番木瓜疫病的病原菌是兩種疫霉菌,分別為棕櫚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但主要為棕櫚疫霉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里和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越冬孢子萌發芽管侵入寄主在病株上產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憑借風、雨水、灌溉水傳播,進行再侵染,致使該病發生及流行。高溫、高濕、土壤積水,或干旱時大水漫灌,以及多年連茬地塊。普遍發病,且危害嚴重。 3、綜合防治方法 3.1清潔田園、輪作栽培 前茬收獲后及時清園,集中處理殘枝落葉,翻耕土地。采用糧菜輪作或非茄果類蔬菜2-3年輪作,防止該菌的逐年累積對番木瓜種植帶來毀滅性災害。 3.2品種選擇及育苗 (1)選種抗病品種:不同番木瓜品種對疫霉病的抗性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目前番木瓜種植面積相對較大的栽培品種中,以“萬頃沙一號”與“美中紅”對疫霉菌有著良好的抗性。因此在保證番木瓜品質與產量的同時,應該優先選擇較抗病或耐病的品種。 (2)育苗土消毒:用8克40%乙磷鋁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與15千克苗土拌勻。 3.3合理的耕作制度 采用薄膜覆蓋結合滴灌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和天氣對番木瓜的不利影響,能人為的創造保溫保濕、節水節肥、早栽早收獲等優勢。合適的種植密度有利于植株生長,使土壤及環境保持合適的濕度,降低病菌的發生,增強植株抗病能力。一般每667平方米定植160-180株較合適。 3.4水分管理 采用深溝高畦栽培,做到雨干畦干,晴天適當干燥狀態,暴雨水浸時要及時人工強排抽水,最好在1-2小時內降低水位。苗地的薄膜大棚和溫室最好上午澆水,避免濕度過大。溫度過高。 3.5肥料管理 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每667平方米施用不帶病菌的廄肥、堆肥、腐熟禽畜糞、草木灰或綠肥等0.5-1噸。也可用復合肥和鉀肥在整畦時均勻撒施,施有機肥最好配合石灰粉撒施,以殺死土壤中的病菌,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根系發達和植株生長,從而減輕發病程度。追肥采用畦中挖溝條施法,施后覆土12厘米左右,肥料應施在樹葉外緣的滴水線上。 3.6藥劑防治 種子出苗后2~3片真葉時,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1~2次,當田間出現個別病株時,宜全園噴灑和個別病株灌根相結合。高溫高濕季節可選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25%凱潤乳油2000倍、50%安克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12%普力克水劑700倍液等藥劑中一種或幾種交替使用,一般每7-10天噴1次,連噴3次防治。 |
相關閱讀 |
生姜播栽有講究 |
馬鈴薯潛葉蠅為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南瓜埋莖更穩產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