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農資時代的肥料創新與農業生產性服務主題論壇在陜西西安成功舉行 |
來源:農資市場播報 2018-9-18 9:35:00 |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科學種植理念的傳播,以及機械化的不斷提高,農業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等產業特征逐漸顯現。同時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農資企業轉型升級的腳步也進一步加快。上游產品、技術和肥料功能的競爭,下游服務、市場和渠道的整合,如何在新的環境下掌握肥料創新和農業生產性服務的方向,成為了企業、經銷商、服務商競相關注的焦點。 9月15日-16日,由《北方農資》主辦的以“后農資時代的肥料創新與農業生產性服務”為主題的第五屆現代農業(農資)產業創新模式南北對話高峰論壇在陜西西安成功舉行,并邀請與會的專家、企業、經銷商、服務商們分別就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產品技術創新要求、市場發展的未來趨勢、產業鏈整合與產品創新營銷以及經銷商和服務商的模式創新進行了探討。 行業市場新動向 企業的發展要跟上行業發展的潮流。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互助認為,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我國農資市場已經從傳統肥料、農藥為主的產業結構向水溶肥、生物有機肥、多功能肥,高效低毒、無公害、無污染農藥等新型農資產業結構加速轉變,農資企業要抓住機遇,加快農資轉型升級的進程,提升農資技術的應用水平,推進現代農資創新模式的發展。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分析了我國肥料發展新動向,他表示,未來我國肥料的發展將向著施肥方式規模、裝備化,功能功效簡單、高效化,質量效益提質、優價化發展。并提出中國肥料未來發展的方向是形態的優化和助劑的應用,提質增效是未來肥料發展的使命。 關注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要抓住市場的發展規律。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曉晶在會上作了《2018年化肥市場的形勢分析及后市展望報告》。她指出,受國家政策、原材料市場和國際市場影響今年我國 四季度供給將呈現偏緊狀態,市場總體表現平穩或穩中向上。建議企業對肥料市場應及早進行部署,保證原材料供給;繼續執行和完善國家化肥淡季商業儲備;提早做好運力保障;加強農資市場檢測和信息發布。 企業發展新思路 陜西是我國著名的農業經作種植區,獼猴桃、蘋果等作物享有盛名。為此,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楊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姚春潮分別作了《 2018年蘋果現貨市場分析及展望》和《獼猴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報告,為企業和經銷商在經作區的發展提供更科學的指導。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馬驥分析了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與生產性服務模式創新的方法。他指出,農資服務想要打好現代農業牌必須逐漸走向“安全、融合、創新”服務模式。華中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武漢農資研究所所長年介響為與會的企業和經銷商們分別從理念價值構建和制度體系構建等方面分析了其在逆境下的成長攻略。他表示,企業要轉變思維結構模式,不斷進行結構升級,從做大做強轉變為做精做強。 同時,賽元河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冀東、煙臺眾德集團有限公司肥料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王安峰、中農興泰農資服務公司總經理趙鵬分別介紹企業在產品技術上的創新應用和發展理念,并強調企業發展必須樹立起社會責任感。 創新服務新模式 在農資行業不斷向前發展、農資企業加速轉型升級的今天,農業生產性服務的理念、手段和模式也是多種多樣。《北方農資》周刊總編輯田原認為,后農資時代將是以服務為取勝之道的時代,為此,大會緊緊抓住了行業“服務”發展的潮流,并通過典型介紹向大家展示了企業在服務領域的創新和收獲。 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農資事業部總經理黃振平介紹了匯通達作為一家致力于服務中國農村市場的電商平臺,通過為鄉鎮夫妻店提供“工具+商品+金融+社群+活動”的全方位賦能服務,并利用“互聯網+線下”實現會員店全渠道運營,實現上游分肥料資源、中間的貿易加工商、下游的縣級服務商的協同帶動發展服務模式。匯農萬家河北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毅作為其下游農業綜合服務平臺代表介紹了匯農萬家的服務模式和范疇。 同時,陜西富鉀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堃、新疆農拓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彬作為農化服務的創新代表分別從《農資經銷商的新零售布局》和《全產業鏈聯盟服務模式創新》為大家分享了他們農業服務的模式和理念,為大家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 此外,大會還特別評選出“中國新型肥料優秀品牌”及“中國優秀農業服務商”,并組織觀摩了陜西周至縣獼猴桃試驗站。 |
![]() |
![]() |
相關閱讀 |
國內硫酸銨市場運行趨穩 |
復合肥:江蘇中東報價情況 |
山東化肥企業轉方式效果初顯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