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下游市場走貨緩慢,觀望氣氛加重 |
來源:農資市場播報 2018-9-19 9:32:00 |
即將步入九月下旬,國內尿素主產區價格仍維持在1950~2000元/噸水平,一如之前侃市場中提到價格參標的說法。只不過,內需層面表現不及預期,隨著尿素價格再度沖高,農業經銷商漸失備肥意愿,操作風險被重視;工業需求同樣失去熱度。另據進一步了解,終端農業市場尿素批發價已漲至105元/袋,即便是本著隨行就市態度的快進快出式操作,經銷商也不免變得謹慎起來,特別是前期低價庫存變現的風險預期也被提及。 最終導致下游市場走貨緩慢,觀望氣氛加重。工業方面除三聚氰胺、板材行業少量采購外,復合肥企業已放緩生產,高價尿素令其成本增加,并導致復合肥成品庫存偏高,后續原料采購不定期推遲。至此,國內工、農業需求坦言疲軟,對尿素暫無炒作機會。況且,接下來仍要面對環保升級、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等客觀問題,內需方面也算一言難盡了。 國內供應預期緊張 國內尿素市場供應面偏緊的話題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幾乎伴隨著每次價格攀漲,行業開工率均會出現所謂的階段性提升,但耳熟能詳的“環保政策、檢修、限產”等又會重新規范“常態化低開工”。以致尿素行情重復著小跌大漲走勢。此番亦是如此,剛剛談到下游追高風險,漲勢隨即放緩,市場便再傳限氣、環保、檢修消息。 據小編了解,僅就供應減量的形勢分析,天然氣限量較往年明顯提前,導致西南以及西北氣頭尿素企業被迫減產或停車;恰逢新疆企業傳統檢修期,包括心連心、兗礦等疆內廠家均有1個月左右的檢修計劃。如此一來,限氣以及傳統檢修直接“干”掉了西北、西南尿素產能。另外,作為傳統主產區的河北、山東、河南企業同樣面臨減產壓力,因設備頻繁故障導致停車的情況不在少數,而且上游液氨以及下游三聚氰胺價格均創新高,促使部分尿素企業轉銷液氨或加大三聚氰胺的工業供給量,令下游農業市場貨緊局面進一步加劇,部分大型農資公司已有拿貨困難的反饋。 當然,這里所謂的“拿不到貨”,多數情況在于農資公司謹慎對待高價風險,不接受提價備貨,只維持隨采隨銷式操作,但不排除貿易商以及存投機心態的商家追高。正因如此,大多數尿素企業待發量居高不下,少則1萬~2萬噸,多則5萬~6萬噸,執行周期可維持10天左右。另外,涉及煤炭減產漲價等成本制約尿素開工的問題尚存不確定因素,暫不展開討論。相信僅從政策以及轉產兩方面,便可判斷后期供應趨緊了。 出口利好支撐高價 不可否認,當前尿素內銷的定價標桿已重點參照出口。正如小編之前所言,尿素主產區報價突破6月旺季2000元/噸最高價以后,市場心態隨之調整,觀望情緒增加。與此同時,尿素出口行情大有“黑馬”來襲之勢,再度定義價格新參標。據近期外媒消息顯示,國際價格仍持緩漲局面,中國散裝小顆粒尿素離岸價(下同)303~305美元/噸;黑海268~273美元/噸;波羅的海275~280美元/噸。促漲因素半數來自供求趨緊預期,由于俄羅斯、中東部分裝置檢修,以及中國近一段時間對出口收緊,市場在上次印度招標結束后便顯露貨源不足的現象,導致價格一路探漲。 截至目前,除孟加拉國上周招標外,市場還在等待9月下旬的印標公布。且不乏傳言中所提到的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巴西以及拉丁美洲的后續采購需求。實質被業內更為看重的關鍵點還在于中國四季度限氣、環保政策對產量影響,將制約中國可供出口尿素的總量。這也是貿易商下半年一直認可“中國不出口,國際定緊張”說法的最好詮釋。事實上,貿易商的集港訂單也成為了內銷漲價的利好支撐。隨著本周中國離岸價上調至303美元/噸,新的集港價也漲至2080~2100元/噸,較上周提高了20~30元/噸,江蘇以及山東個別企業繼續向港口供貨。而集港價更是作為標桿,進一步促漲了山西、內蒙古的尿素出廠報價。照目前情況看,國際市場后市仍被看漲,也將繼續成為國內高價尿素的重要心理支撐。 綜上所述,國內市場供應趨緊以及國際市場的貨緊價揚將繼續成為尿素內銷定價的重點參考,至于工、農業內需疲軟則是維持一副拖延態度,畢竟工廠待發量大,暫無銷售壓力。報價自然保持堅挺。預計9月下旬,國內尿素主產區報價維持2000元/噸左右。 |
相關閱讀 |
近期加拿大與孟加拉鉀肥供應協議達成共識 |
透支的利好轉為利空,兩方面威脅國內尿素市場 |
2019年11月份尿素出口量為45.7萬噸,均價264美元/噸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